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華+程紅+夏星星+袁淑娟
摘要: 根據電商物流行業人才的職業基本素質、行業通用技能、職業特定技能、職業發展能力等準則,對高職院校電商物流人才的培養現狀進行分析。高職院校通過健全課程體系建設、加強校企合作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學生物流信息管理、操作及維護能力、進行職業操守方面的教育等措施,可以提升電商物流方向學生的綜合素質。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basic quality, industry general skill, occupational specific skill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ability of e-business logistics talent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aining e-business logistics talents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business logistics students through improvi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structing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er team, improving students'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apabilities, and conducting professional integrity educ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關鍵詞: 高職院校;電商物流;人才培養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electric business logistics;personnel training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8-0200-02
0 引言
電子商務物流是在電子商務條件下,依靠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技術與信息技術速進行的物流活動,主要是運用信息技術,提高物流系統的績效,適應電子商務環境下商品交付的需求。2016年3月,商務部等六部門印發了《全國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專項規劃(2016-2020年)》,提出了要重點完成提高電子商務物流標準化及信息化水平、構建開放共享的跨境電商物流體系等任務,建設電商物流標準化、電商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電商物流農村服務、電商冷鏈物流等工程。這些任務與工程的順利完成都需要現代電商物流人才的支撐。
根據2016年5月北京交通大學、阿里研究院和菜鳥網絡聯合發布的《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全國僅社會化電商物流的從業人員就有203萬人,但其中具有大中專學歷的占比較低,但隨著電商物流自動化趨勢的增加及新業態的不斷發展,對具有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高職畢業生需求不斷增加。
在文獻[7]中,結合職業能力標準和能力勝任特征要求,通過具有代表性的電商物流企業管理人員、一線工作人員以及物流管理行業專家的調研,建立電商物流行業人才的職業基本素質、行業通用技能、職業特定技能、職業發展能力等準則,構建了電商物流人才評價模型。根據此評價分析模型的結果,電商物流企業在招聘工作及員工培訓工作中要特別注意愛崗敬業、物流信息管理與操作能力、電子商務知識與技能與溝通與協調能力等方面的培養。
1 高職院校電商物流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1.1 課程培養體系不健全
目前,高職院校尚無電商物流專業,在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疲I目錄(2015年)》中只有在物流管理專業(630903)下面有電子商務物流專業方向。而電子商務物流涉及到多個發展方向,如跨境電商物流、農產品電商物流、生鮮產品冷鏈電商物流等,每個發展方向所需學習的知識有所不同,如跨境電商物流從業人員需要具備外語、報關、制單、海外倉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阿里的《跨境電商人才初級試題》為例,考試范圍就包括攝影、電子商務、營銷、報關、報檢、制單、信息處理等等方面的知識。另外,與電商物流相關的工作崗位也可以分為營銷、運輸、倉儲、采購、配送、車輛調度、客服等等,每種崗位的崗位要求和所需的特定技能有所不同,相關課程繁雜,學生在短短的大學三年內無法完全學習。而且一些教材沒有及時跟進行業發展的需求,與企業實際業務操作相脫節,時效性較差。
1.2 教師缺少實際業務操作經驗
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需要教師自身具有相當高的素質,但許多老師都是大學畢業就直接到高職院校從事教學工作,沒有相關的工作經歷。而電商物流行業的實際業務操作性很強,需要教師對物流的基本操作過程,相關軟硬件設施的使用十分熟悉,這些工作能力如果沒有一定的實踐積累過程是無法做到的。同時,除了物流基本流程外,現代電子商務物流的業務流程離不開計算機網絡技術、自動化設備、數據分析軟件的支持,教師需要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1.3 人才流失嚴重
由于客戶對電商物流業務不了解,對服務過程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而且電商物流行業薪酬相對較低,引起社會的偏見,覺得從事電商物流行業的人員低人一等,特別是配送人員,晉升路徑不明確,往往從事工作的年限比較短,流動性大。有些電商管理方向的學生當初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就對本專業不了解,到了學校之后才感覺自己不適合所學專業,畢業之后到電商物流企業工作由于工作環境艱苦、工資待遇不高、工作單調枯燥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極大的心理落差,往往工作沒多長時間就選擇跳槽到其它物流企業或者從事其他行業。一般高職院校雖然會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但很多學校只是為了追求高就業率而僅限于提供供需崗位的對接和求職簡歷的撰寫指導等服務工作,而沒有將就業指導與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緊密聯系在一起。
1.4 學生信息管理與操作能力不足
高職院校學生缺少對口的電商物流企業進行實習,雖然可以參加各種實踐教學活動,但很多情況下僅限于參觀和觀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只是學到了如何操作軟件本身,而不能通過操作軟件,了解軟件本身所包含的管理思想和業務流程。如果換了另外一家軟件企業的信息管理軟件,學生就感到很茫然,無法做到融會貫通。另外,智能物流新技術發展很快,學生在學校里基本上沒接觸過相關技術與設備,走上工作崗位之后使用這些新技術時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2 提升高職院校電商物流人才培養水平對策
2.1 健全課程體系建設
