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珊
(江蘇省鹽城濱海港經濟區中心小學,江蘇 鹽城 224000)
摘 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數學學情前測,可以幫助教師設計出最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最終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和能力。文章在研究數學教學特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富有創新性的數學學情前測方法。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情前測;能力培養;教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3-0093-01
數學教學對于青少年學生的智力開發以及今后的學習與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的數學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但是,數學課程中所包含的基本的空間形式和基礎的數量關系,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這容易讓有些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數學學情前測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數學學情前測的主旨
學情前測就是在對學生正式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之前,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對事物的認知能力、自我生活能力,以及教學環境進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及能力現狀精準地設置教學重難點。這樣做的主旨是幫助教師設計出最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雖然很多教師對學情前測有了足夠重視,但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時過于看重授課,忽視學生的感受,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法提高,最終影響教學效率。并且,不開展學情前測工作,就不能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認知水平有足夠認識,導致教學結果與教學目標產生一定程度的背離,最終影響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發展。
二、學情前測的基本方法
(1)全面測試摸底。即對所有學生進行全面公平的測試,通過成績對班級的整體水平以及學生的個體水平進行把握。在全面摸底測試后,教師可以根據成績情況進行統籌安排,并制定一個階梯安排表,根據每個學生的成績進行階梯性的特定教學。
(2)個別抽查摸底。個別抽查是在班級中將某一部分學生作為測試對象。檢測形式不拘泥于考試,可針對學生水平進行多樣化選擇。對于成績較為薄弱的學生,可以采用做游戲和對話聊天的方式。例如,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式,讓學生扮演《喜羊羊與灰太狼》里的角色。教師設置分別有十只羊、十五只羊的兩個羊窩,教師當羊村村長,村長一發出“回家”的指令,小羊們就要迅速回到羊窩。這種游戲形式不僅容易被學生接受,還可以測驗學生的短板在何處。對于一些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難度較高的測試方式,比如用高年級的數學知識對他們進行測試,以把握他們的實際水平。
(3)個性化檢測。個性化的檢測主要是為某些具有厭學情緒的學生所設置的。對于一些成績長期在班級后面位置徘徊的學生,教師需對他們的學習態度、數學學習熱情程度進行一次徹底的調查。然后,針對其特點幫助他們消除對數學學習的恐懼心理,幫他們甩掉思想上的包袱,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對于容易馬虎的學生,教師要重視平時與他們的溝通交流,可以給他們展示優秀學生嚴謹的解題步驟,讓他們樹立奮斗目標,或者讓他們當場做題,在做題過程中教師給予指正,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學習觀。
三、深度挖掘教材,科學設置前測
數學學情前測的設計,要求教師必須在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的基礎上進行。教師需要明白教材編者的意圖,并構建一個自己獨有的知識結構框架,通過合理、富有新意的學情前測為正式教學打下堅實基礎。例如,“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對學生以后學習數學運算具有重要意義,它的難點是理解乘的順序及第二部分積的書寫方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而且不能采用直接灌輸的方式。要在學生親身體驗計算過程的基礎上指出他們的錯誤之處,讓學生形成一套科學的記憶體系。
四、發揮有效教學,提高學生創造力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前期的觀察,給他們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及學習能力,增長他們的學習經驗。在注重教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誘導式的指引,對學生富有創造性的解題方法和思路給予積極的肯定,鼓勵他們多多進行自我探索。這樣,才能提高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五、靈活開展課堂教學,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
教師的教學設計要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在課堂上,教師要靈活調配時間以及教學流程,對于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要多多挖掘,對于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的內容要隨機轉變教學方法,關注學生的反應,選定最有效的教學模式。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上營造互相學習、互相趕超的學習氛圍。這既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也需要教師的全身心投入,從而順利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六、結束語
經過廣大教師的不斷摸索與研究,數學教學學情前測已經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體系。但數學教學之路是漫長的,為了更好地將數學教學推向新的高度,廣大教育工作者仍需不斷努力,探索出更多、更實用的學情前測方法,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朱紅偉.學情:數學課堂的生命[J].中國教育學刊,2011(06).
[2]劉秀鳳.構建基于學情分析的兒童課堂[J].江蘇教育研究,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