沈偉華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應用激勵教育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其對于語文學習的自信心,繼而推動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從激勵教育模式的內涵出發,對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激勵教育模式;小學語文;應用
素質教育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小學語文課程面臨著許多新的變化,也使得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暴露出許多的問題。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應用,能夠使得學生對于語文學生產生自信心,提升其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一、什么是激勵教育模式
所謂激勵教育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樣化的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提升其學習自信心。通過激勵,可以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機制,使得其能夠在科學知識、思想品德、個性特長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二、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激勵教育模式主要是通過心理層面的按時,使得學生產生自信心,在自信的支持下來保證良好的學習成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教育模式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激勵方式
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從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心著手,在小學階段,孩子們本身對于知識的渴求較為強烈,進取心強,通過適當的激勵,能夠使得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勵的方式可以是語言,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運用激勵性的話語,如“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太棒了,加油”等,使得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從而產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激勵的方式也可以是物質,對于一些進步較大,或者表現優異的學生,可以獎勵小紅花、糖果等,使得學生可以感受成功,樹立自信。
2.激勵對象
激勵教育的對象應該是全體學生,教師必須保持公正的態度,不能因為學生成績好就有所偏頗,也不能因為學生的成績差就放任不管,以免學生產生不滿情緒。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激勵教育,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感受到重視。
3.激勵目標
在開展激勵教育時,可以對學生表現較好的地方進行表揚,也可以對學生取得的進步進行鼓勵,對學生的創新思維進行肯定,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自豪感以及繼續學習的動力。例如,在寫作教學中,可以選擇較好的文章,在全班進行朗讀和表揚,對其中的優美詞句或者修辭手法等進行肯定,使得表揚更加具體,從而激發學生的進取心理。
三、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將激勵教育模式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不過在實際應用環節,應該明確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以保證激勵教育模式的良好效果。
1.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激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教育模式的應用必須確保能夠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存在偏頗,必須做到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重視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和取得的進步,使得學生能夠切身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如果教師在激勵的過程中,存在著偏頗行為,重點照顧優秀學生,則其他學生可能會感覺被冷落,認為自己在教師心中并不重要,學習的好壞也不會得到老師的重視,從而產生相應的抵觸心理,學習的成績更加難以提高。孩子的內心是敏感和纖細的,教師必須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對于學生的激勵必須面向全體,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有絲毫的偏頗。
2.關注學生的個性行為
激勵教育模式的應用中,不僅僅需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激勵,還需要關注學生的個性行為,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好相應的激勵,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該采用不同的激勵方式,也會去的不同的激勵效果。對于教師而言,需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選擇不同的激勵方式,以確保激勵教育作用的充分發揮。例如,對于成績較好,同時比較虛心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單獨交談,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指出學生仍然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激勵其努力進取;對于成績中等,但是進步速度較快的學生,可以點明學生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取得的進步,結合具體的例子,如背誦課文、作文訓練等,使得學生能夠直觀的看到自身的進步,從而產生繼續保持的動力;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應該多運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激發其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幫助其樹立自信心。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充分發揮激勵教育模式的優勢,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3.合理設置激勵策略
一方面,必須保持激勵的連續性和長期性,對于學生取得的進步,需要及時予以鼓勵,不能僅僅激勵一次或者兩次就停止,使得學生可以始終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重視,這樣才不會產生前后心理落差,也才能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持續提高;另一方面,也需要合理把握激勵的頻率,不能過于頻繁,在激勵的過程中應該設置一定的間斷,在適當的時候,還應該對學生的不足之處提出一定的批評,使得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繼而重視起來。這樣,通過間斷性激勵和批評相互交叉的方式,可以保證激勵效果的持續性,不至于使學生對激勵產生疲憊和倦怠,提升激勵的效果,繼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學生對于知識的渴求是十分強烈的,將激勵教育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提升其自信心,而通過長期性持續性的激勵,可以使得學生始終保持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激勵教育,在運用激勵教育的過程中,堅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行為,通過對激勵策略的合理設置,使得教學工作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引導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馬天玲.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J].課程教育研究,2015,(34):41.
[2]劉曉娟.激勵教育模式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6,(1):31.
[3]武新虹.淺析激勵教育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J].考試周刊,2014,(82):42-43.
[4]王林.探究激勵教育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教育[J].教育,2016,(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