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數學是高中學習中的重要學科,其不但是學生形成綜合素質的重要學科,可能夠充分的鍛煉學生的生活應用能力,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數學教學的目的,重視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讓其能夠將所學知識充分的應用到生活中。
【關鍵詞】高中數學;應用意識;思維能力;養成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和數學應用能力成為了重要的教學指標。因此教師要結合當前高中教材中的應用問題,幫助學生養成構建數學模型的重要思想,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形成應用意識,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化,高中數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們學習到數學知識,還要深層次的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能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靈活的應用在生活中,為生活提供便利。其次數學是高中教育階段的重點內容,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深化階段,該階段數學能力的培養將會影響到學生今后數學應用的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滲透數學的應用意識,注意糾正學生不良的思維,提升其數學素養,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從而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高中數學學習中應用意識與思維能力的養成
1.結合教材,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教材是高中數學學習的基礎,只有熟練的掌握教材內容才能談及樹立數學思想,因此在高中數學學習階段,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應充分利用教材資源,緊緊圍繞教材展開學習。學生要深入挖掘教材,以便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并自主學習中明確數學知識應用的重要意義。例如在高中函數的學習中,大多數學生們感覺學習函數十分的困難,并疑惑學習函數的意義到底何在,其中在高中必修函數中有一個小章節,專門介紹了學習函數的意義和作用,精讀該章節可幫助學生認清學習的目的和意義,從而激發了對函數的學習興趣,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是十分有幫助的。因此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時,要深度挖掘教材,合理的利用教材,從而提升自己的數學思維。另一方面,教師要熟練掌握教材,明確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并合理的結合教材,對于困難類的問題要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思維,便于學生發現規律,從而能夠解決一類問題,這樣不但可以顯著的提升學習效果,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其數學應用意識[1]。
2.結合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漸的滲透,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讓學生可以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合理的應用在生活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數學來自生活,而時間也源自生活”,并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開發數學的應用價值,其次要引導學生細心的觀察生活,并在學生面對困難的時候要及時的構建數學模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再次遇到問題時能夠聯想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例如科學計數法可以的解決股票投資方面的問題,對數可以解決天文學上的問題,教師要合理的引導學生將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聯系,并注意加強實際應用題的訓練,在習題的講解中要充分的聯系生活,總之,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主動的聯系生活實例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是很有幫助的[2]。
3.合理建立數學模型,提升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構建數學模型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也是學習數學的重要能力。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構建數學模型的能力,并讓其充分的認識到構建數學模型的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數學模型構建的思想,引導學生自己構建數學模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故事,給出學生具體的數字和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構建數學模型,并解決此問題,從而提升了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并能夠在遇到實際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其次要將數學模型的構建融入到生活中,學生要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素材,合理的利用構建數學模型思想進行分析,進而有序的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積極打造數學學習與生活的橋梁,讓學生清楚建立數學模型的步驟,利用數學語言來描述生活問題。除此之外,學生要養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在課后積極地聯系實際建立數學模型,主動的感受數學知識的奇妙,并逐步形成應用意識,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3]。
三、結論
綜上,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學習知識已經不再是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現如今多變的社會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傳授數學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其數學應用意識,要充分的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的構建數學模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使其能夠將所學知識合理的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從而全面的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其今后在社會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侯程迅.高中數學學習中應用意識與思維能力的養成[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7,01:70.
[2]趙成懇.高中數學主體性教學法的模式構建與實踐探索[D].廣西師范大學,2015.
[3]張吉華.實施高中數學素質教育的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