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鳳
摘 要:高職院校,是高等職業院校的簡稱,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類型,也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的使命。 我國職業教育發生了顯著變化,發展的進程逐步加快。高職教育最顯著的辦學特色在于技能性、實踐性和職業性。培養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技能專業人才是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而實訓教學是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重要條件之一。對于高職教育而言,實訓中心的建與完善勢在必行。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訓中心;企業對接;教學效果
一、服裝行業的發展
20世紀末期的時候,我國最大的服裝企業產品銷售收入不足40億元,銷售收入上億的服裝企業就更少了,而到了2007年的時候,我國最大的服裝企業銷售已經接近200億人民幣,而銷售規模收入上億的企業也有很多。2010年的時候,紡織服裝制造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10536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5.24%,紡織服裝制造業的利潤總額達到530.462億元,同比增長了35.85%。2014年12月底,我國紡織服裝制造業總資產達到12269.708億元,同比增長11.37%。2015年1-6月,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7%,增速比2014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在未來十幾年國內的服裝消費也將迎來真正地黃金增長期。
二、建立和完善實訓中心 ,抓好常規實訓,保證教學效果
服裝專業是技能型很強的專業,實踐環節的課程,必須在實訓中心完成,它是整個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為了使服裝專業的學習達到預期效果, 必須抓好實訓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常規訓練, 都要在實訓中心進行,并且要有實訓前的準備、組織實施及實訓后的總結。準備工作包括對前面所學知識的復習和將要完成實訓內容的預習,但它和實習總結常常被老師忽視。有的老師甚至認為服裝實習沒有預習和總結的必要, 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在預習環節中, 讓學生熟悉實訓指導過程, 復習相關理論知識, 明確實訓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實訓的方法和步驟,并對實訓中必須注意的事項做到心中有數。同時, 還要掌握服裝實訓的安全規范,只有建立和完善實訓中心, 才能確保實訓的順利進行。
在實訓中心的教學環節中, 要求學生認真寫好實訓總結報告, 將實訓的情況完整、真實地表達出來。其中包括實訓課題、實訓目的、實訓工藝流程、各部件操作方法、實訓效果、自我評價,對專業課的學習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是提高技能操作能力的必要環節。
在實訓中心的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針對設備提出具體要求。首先, 要熟悉操作設備的性能及安全使用原則。例如: 熨斗溫度的控制, 高速平縫機的安全使用及日常保養等等。其次, 要認真觀看指導老師的操作示范, 并在自己的操作過程中勤學、勤問、勤拆、勤練, 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后, 做好車間設備的保養、整理以及衛生等工作。
三、完善實訓中心的建設,模擬企業生產流程,加快和企業的對接。
以前院校實訓,是完成幾件服裝成品,和平時的工藝課沒有什么不同,只是時間長一點而已。有些進度很慢,像平時做作業一樣,在實訓結束后還有作品未完成。這種風格和企業追求效益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要達到最佳效果,和企業接軌,模擬企業生產流程,完善實訓中心的建設,勢在必行,教學中安排的實訓內容,可以將院校購置實訓服任務接下來,由學生在實訓中完成各專業實訓服的制作,這樣一來就有條件實現流水作業了。在這個環節中,完全模擬了企業生產的過程:生產訂單——訂單分析——原料采購——生產加工——質量檢驗——成品配送。在接到訂單后,對訂單進行分析,這個過程是共同參與,再下來的任務就分組進行,原料采購組、制板組,這兩個組先行完成前期工作,然后重新加入生產加工的分工小組。生產加工采取流水作業,學生可以按工藝流程進行分工,教師示范完一個工藝部件后就由各組去完成,在整個生產流程中都有一個質量檢驗組負責產品的質量檢驗,保證產品質量。在最后完成所有產品后按原訂單配送到各班級,并跟蹤聽取反饋產品使用信息,然后進行技術分析,逐步完善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經過這樣的實訓,學生對企業的生產能夠有深刻的了解,為了不影響其它組的進程,每個人都必須按質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務,他們的操作速度自然加快了,實際上無形中加強了實訓強度,更貼近企業生產,就加快了和企業的對接。
四、實訓中心建設和人才培養
實訓中心建設是學院辦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可以完善高職院校服裝專業的辦學條件,完善現代化教學設施和教學手段。人才培養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人才培養質量是衡量辦學水平的最重要的標志,通過實訓基地的建設,是學生能在最好的教學環境下,掌握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了解掌握本專業的新工業,新方法。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益和規模效益必將有顯著提高,是高職院校逐步 成為高素質高質量高層次服裝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基地。
五、提升行業競爭力
行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在服裝行業中,眾多服裝企業面臨機遇和挑戰,由加工型向品牌性轉化。若不斷向企業輸送高素質高質量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必將為提高行業生產力和競爭力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從而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實訓中心的建設,也會為師生提供科研的良好條件和平臺,也為學院服務社會開啟了一扇窗戶,是高職院校為爭取到更多的橫向課題和縱向課題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認真做到產學研一體化。
六、結語
總之, 學校要與企業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為企業“量體裁衣”培養人才,院校與企業能深入有效合作,服裝專業的教學離不開完善的實訓環節,有完善的實訓基地,給企業培養人才提供方便。只要強抓常規實訓, 以企業生產為目標,采用導生制,加強團隊精神的培養等多種教學手段才能提高服裝實訓教學質量, 進一步加強教學效果, 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服裝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革,王健.關于高職實訓教學的研究[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2年12月第11卷第6期.
[2] 舒翔,黃躍.論高職實訓教學體系構建――基于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視角[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5年8月第32卷第4期 .
[3] 尤寶芬.關于高職實訓教學的幾點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4年10月.
[4]瞿彭志;經濟管理類院校專業實驗室建設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