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長江
摘 要:作者就全員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從幾方面進行論述,主要是強調了:1、多方合作,掌握學生學困的情況,老師都需要掌握詳細情況。老師對自己的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應該了如指掌,這樣指導起來才會有針對性和實效性。。2、多措并舉,想讓學生全員進步好和提高成績要循序漸進,不能更操之過急。3、提供機會,加強訓練。老師在課堂上盡量先讓學困生發表見解,學困生說不周全的,再讓學優生加以補充。這樣會極大地激勵學困生,也會使他們產生自信心和成就跟感。
關鍵詞:學生學習成績;提高
造成學困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作為農村老師要注重全員提高,就不能不對學困生進行指導,那么,如何提高知道成效呢?首先要了解學困生,知道他們需要什么,他們在學習、生活以及其他方面出現了困難和問題,這時候正需要老師去指導和幫助,那么,怎么去幫之和知道呢?這就需要我們找出最恰當的方法,就這個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管窺之見。
一、多方合作,掌握情況
我們知道,家長畢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對自己的孩子十分了解。作為教師,要想指導好學生,尤其是指導學困生,老師要針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個學困生學習的缺失點是什么,是語文還是其他學科。如果是語文,是在字詞掌握和運用上還是在寫字上面;如果是再組詞造句上面不行,就要研究這名學生實在句子寫不通順上,還是在修辭方法和表達方法上的缺失?如果實在作文能力上不行,是在選材上的偏差,還是在表達中心思想上的不足。所有這些,老師都需要掌握詳細情況。老師對自己的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應該了如指掌,這樣指導起來才會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否則,老師對學困生在不全面細致了解他們的情況下去指導,無異于隔靴撓癢,不能解決問題。所以,老師與家長聯手,這只是全方位了解學生情況的一個重要方面,其二是,還需要班主任與任課教師聯手教育還學生,任課教師對學生的情況,尤其是學困生的情況了解的更加透徹。其三是,作為指導者與學困生面對面的了解情況,學困生自己那里不會,盡管不會的知識點較多,他自己還是能夠說出個一二三來的。此外,指導者還可以通過平時測試,以及平時提問,和平時課堂的研討交流中,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情況。
二、多措并舉,循序漸進
對學困生的學習如何提高,這要從多方面和采取多種辦法和措施進行,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去做呢?實踐中我們采取如下措施進行。一是抓住課堂環節,及時做好記錄。老師對每位學困生的每次提問,都要及時作好記錄。這是老師要求學生每人都準備一個“記困本”,叫記困本,是因為比叫記誤本好些,更加寬泛寫,學生可以把除自己做錯的題之外,還可以在記困本上記下自己做起來感到困難的知識內容。老師提問和學生階段性復習都會有針對性,也給老師個別輔導提供了參考。二是優困生結對,這種組合學習幫教對子的形成,可以是自發的組合,畢老師指定的組合更好。課堂上和課下都能夠發揮同學幫教對子的作用。老師可以把這種組合拓展到課堂之外,形成組合幫教小組。也可以發揮組間幫教作用,讓每位同學都行動起來,去主動幫教他人。老師發動同學或者班級干部,對能夠主動在學習上幫助別人的,及時給于表彰和作好記錄,形成該同學成長記錄袋中的內容之一。三是發揮學困生對學困生的幫教作用。雖然是學困生,但是進步的進度和幅度有所不同,這樣,就給學困生間的幫教提供了機會。學困生也有成就感,對他們來說,向與自己學習層次相同的同學學習,會比與學優生交流起來更加順暢些。
三、提供機會,加強訓練
我們知道,他們雖然是學困生,但是他們也很想展示自我,就像學優生那樣,順暢地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也能夠給其他同學以幫助。這是也可能是他們內心的愿望吧。老師在課堂上盡量先讓學困生發表見解,學困生說不周全的,再讓學優生加以補充。無論老師還是同學,都多給他們機會表達自己的見解,甚至能夠向其他同學一樣,代表本小組去做學習匯報交流,這樣會極大地激勵學困生,也會使他們產生自信心和成就跟感。因為每位學困生都有其優點和長處,例如有的學困生語文學的較好,有的學困生數學較好,他們或者寫字寫好,或者作業寫得干凈整潔等等,老師在書法比賽時,可以把他們的作品加以展示,數學計算能力好的學困生,老師可以讓他到黑板前面做題,展示他做事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態度。
我們知道,造成農村學校的學困生比較多的原因很多,老師要在了解他們學困原因的同時,要給他們更多的關懷和輔導,這是全員學習成績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