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要】微課深入平時的教學中,使得體育課更加豐富多彩,可以很有效地促進體育課的課程改革。
【關鍵詞】微課 小學 體育 教學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J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260-01
核心素養在不同學校的落地,一定是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其間,學生的個性發展必然在不同情境中受到積極影響。當今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學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普及開來,在此大背景下,我國教育改革過程中的一大重點就是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來促進教學,提高國內現有水平下的教學質量。不僅是語數外等學科需要加強信息化教學,體育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也需要運用信息化的方式來提高課堂質量。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已經深入平時的教學中來,筆者對此進行探討。
一、微課的了解和制作
微課是指為使學生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具有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和教學時間短的特點。開展微課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所學內容,消化吸收,學以致用。
微課教師作為資源的提供者,需要提供一些微視頻、參考書籍以及相關的學習網站等素材,其中的微視頻制作是資源準備的核心內容。一些視頻軟件的出現可以幫助教師很容易地將一些影像資料轉換成適合PC端或手機端的視頻形式。它的特點有:教學時間不長;資源內容較小;主題突出,內容具體;草根創作,趣味創作;成果簡化,易于傳播;反饋及時,針對性強。
精選內容,設計與制作學生感興趣的微課微課視頻課件的選擇和設計在輔助教學中十分重要,應充分考慮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根據教學規劃和課程安排來選用課件,對于微課內容的選擇,要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來作出。比如籃球的三步上籃教學,可以利用手機把三步上籃的分解動作拍攝下來:先是無球原地的三步上籃,之后是持球原地的三步上籃,最后是行進間的運球三步上籃。錄制完后,先檢查動作是否正確;然后找少數學生觀看,看是否能看懂,是否感興趣;最后在課堂上運用。
二、循序漸進,加強微課在課堂中的運用
有了符合教學的微課件,還要恰當運用,才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按照教學層次,大致可以按照以下環節有次序開展微課教學。
微課在課前的指導運用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鏈接知識點制作好微課軟件,發送給學生家長或家長郵箱,讓家長和學生觀看后,先了解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再根據微課來提前預習新內容。比如即將要學習籃球行進間運球,可以制作微課,先是原地運球的動作要領,然后是行進間運球的動作要點。讓學生看后,既可以復習學過的知識,還可以預習將要學習的知識。
利用微課簡化動作,抓住主題重點課程以一個主題為主,生活思考、教學反思、重點強調、難點突破等,都是教育教學具體實踐中研究問題的來源。比如要學習籃球的三步上籃,可以利用微課設計,先在場地內畫上兩個腳印,用卡通人物做動作示范,第一步右腳放在第一個腳印上,第二步左腳放在第二個腳印上,第三步高高跳起,把球投出去;第一步要大,第二步要小,第三步要高高躍起。并告訴學生有個口訣:一大二小三高跳。讓學生在練習時口中喊出“一,二,三”。
利用微課講解規則,分析戰術微課不僅可以教知識點,還可以用來講解比賽規則,分析比賽戰術。當要進行對一段時間學習的考核時,可以用比賽的方式來進行。比如學習了一段時間的足球,但是怎樣把學到的知識技能運用到真正的比賽中去呢?畢竟學習到了技巧,還是要運用到實踐中去,但是又不懂規則。這時就可以利用微課制作小視頻剪輯,把有關的比賽規則結合比賽畫面展現到學生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觀看小視頻,了解什么是“442”,什么是“531”,什么是越位,什么是點球,什么情況下是犯規,紅黃牌,等等。
利用微課拓展學生活動可從學生中挑選一些技術動作和戰術執行準確到位的學生,將他們的動作制作成微課在學生中示范。也可以讓學生家長參與到微課的制作中,將學生在課余時間的運動錄制成視頻,再由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點評。學生自己的微課也可以進行交流學習,一方面增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在對比中形成相互促進的良性競爭。
三、授之以漁,利用微課培養學生運動情感
“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予漁。”教會學生某種技巧再好,也不如培養他們對于體育的興趣。一切練習鍛煉都是為了自己的身體,一個人再有能力,也要建立在一個良好的身體之上。如果一個人從小就不熱愛運動,對體育課沒有興趣,那談何鍛煉身體,強身健體?可以利用微課制作某種體育項目的精彩視頻集錦讓學生觀看,以吸引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籃球運動,隨著NBA、CBA等籃球賽事的廣泛轉播,許多知名球星被學生熟知,甚至當成偶像,這其中的褒貶暫且不論,學生的這種心理可以合理利用,幫助籃球教學,增強籃球情感。互聯網上有很多球星的精彩集錦,可以從中節選一些制作成微課,來提升學生對籃球的熱愛。另外,也可以讓學生搜集自己喜歡的球星精彩集錦,在網上建立籃球課堂論壇,讓學生在論壇上自由發揮對籃球比賽和球星表現的見解,產生更深層次的對籃球的認識、理解。
又如在進行“前滾翻”教學時,筆者將前滾翻的整個技術動作借助教學軟件展示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圖形分解,以及將蹲撐――兩手撐墊屈臂――低頭――兩腳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團身滾動――枕骨、肩、臀部依次觸墊――抱小腿團身成蹲撐的文字解釋打印在屏幕上,結合課堂上的需要使畫面重復播放、講解,教師在課堂上示范。這樣,學生在大腦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術動作印象,練習起來更有勁,更積極主動,對動作要領更直觀理解,掌握技術動作更快。多媒體獨特的動畫技術和音像剪輯、粘貼組合技術,使學生如臨其境,在強烈的逼真情境中領悟動作要領,達到事半功倍。
四、總結與建議
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是核心素養的核心價值。在通過微課開展教學中,一是要將“實踐創新”作為六大核心素養之一,并用“勞動意識”“問題解決”“技術應用”三個基本要點來支撐。二是要將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分布于基本內涵和核心素養的要求中。從實施的角度看,核心素養落在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校將會有校本化的理解和表達,將會從學校的歷史文化傳統、現實狀況和未來追求,對學校教育核心理念進行再提煉、再提升,對學校資源進行再整合、再開發,對學校課程體系及其實施方式再梳理、再完善。
參考文獻:
[1]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王港,吳鐵橋.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體育與科學,2000(1):59-61.
[3]張迎軍.信息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