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軍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在學校的全面深化落實,各門學科都面臨著教學方面的創新和改革。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再受到學生的歡迎和支持,同時也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因此,有必要對初中化學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全方位改革,并采用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提高化學的教學水平。近年來,在初中化學的教學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法,即教師通過對初中化學課本的理解,創設出符合這門學科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參與興趣,從而整體地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境教學;初中化學;創新;發展
初中的化學教學,一直是以動手操作與課堂傳授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由于化學課程當中的實驗具有現實性和科學性,但是其原理和步驟的講解是十分繁瑣的,在現有的初中化學教材中,內容較為抽象,不容易直接進行理解,使學生逐漸對這門動手的學科變得越來越缺乏興趣。為了切實改變這種狀況,化學教師適當引入了情境教學法,通過情境教學簡單易懂的教學環節,使學生對初中化學產生了新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也徹底改變了整個初中化學的學習氛圍,改善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情境教學法的實際含義及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意義
情境教學法具體是指教師通過對現有的課本教材內容的理解和研究,并以自身的教學經驗為基礎,設計出能夠讓學生快速產生學習興趣并融入課堂的教學場景。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首先需要教師對課程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同時要針對班上不同的學生進行設計,所創設出的情境要符合教學內容,且要具有生動性和靈活性,使學生能以最快的時間融入教學活動當中去。由于這種教學方法的主導是學生的心理,因此,教師要把情境創設的中心點放在學生身上,發掘他們日常生活中所關注和感興趣的地方。由于初中化學具有很多的操作性,且各種實驗的形式也比較廣,通過情境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的興趣與實驗相結合,提高學生對實驗的關注度。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采用這一教學形式的實質在于引領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實驗和教材內容當中去,并使每一位學生樂于去思考實驗中產生的問題,自覺地討論問題并加以解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樂于去研究化學實驗和原理。
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1.構建具體有效的化學實驗演示情境
初中化學教學主要以教材講解和實驗相結合的方式為主,其中的關鍵是化學實驗的演示,因此,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首要任務應該是構建化學實驗情境。由于初中化學所進行的實驗都是簡單的,對實驗環境和儀器沒有太高的要求,從而方便了實驗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演示具體的實驗情境,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對實驗過程中的問題以及學生的疑惑進行及時的解答。通過實驗情境教學,也可以將課本上的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充分生動地展現給學生,讓他們注意化學實驗各個變化階段的不同特點和狀況,從而產生深刻的印象,便于對教材知識的理解掌握。例如,溶液溶解現象是初中化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實驗內容,教師可以在演示這項實驗的時候,首先選擇一個實驗平臺,進行溶液的稀釋溶解展示,鼓勵學生大膽地動手操作。這類實驗做起來十分簡單,所需要的實驗器材也十分少,同時由于污染性和危險性非常小,學生可以直接近距離地進行觀看,對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也有實際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及對初中化學的學習效率,便于教師課堂上的內容講解。
2.以生活為原型,創設初中化學教學情境
初中化學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發現一些較難理解的問題,而這些常常能與初中化學知識產生聯系,因此,在創設教學情境的內容時,教師不妨首先在課程開始時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產生興趣,然后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開展課堂中的情境活動,同時教師可以引出一些生活中的特殊現象,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面地調動起來,比如,在學習認識空氣時,提出這樣的問題:“大家知道我們平時呼出和吸入氣體的區別嗎?它們分別是什么類型的氣體呢?”在學生經過討論和研究后,教師可以對這部分氣體內容進行集中講解,開展制取氧氣的實驗演示。通過這樣的教學情境,學生不僅可以融入化學教學中去,也會對日常生活中許多難懂的現象產生新的認識和了解,教師可以在這樣的情境下培養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化學的整體教學質量。
現如今,情境教學法已經受到了廣大初中教師的歡迎,而且已被廣泛地應用到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學習當中,其對化學教學所產生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只有把情境教學法充分且實際地與初中化學教學內容相結合,切實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和興趣愛好,才能更好地保障初中化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推進學生的學習進展,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