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雄
【摘 要】詞匯是交流的基礎。作為語言的三要素之一,詞匯在英語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不能被忽視。正如一棟房子的地基,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是一個必不可免的過程。對于英語學習者詞匯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在聽,說,讀或者寫中。如果沒有足夠的詞匯量,我們無法理解其他人所說,無法與其他人順利交流。因此,詞匯教學必須得到重視而不是被忽視。然而許多中學老師往往忽略這點,他們把重心更多得放在語法教學上。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文化因素
很長一段時間,詞匯教學被當作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次要部分并且甚至被一些教師和學者忽視。終于,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英語詞匯教學迎來了它的轉折點。從那時起,人們逐漸地開始認識到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著名學者威爾金斯說過:沒有語法,表達甚微;沒有詞匯,表達為零。
一、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與發展
如今,詞匯教學的地位逐漸發生變化,從被忽略是逐漸被重視。根據一些調查顯示,中國英語詞匯教學的分水嶺大概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大部分學校的詞匯教學方法是教師解釋闡述單詞意思,然后學生背誦記憶。在此期間,沒有關于詞匯教學的系統性研究。之后,詞匯教學的研究和探討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許多詞匯教學著作接連出版。至此,詞匯教學的地位漸漸發生變化,也引起了學者的注意,詞匯教學的方式也逐漸多樣化。
1.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的不足
許多老師傾向去獨立地詞匯教學,就是指導學生掌握記憶單詞的中文意思和詞性。老師對于學生的要求就是能夠把英文與其相對應的中文連線配對。他們忽略了上下文的重要性,而上下文正能夠幫助學生掌握一個詞的不同意思并懂得如何去運用這個詞。從上下文中猜測單詞的意思是我們探索單詞含義的一種最有效的方式,要做到這點,需要我們學會從上下文中尋找線索,根據這些線索猜測詞義。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意思,學生能夠更長時間,更持久地記憶單詞意思,掌握正確使用方法。
詞匯教學中的另一個弊端就是毫無重點地教授單詞。更多情況下,學生們被要求背誦記憶所有生詞。課后,學生們花非常多時間毫無重點地記憶所有單詞。最后,他們還是很容易就忘記剛剛背過的單詞。根據Nation,詞匯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高頻率用詞,低頻率用詞,學術類詞匯和專業術語。在這四類詞匯中,高頻率用詞才是學生應該花更多時間去掌握去記憶。因此,當教授詞匯時老師應該有所側重,無需讓學生背誦記憶多有單詞。
最后一個存在于詞匯教學中的問題是脫離詞匯背后的文化因素。雖然在語言教學中文化因素被廣泛認為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但是許多老師忽略了這點在詞匯教學中。他們僅僅教授稱機會的表層意義,而沒有深入介紹學生有必要了解的文化意義。例如,當學生遇到blue這個詞時,一些老師會跟他們說這是一種顏色。少部分老師會告訴學生在英國文化中藍色總是與王室聯系在一起。所以,如果忽略了這點當學生遇到詞組have blue blond,他們就無法聯想到它的文化深層意義,擁有皇家血統。在詞匯教學中,我們還會遇到其他類似的例子。
2.詞匯教學的幾種方法
教詞匯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教學生如何學詞匯。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詞匯不應當是簡單向學生羅列詞義、用法和例句,而應當是啟發式的,通過一定的展示詞匯的手段,啟發學生學習詞匯。采用直觀法,創設情景,應用對比,以舊帶新或從構成詞法角度教單詞,可以激發學生的思想能力,加深理解與記憶。
(1)利用直觀教具教單詞。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而直觀教具的使用恰恰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在適當的時候教師采取直觀教學,如圖片,實物,玩具,幻燈片等輔助教具和手勢,動作,表情等手段,都可以起到推動作用。用實物,圖片等教詞匯,既形象生動又有效,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注意使用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在教授“This is an apple. Thats a ruler”等句式時,學生可以帶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學習用具,教學中讓學生拿實物問答:如:What's this ? It's an egg. What's that ? It's an orange/a cake/a pear等。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紛紛拿出自己的學習用具進行問答,這樣本節課的重要句式就能得到充分地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口語得到充分訓練,不但學習了知識,訓練了語音、語調,而且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
(2)利用構詞法教單詞。英語詞匯總量雖上百萬,但基本構詞成分卻是有限的。無論就音形而言,還是就意義而言,每個英語詞都同其他詞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整個英語詞匯系統中的一個分子。教師在教學中也應該利用詞匯的這些特點,立足于詞匯系統之上,在利用構詞法教單詞時,最好不是以老師直接講授構詞法,學生記憶的方式,而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總結,歸納,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當中,自主學習,同時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如當教授一下一系列單詞work-worker, teach-teacher, clean-cleaner, drive-driver; educate-educator, visit-visitor時,教師應當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討論,最終歸納出-er或-or加在動詞后面,表示做這個動作的“人”。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他們學會科學記憶。
(3)利用語境教單詞。語言學家呂叔湘曾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如果沒有一定的語境,任何詞匯將變得沒有意義,學習詞匯一定要放在某個語境里學習。利用語境學單詞,學生們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用法和多重意義,對于單詞的記憶更加牢固。要培養學生這種能力,教師就要創設有意義的課堂教學情景,幫助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活動或上下文中體會詞匯的意義,搭配和用法。例如在教umbre這個單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這段文字:Its raining and I want to go out. I dont want to get wet.I havent a raincoat but I have an umbrella. Ill put up my umbrella. The rain is coming down on my umbrella but it isnt coming on me. An umbrella is very useful when it is raining.這樣把umbrella放在段落中學習,不但教會了學生這個單詞,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利用英語解釋詞義教單詞。林崇德曾說過,學習語言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多聽,多讀,通過聽讀這兩條渠道向大腦輸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材料。有了大量足夠的語言輸入和積累,才能融會貫通形成語言規則。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英語教學,用英語解釋單詞句子等,并用英語設置情境來啟發學生用英語思考。如:century:a hundred years; rich:having much money ;different: not the same。英語解釋詞義就是運用學生學過的詞匯,利用與新詞同義、近義或反義的詞來進行,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去掌握新單詞,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聽力,而且還可以收到以舊帶新、以新復舊的效果。
二、結語
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基本材料,離開詞匯就無法表達思想。英語詞匯教學與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有著密切的聯系,沒有足夠的詞匯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就無法有效地用英語進行交際。當然,詞匯教學的方法不止上面所說的這些,最重要的是能教給學生學單詞的方法,授之以“漁”,并在語境中教學其含義,再通過運用來鞏固,使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真正達到掌握詞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