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暢 吳秸鑫
摘要:晉陜蒙“黑三角”區域資源豐富,均以能源化工為支柱產業,但各自為政開發資源,形成了重復建設和利益分配失衡等現象。只有構建以能源經濟為依托的一體化道路,才能解決出現的問題、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晉陜蒙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通過建立有效協調組織、打造垂直產業鏈、優化資源配置和統籌環境治理等途徑才能實現晉陜蒙“黑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
關鍵詞:晉陜蒙“黑三角”;區域合作;可持續發展;一體化
晉陜蒙“黑三角”區域指的是晉,陜,蒙三省交界地區,這幾個地區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市場廣闊,交通便利;有大致相同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政治背景、文化傳統和發展前景。
由于多年過度開發,導致晉陜蒙“黑三角”區域植物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產業結構失衡。如何以能源產業的分工與合作為紐帶,充分發揮資源富集區的區位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區域經濟總體效益。
一、晉陜蒙“黑三角”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一)資源數量豐富、煤質優良
“黑三角”區域的資源不僅數量豐富且質量優良,其中又以陜蒙的優質動力用煤、山西省的煉焦用煤最為突出。
(二)三省各自做大煤炭產業,重復建設嚴重
晉陜蒙三省區均有做大做強煤炭產業的構想和舉措,均在本省區的資源條件下發展能源經濟,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放在全國的層次來看,很可能會出現局部發展加快而整體失調、局部結構優化而大局失衡的現象。晉陜蒙三省區經濟結構趨同,重復建設的現象比較嚴重。
(三)能源利用效率低,環境破壞嚴重
晉陜蒙區域的大部分能源企業規模較小,設備落后,能源資源在利用過程中浪費和損失很大。煤炭資源的技術標準較低,利用方式比較粗放,煤炭開采和洗選加工過程中,利用率低。區域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資源開發過程中對環境破壞嚴重。
二、構建晉陜蒙“黑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一)必要性
1、整合資源、優化區域經濟的需要
在當前復雜經濟環境里,晉陜蒙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比如資源和要素市場的分割、城市問的競爭內耗和軟環境管理等區域共管問題等。這些問題,導致了要素流動受阻、重復投資和環境破壞等后果。要徹底消除制約因素,提高區域競爭力,最好的途徑就是實現區域能源經濟一體化。
2、提升晉陜蒙“黑三角”區域競爭力的需要
晉陜蒙“黑三角”區域一體化對進一步擴展發展空間、擴大市場份額、發展產業集群、實現經濟增長和提升區域競爭力有重要的意義。面對壓力和挑戰,三省區加強合作,整合和優化區域內的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競爭優勢,以新的競爭主體參與國內競爭和國際競爭是促進區域更大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可行性
1、相同的資源、相似的產業
晉陜蒙三省區均是國家最重要的能源基地,是我們國家的能源資源富集區。晉陜蒙區域所屬的這幾個地區有大致相同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政治背景和文化傳統。從自然條件看,有類同的自然環境,最重要的是有極其豐富的資源;從經濟發展來看,都是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從政治背景看,大多是革命老區。
2、交通便利、聯系緊密
從晉陜蒙“黑三角”區域通往北京、天津的交通便捷。鐵路干線貫穿晉陜蒙區域,并將晉陜蒙區域與外界完美連接。三省的省道,以及高速公路使晉陜蒙區域內的聯系更加緊密,與圈外各地連接,不論從東到西,還是從北到南,四通八達。
三、構建晉陜蒙“黑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路徑選擇
(一)打破傳統,建立有效的協調組織
構建晉陜蒙“黑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系統整體優化的角度考慮發展中的問題。區域行政部門的獨立造成發展過程中的地方保護、本位主義等問題,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地位高于晉陜蒙的、跨省區的行政部門,來處理應對這些問題。
(二)區域內合理分工,打造垂直產業鏈
借助于資源稟賦,晉陜蒙三省區近幾年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由于整體產業規劃的缺失,產業結構呈現出區域之間相互趨同以及區域整體明顯失衡的狀態。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站在區域整體的角度,謀劃產業的合理布局,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
(三)統籌環境治理,實現科學發展
區域經濟一體化不僅是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是社會的發展,是一種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的模式。因而,環境治理就不是一個局部問題,需要在區域內結合生態環境現狀和不同的產業鏈環節分工。
(四)構建大市場,優化資源配置
地方保護和本位主義所引起的行政壁壘,阻礙了要素的流動,引發了資源浪費、重復建設、產業結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實現三省區區域經濟一體化,需要在區域內構建“大市場”,建立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
五、結語
晉陜蒙地域相鄰,都有豐富的資源,具有極強的區位優勢。以資源富集區的地鄰關系為基礎,以能源產業的分工與合作為紐帶,使生產要素在全區域內優化配置,實現能源經濟一體化,才能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晉陜蒙“黑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三省的政府要認識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地建立全方位的合作機制,為各大中企業搭建平臺;區域內各類企業應該發揮主要作用,以循環經濟的有關理論為指導,積極尋求分工與合作,合理配置資源,通過合作延長產業鏈、減少重復建設,實現真正的能源經濟一體化,提高整個晉陜蒙區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