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東
摘要: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是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它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而這種良好的習慣也會貫穿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認真做事。主要針對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重要性這一問題作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數學課堂;解題能力;數學素養
一、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能夠使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讓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很重要。解題時,學生首先要對題目的題干進行研讀,分析題目,思考題干和題目之間所具有的關聯性,只有認真地對題目進行思考,經過認真審題這一環節,在腦海中搜索與問題相關的一些知識,并進行運用,才能把題目解答出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尤其是解題的過程中,認真審題是學生能夠正確地將問題解答出來的關鍵。學生有時候面對“下面哪一項是正確/錯誤的?”一類問題不認真審題,往往會答錯這類題目,他們覺得這個題目太簡單,導致沒有認真審題便匆匆地選出了答案,導致答題錯誤。因此,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這一習慣將貫穿在學生整個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僅局限在數學這一門學科。學生在學習中具有認真審題的習慣,同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認真做事、努力把每一件事做好。
二、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能夠提高學生運用數學思想的能力
作為一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可以幫助我們在解題中充分地運用相應的數學思想。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在課堂教學中將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傳授給我們,比如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與整合的思想等等,只要學生能夠在解題的過程中充分地利用某種數學思想,從而使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模糊的數學問題明了,就可以盡快地將數學題目解答出來,從而提升數學的解題能力。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講,在解題能力得到提升時,也會促使學生更好地在解題中運用數學思想,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三、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可以使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
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到相應的數學知識并不是教學最終的目的,而是要能夠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題的過程中。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時,可以促使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這樣不僅僅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才是我們教學數學最重要的目的,學生有了這些能力,可以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采用更加客觀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看待一件事情。學生具有采用不同的方法解題后,還可以在解決其他的數學問題時更快、更準確地將題目解答出來,對于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有著顯著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素養的培養是通過日常的數學學習的過程而進行的。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濃厚的數學學習的氛圍中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能夠促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從原來的被動式學習變為主動式學習,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在課堂上積極地與教師進行互動和交流,提高學習效率,提升數學素養。
總之,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通過采用各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均有顯著的積極作用。如,可以使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進而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認真做事的習慣,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在解題中運用數學思想的能力和水平,使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增強數學知識與數學題目的有機結合,充分地認識到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都是必要的。此外,還可以幫助學生采用多種方法來解題,從而提高學生解題的質量和效率,開拓和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思維邏輯能力,提升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