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摘要:本文結合智能電網的發展模式及所采取的設施設備等各項基礎信息,分別從并網電價、價格體系、計量通信、需求側引導以及終端用戶幾方面對電力營銷受到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并基于此對智能電網下電力營銷做出了展望。
關鍵詞:智能電網;電力營銷;影響;展望
智能電網并非是簡單地將先進電力電子設備與電網技術組合在一起即可,并且也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所面臨的電力問題。智能電網是基于高新電子設備、計算機以及各種高級元器件等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其融入了自動控制、現代通信以及其他信息技術,經由電力網絡對其實施改造,從而促使電力網洛能夠更加的安全、經濟、可靠與環保。盡管目前我國智能電網才剛剛步入到發展初期,關于智能電網的技術標準、框架以及配套政策等都還處在一個探索的階段,故對其給電力營銷帶來的影響進行探索,對智能電網條件下電力營銷未來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1智能電網對并網電價的影響
我國現階段發電企業的上網電價,均是按照國家發改委所制定的“一廠一價”的規定來擬定,并且供電企業的銷售電價也均是由國家發改委來進行統一的擬定。智能電網下大量分布式電源用戶的發電,尤其是生物質、風電等均能夠發電的當下,各個新興發電行業均快速發展,當前所規定的“一廠一價”的規定,使得上網電價受到了極大限制,同時也使得供電公司購電的平均上網電價升高,從而致使供電企業成本增加。
2智能電網對價格體系的影響
在智能電網發展期間,價格較高以及并網難度較大等各方面因素是致使電源發展受到限制的關鍵,水能、風能以及太陽能等分布式能源均源自自然,其本身的限制就相對較大,其隨機性與間隙性直接影響著電能質量,使其與大型常規化能源發電之間會存在較大的差距,并且因規模限制和技術水平的因素,目前的分布式電源發電成本也較之常規的能源發電成本更高。為此,隨著智能電網的持續發展,擬定與其特點相符合的價格形成機制非常關鍵。
3智能電網對計量通信的影響
從根本上來看,智能電網簡單來說就是數字電網,甚至可以將其稱之為數據電網。在對數據質量進行衡量的關鍵應當放到數據的實時性與準確性上。分布式電源在并入到智能電網中時,首先應對這些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進行確定。上網電量的多少,雙向計量的獨立性,峰谷電價的計量,智能電網中數據普遍是經由智能電表來實現實時計量,但如何保證數據的準確、實時,成為了營銷需要考慮的新方向。而智能電網的隨機性、分布性、間歇性以及并網多導致的雙向潮流計算這些都會在很大程度上致使電力計量難度增加目。
供電企業可通過智能電網所具備的雙向通信信道,對所需用戶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實時掌握智能電網的運行情況,并對用戶的用電模式進行響應,以此實現對終端售電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從而擬定更加靈活多變的營銷方案,促使用戶能夠積極參與到需求側的熱情響應中,從而更好的掌握終端零售市場的變化,并能夠對電力供需缺口進行平衡,以此實現互動式地電力營銷。
4智能電網對需求側引導的影響
在智能電網下,電力營銷的關鍵在于能夠對用戶的需求做出及時的響應。它要求能夠實現實時交互和能量流的平衡,電力營銷必須對需求特性波動因子進行仔細的跟蹤,及時掌握售電市場的圍觀波動因子,以便能夠及時對其變化做出響應,通常情況下,以需求特性波動因子偏離供應曲線幅值大小來實現對指標的量化。智能電網的曲線會同時對所供應的曲線出現正負兩種不同的影響,正數主要對電源發電進行表示,其能夠對電力負荷供應進行增肌啊,負數則會對負荷供應進行減少。當實際負荷曲線超過供應曲線時,其充分表明供給低于需求量,可通過DER.正曲線來加大供給量。同理可得,當供給的曲線低于實際負荷的曲線時,通過該曲線的負曲線,即可實現對供給量的減少。通過對智能電網電源實時投切進行控制,能夠實現對負荷曲線偏離供應曲線幅值的有效控制,從而更好的展現一體化的聯動特性,從而實現對電力市場的宏觀調控。
電力網絡營銷則能夠結合電力市場的實施偵測結果,即可實施掌握電力負荷需求變化情況,并能夠通過電價差異這一經濟杠桿來實現對電力用戶向更利于供需平衡發展的方向引導,并能夠促使電源負荷曲線能夠對實際負荷曲線以及供應曲線之間存在的差值進行填補。
在傳統的電網模式下,電力營銷能夠調配的發電資源相對來說非常的少,同時其控制的結合度與實時性均不能夠得到有效保證,也不能夠較好的對各種資源供需矛盾進行協調,從而促使電力市場的售電風險隨之下降。但智能電網模式下,售電均價、運行成本、經濟效益以及售電量等電力營銷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并會從根本上對用戶單向售電的基本模式進行改變,并網后的售電也會給供需雙方的利益帶來較大的影響。
5智能電網對終端用戶的影響
因智能電網的定義以及發展趨勢還處在一個研究的進程下,為此,關于智能電網給終端用戶帶來的影響,還需要對我國電網公司在智能用電小區的試點結果來進行分析。從終端客戶層面即可充分展現出智能電網的互動性,簡單來說,就是結合智能電網電源的現代化自動等相關技術的基礎上來實現互動。國家在智能用電小區項目的建設過程中,華北電網就在其項目建設方案書中就對其先進性、實用性、雙向互動、前瞻性、分布式發電并網、運營方案等各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設意見,并表示通過該方案可使智能電力小區實現以下幾項功能:智能電網支撐三網融合;智能用電服務;社區信息服務;用電信息采集管理與家電的控制管理。智能電力小區在智能電網通訊信道的基礎上,可促使電信網、電力網、互聯網以及有線電視網多網的全面結合,在保證用戶信息服務與電力安全生產得到滿足的基礎上,促使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得到同時提升。就當前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力小區技術實施方案中,其中包括以下極大關鍵要素:光伏發電技術、太陽能電池;三網融合技術以及電池汽車充電技術。從上述方案中不難發現,隨著充電汽車、智能電源以及多網融合技術的全面推廣和大面積應用,電力終端用戶將享受到越來越多的便捷性服務。
6總結與展望
總而言之,盡管當前智能電網尚處在一個初步發展的階段,但隨著智能化設備和分布式電源技術的日間成熟,智能電網的全面普及指日可待,而在這種環境的驅使下,電力營銷也必然會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基于智能電網的新技術來實現電網與用戶的雙向互動,從而為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結合新型儲能技術等擬定能夠充分體現產品價值的具有較高靈活性的電價形成機制,促使社會資源得到合理分配。因受到分布式電源接入方式的特殊性影響,智能電網的電力營銷目前還存在較多的不確定因素,雙向信息互換使得系統分析通過離線分析實現在線分析,而快速儲能技術的快速進步也使得計量難度增加,為此,智能決策系統結合電力營銷的實際情況擬定相應的標準化依據也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