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穎
摘 要:高中歷史教學是我國高考中比較重要的學科,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被取代,因為在新教改下,更加注重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只是簡單的教師傳授知識為主,但是課堂的氛圍多以枯燥乏味為主,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不足,學習效果差,但是在新課改下,利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所以文章通過將情景教學與情感教育相結合進行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歷史;情境教學;情感教育;結合對策
情境教學是一種通過引進情緒色彩生動的場景,通過體驗幫助學生了解教材,并且激發學生學習激情的教學方法,而情感教育是發揮情境教學最好的方法,因為情境教學只有帶入情感教學,才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的融入情境教學中,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情感教學融入到高中歷史情境教學中,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課程的了解,同樣可以讓學生感同身受,感受到歷史人物的心情和歷史事件發展的背景,所以文章從引入情境、信息情境、過渡情境以及啟發式情境四個方面,進行講述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教學。
一、引入情境與情感教育的結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引入情境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針對教學的目標有所了解,引入情境進行教學是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結合,引入的情境教學要與基礎知識有所聯系,而且需要精心設計引入情境,通過引入情境進行教學比起直接進行歷史教學,要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而情境教學的引入,也需要教師能夠帶入情感進行教學,并且通過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比方說,在講解《農耕時代的手工業》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引入情境進行教學,例如引進當時文化情境,我國的瓷器一直以來的技術都是比較高超的,并且經常通過貿易傳至國外,并且被贊不絕口,在講解的時候教師帶入一種自豪的情感進行教育,可以讓學生由衷產生一種自豪感,然后接著再通過“China”和“china”兩個單詞發展過程的講解,了解我國瓷器的發展史,以此引起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然后再進而了解我國農耕時代的手工業,接著再引出我國最著名的絲綢之路,使學生再對我國古代手工業產生進一步的求知欲的情況下,使學生對我國的手工業產生一種自豪感。另外,還可以在進行抗日歷史教學的時候,也可以引入一些《松花江上》、《保衛黃河》這一類的歌曲,將學生的感情激發出來,加深學生愛國的情感以及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
二、通過信息情境與情感教育結合,促進學生的學習吸收
其次,信息情境是與情感教育進行結合的重要手段,因為信息情境可以為學生提供需要或可能了解的信息,使學生能夠通過信息情境進行分析和參與,從而獲得更有效的信息,另外引進一些信息情境,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還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面,輔助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吸收,體會到深刻的情感。比方說,高中歷史教學中有一課,講的是“鴉片戰爭”的事情,當時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鴉片的出售城市數量直接就從五個城市翻倍,變成了十一個城市,通商的口岸也變成了十一個,并且通過查找《十一口通商圖》的信息情境,經過學生討論十一個通商口岸的經過地,了解當時不平等條約給我國帶來的危害,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們強烈的愛國情感。另外,在進行有關革命戰爭方面的歷史教學時候,例如《辛亥革命》、《太平天國運動》、《偉大的抗日戰爭》等,教師可以適當的找一些有關的信息情境,例如電影、電視劇、視頻、紀錄片等,通過這些信息情境,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吸收能力。
三、通過過渡情境與情感教育結合,使歷史教學更加淺顯易懂
然后,就是課程的講解連貫性,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注重講課的過渡情境,因為一節課講的好壞,主要是看教師掌握的過渡情境情況,在講課的過程中注重的是承上啟下的教學模式,過渡情境就好比橋梁,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過渡情境巧妙的將上部分講的內容,與下部分講解的內容進行連接,使學生能夠更容易理解歷史。比方說,在講解《手工業》一課的時候,教師在講解中國瓷器的時候,可以普及一下絲綢之路的歷史,然后通過過渡情境引入情感教育,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古代時候手工業的發達,并且以我國的手工業為榮,了解我國手工業的發展史,了解我國歷史的博大精深,進而再通過過渡情境和情感教育相結合進行教學,了解我國其他的手工業造紙業、冶鐵業、造船業、制漆業、制鹽業以及青銅業六種,并且與紡織業和陶瓷業并稱為我國八大手工業,通過對手工業簡單的了解,由淺及深的講解我國其他的手工業,繼續提升了學生的自豪感,加深學生對我國手工業了解的深度,使高中歷史的教學更加的淺顯易懂。
四、啟發式情境與情感教育的結合,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啟發式情境也是最后的一種與情感教育結合的情境,其意思非常的簡單,就是通過啟發式情境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比方說,《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一課中,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針對這一課中教學內容進行啟發式情境提問,例如“你們認為最早的電話是什么?”、“最早的交通工具是什么?”等類似的啟發式問題,學生會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教師會發現,因為高中生已經有自己的知識面了,但是并不一定就會答對,就像“最早的電話其實是傳聲筒”,通過一根線,連接兩邊的水杯狀事物,進行傳音,并且進行操作,讓學生了解其實電話是我國最早發現的,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提高學生愛國等情感。
五、結語
高中歷史不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而是需要真正的做到掌握和了解,從對歷史的掌握和了解中,培養我國高中生愛國的精神,同時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三觀的發展,通過引入情境、信息情境、過渡情境和啟發情境與感情教育的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增加了學生對我國濃烈的情感。
參考文獻:
[1]唐賢美. 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J]. 學周刊,2016,01:140.
[2]楊建華. 芻議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J]. 教育教學論壇,2016,44:277-278.
[3]戴紅艷. 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J]. 成功(教育),2013,23:155.
[4]萬麗艷. 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融合分析[J]. 求知導刊,2015,1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