為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電商物流人才,需要基于電商物流行業人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以電商物流企業的實際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課程,在專業培養計劃制定、課程設計、授課環節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引導,與企業共同制定培養計劃,在專業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充分聽取行業專家、相關協會以及基層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
2.2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強化實訓教學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正成為一種趨勢。線上教學可以作為線下教學的拓寬和和補充;通過線上教學,可以將傳統課堂教學延伸到網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意愿和就業導向,選擇相關的內容進行學習。同時,電商物流業務作為一種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教學過程中需要采用以模擬實踐教學為主線,參與式、交互式、實訓教學和模擬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梢耘c企業合作建立培訓中心或專業實訓室,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訓機會,將線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企業的實際業務流程相結合,提升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2.3 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根據電商物流人才評價分析模型的結果,電商物流行業的職業基本素質中愛崗敬業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因此,需要加強就業指導工作,引導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包括自己希望畢業之后從事什么樣的行業,未來職業的升遷及發展規劃和設計等。要讓學生對自己能從事什么崗位的工作,愿意從事什么崗位的工作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既然選擇了某個崗位的工作就要把本職工作做好做精,真正做到愛崗敬業,避免在畢業走上崗位后對工作崗位不適應而辭職或轉行,從而減少離職率。
2.4 加強學生職業操守教育
電子商務物流的業務流程中會涉及到很多客戶的隱私信息,這對業務操作人員的職業操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們有著良好的職業操守,因此需要加強對學生的職業操守教育,使他們畢業后能成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員工。要引導學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商務示范法》、《電子簽名法》等。如果沒有相關的法律意識,又做不到自我約束、自我控制,就可能無法抵御社會不良思想的侵蝕,出賣企業的商業機密或客戶的隱私信息,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5 提升學生物流信息管理、操作及維護能力
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推動下,智能物流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無人機、無人車、智能分揀機器人、軟件鎖、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在電商物流企業中,滲透到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配送、物流信息等物流的各個功能中。如京東的智能化倉儲管理系統——豎亥小車,順豐快遞用于偏遠地區的無人機快遞,還有不少電商物流企業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實現配送路徑的優化、物流網點的智能布局等。因此要與時俱進,提升學生的物流信息管理、操作與維護能力、對大數據的洞察力,這樣他們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就會采用大數據進行統計和監測,利用數據挖掘工具,通過對物流業務過程中產生的大數據進行分析,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2.6 加強校企合作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要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水平電商物流人才,首先需要打造一支既有深厚的理論知識底蘊又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的“雙師型”隊伍。教師的實踐培訓工作可以通過校企合作基地完成,如利用學校的創業園等,對相關企業實行費用減免等優惠措施,以吸引相關企業入駐。鼓勵教師到這些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參加電子商務物流的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熟悉電商物流企業的業務流程、設備操作、崗位需求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物流企業的實際案例,并結合企業的實際崗位需求對學生學習進行引導。另外,高職院??梢云刚堃恍┯袠I務操作及管理經驗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做兼職教師作為師資力量的補充。
3 結論與展望
通過電商物流行業人才的職業基本素質、行業通用技能、職業特定技能、職業發展能力等準則進行分析,高職院校通過健全課程體系建設、加強校企合作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學生物流信息管理、操作及維護能力、進行職業操守方面的教育等措施,可以提升電商物流方向畢業生的綜合素質,為他們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永華.電子商務物流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6.
[2]阮偉卿.基于工作體系的電子商務物流課程開發[J].物流技術,2014(11):485-488.
[3]北京交通大學、阿里研究院、菜鳥網絡.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R].2016.5.
[4]浙江省商務廳、阿里研究院.浙江淘寶村研究報告(2015)[R].2015.6.
[5]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十三五時期加快電商物流發展的幾點建議[R].2016.1.
[6]共青團遂昌縣委員會、麗水學院經濟規劃發展研究所.遂昌縣電子商務發展戰略規劃(2014-2020)[R].2013.12.
[7]孫小華,程紅,夏星星,劉曉.浙江省電商物流人才評價體系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7:(2).
[8]譚華,林克,楊少龍,吳飛.當前智慧物流技術發展趨勢分析[J].移動通信,2016(21):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