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俊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采用開放式教學法是貫徹新課改理念的一種表現,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而且可以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利于充分地挖掘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有利于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為學生提供良好合作與交流的氛圍,開發學生的數學應用與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文章主要從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的四大基本原則入手,探究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探索
一、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的四大基本原則
1.開放式教學法之開放性原則
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提倡學生通過多種方法、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學生的答案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對此不設置固定的標準答案,尊重每個學生的創意,培養學生發散式的思維。
2.開放式教學法之合作性原則
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開放式的教學法更多是要求學生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彼此尊重、共同進步,學會在別人面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學會與他人相處時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3.開放式教學法之主體性原則
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只有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才能使得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在小學數學的開放式教學中,學生應該是知識的主動探究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所以在開放式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前提,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
4.開放式教學法之生活化原則
小學數學教科書上的知識和實際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這個點,在教學過程中多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通過舉自己身邊的例子,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比如,學加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布置學生回去算一算自己一天花了多少錢買零食,或者詢問父母一天要花多少錢買菜之類的學生比較熟悉的話題,讓學生從身邊的生活中發現數學的奧妙,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的開展
1.開展多種多樣的開放式教學
新課標要求以生為本,鼓勵學生以探究、合作、自主的方式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參加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靈活運用開放式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比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變式教學,力圖通過運用多題重組、一提多解的方式讓學生產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熱情,使學生保持參與學習的新鮮感。
2.開放式教學法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開放式教學中更重要的作用是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開闊思維,使學生變被動的知識學習為主動的知識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到樂趣,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設計開放式的習題
在教學中,設計開放性的習題的關鍵點就是要引導學生靈活運用學到的數學思維。小學數學教師在平時的課堂上還應該多設計一些開放式的習題,比如,設計周末班級中48人要去博物館參觀,售票處規定每個人門票3元,團體票每10人25元,請同學們算出最佳的購票方案。學生會進行這樣的思考:如果是買單人票則 3×48=144(元),團體票則是25×5=125(元),如果兩種票合買則25×4+3×8=124(元),通過對比兩種結果,可以發現兩種票合買是最劃算的。通過這樣的習題,學生不僅掌握了解題思路與方法,同時也學到了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最佳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構建開放式的教學評價
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最重要的是要開放評價的主體,傳統的教學評價主體是教師。但是在開放式的教學法下,教學評價還可以采用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間的互相評價、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家長對孩子的評價等多種方式。此外,傳統的教學評價內容主要是針對考生的成績,這就造成了重分數不重能力、重結果不重過程的片面評價。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下的教學評價主要是以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為主的,運用發展的眼光對學生的表現做出綜合性的評價。
三、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多贊美和表揚學生,用開放的心態接納每一個學生獨特性的思維;把握新課改精神,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參考文獻:
[1]邵素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開放教學的有效實施[J].考試周刊,2008(50).
[2]王慶明.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的探索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7(8).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城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