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
摘要: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的重要教學模式,被廣泛地應用到高中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大大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在合作學習的實踐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實施過程的現狀進行分析,討論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組織及實施方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合作學習;實施方式
隨著教學的不斷改革,合作學習在高中教學中漸漸開展,其教學形式符合課改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漸成為高中教學形式的發展趨勢。合作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敢于探索數學新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課堂上的實施大大提高了高中數學教學的效率。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就對合作學習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實施情況進行研究。
一、高中數學合作學習實施現狀
1.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
在高中數學課堂的合作學習中,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學生基本都是互相面對面坐著,表面上看著像是學習,也許就是同學之間互相聊天。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對學習的難易程度拿捏不準,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都使教學過于形式化,沒有實質性。
2.學生參與學習機會不等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合作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性格或是其他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參與機會不等。那些性格開朗、愛說話的學生能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學習方法,及時提出學習中不懂的知識;對于性格內向、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往往參與合作學習的機會相對較少。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學習成績有差異的情況。
3.教師沒有充分發揮作用
教師是合作學習的領導者,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充分發揮作用,不斷探索合作學習的新思想,合理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部分教師在實際的合作學習實踐中,由于小組分配不合理、合作學習內容重點不突出等問題都沒有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合作學習過于形式化,教師缺乏合作指導,對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理解得不正確、不全面,不能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合理進行合作學習小組劃分編排。
二、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實施方式
1.正確認識理解合作學習方式的內涵
合作學習的教學理念是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課堂教學。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合作學習教學的相關知識,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通過學生的互相合作交流,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知識,學生共同進行學習的合作活動。教師應充分掌握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合作學習的內涵,才能正確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案,實現合作學習教學的目的。
2.教師要合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是影響其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劃分合作學習小組時,要充分考慮小組學生的性格特點,避免性格外向、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與性格內向或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增大。教師在指導學生劃分學習小組時,要對每位學生的性格和學習能力進行全面的分析,分配好小組學生在學習中的任務,確保每個小組學生都能得到均等的學習機會。在合作學習中,漸漸引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避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獨占課堂,使學生都能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可以準確表達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學習方式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3.正確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的任務
合作學習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動性,教師應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合理安排學習任務,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概率時,教師應首先提出某事件發生的概率,像投擲硬幣正面向上的概率為多少,學生可以互相討論,擲一枚硬幣可能出現的情況有幾種,其中正面朝上占所有情況的幾率就可知道正面朝上的概率。教師應在學習中提出有代表性的問題,讓學生可以充分思考,激發學生的智力和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4.正確發揮教師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
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主導地位的教學模式,教師發揮著主導作用。在整個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對學生合作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途徑,確保合作學習順利進行。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不能把課堂全權交給學生,應適當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與學生一起參與到學習中來。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已成為高中教育的發展趨勢,我們要正確認識合作學習的內涵,合理進行合作學習,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與質量,讓學生全面提高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