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文 牛晚揚
摘要:本文以卓越培養計劃和工程教育認證為目標,探索研究符合卓越培養計劃和工程教育認證雙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論文分析了卓越培養計劃和工程教育認證的關系,從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環節構成、實踐過程的質量控制與考核機制等及方面論述了實踐教學建設措施。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工程教育認證;實踐教學
一、引言
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新的突破,在普及本科教育為大眾化教育的過程中,如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中國高等教育如何與國際接軌,是每個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指高等學校培養具有工程師基本能力、并有獲得工程師執業資質或者工程師職稱潛力的后備工程師。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和持續改進為三大基本理念。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就是要確認工科專業畢業生達到行業認可的既定質量標準要求,是一種以培養目標和畢業出口要求為導向的合格性評價。
二、卓越工程培養計劃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關系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林建教授認為,《華盛頓協議》強調的工程學位國際互認與“卓越計劃”主要目標之一追求的面向世界培養卓越工程師之間是一致的;“卓越計劃”與我國按照《華盛頓協議》要求進行的工程教育認證均是以提高工程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目標;“卓越計劃”本科通用標準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因此,比較與分析“卓越計劃”質量要求與工程教育認證之間的相似和共同之處,找出與厘清二者之間存在的差異和區別,參考與借鑒工程教育認證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對于研究和制定目標明確、行之有效和具有包容性的“卓越計劃”質量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程序具有要的意重義。同樣,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為試點,研究制定了認證工作的整體規劃,并按照規劃樹立國際工程教育理念,推進專業建設與管理向國際標準轉變,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和整體教育質量為核心目標,可以逐步推進認證工作建設進程。實踐教學環節是工程教育認證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考核指標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重要的--+環節。因此無論是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還是卓越計劃,實踐教學環節都是高等學校本科教學面臨的嚴重挑戰。
三、實踐教學改革的措施
1實踐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構建以本專業骨干教師核心,合作企業專家為支撐的專兼職教師隊伍,按照專職教師工程實踐化,兼職教師專業化的標準,加強實踐環節的師資隊伍建,優化實踐師資隊伍結構。學校可以安排專職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鍛煉學習,用相關的專業知識指導生產實踐并在生產實踐中得到驗證,加強理論指導實踐過程的訓練,提高專業師資隊伍的實踐能力。對于由企業聘請的兼職教師,按照學校?的教學大綱和學校考核機制,學校可以指派專業教師進行定期系統的培訓指導,強化兼職教師的理論素質培養。通過校企的合作,建立培訓、相互交流和深造的教師培訓成長的常態機制,加大專、兼職教師的培養力度,深化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工程實踐教學背景,提升工程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兼職教師的業務能力,強化專職教師的實踐能力,保證人才培養質量,建立一批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背景深厚的,工作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的高水平專兼職教學團隊。
其次加強建設雙導師隊伍,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可根據自己的師資和教學進度、計劃等情況,配備專、兼職教師作為專業指導教師,校內外導師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校內導師注重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培養,校外導師側重實踐能力、實物操作能力、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的形成。校內導師導師注重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
2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1)以工程教育認證評價標準持續改進卓越計劃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適應“卓越計劃”和“工程教育認證雙重教育模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工程教育認證是以結果評價過程,最后保證教育效果持續改進并得到逐步的提高。因此應對實踐教育教學的每一個階段進行總結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制定下一步計劃并進行改進和更新。逐步建立適應卓越培養計劃和工程教育認證的實踐教學體系。
(2)完善和推進實踐環節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現在社會是信息化時代,圖片、VCR短片、互聯網+、APP手機軟件,云教學平臺等信息手段已經廣泛的應用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實踐教學應充分利用工程實際案例,讓學生通過信息化手段更直觀感受知識的要點,使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形式更加形象生動,豐富多彩,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利用手機APP教學平臺,使學生與老師在產生互動式教學,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隨時隨地捕捉工程案例,實現網絡輔助和APP遠程平臺教學指導工程實踐,推進教學信息化建設。
(3)組織學生參與實習實踐環節的學科競賽,促進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培養。實踐教學競賽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應有較大的推進作用,是應用性和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補充,激勵學生學習興趣與實踐熱情,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無機專業非金屬材料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應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技能競賽,制定適應本專業特色的實踐競賽的考評機制,把實踐技能競賽納入實踐環節的教學體系。
(4)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校外實習實踐基地是校內實踐教學的補充。學校先后和中建商混有限公司、沈陽亞泰建筑裝配式有限公式、遼寧秦恒科技有限公司、西部建設北方公司、遼寧恒威水泥有限公司、沈陽利盟高科,彰武天順砂加氣有限公司等建筑材料生產企業建立了校企聯盟,建立了校外實驗基地。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企業,參與企業的生產實踐和頂崗實習。校外實踐基地為學生生產實踐提供了保障。培養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工程實踐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
(5)實驗室是學生開展實驗教學和科技創新的場地,學校在加大校外實驗自身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省部共建項目、學科培養計劃項目完善實驗室建設,連續多年投入實驗室建設經費近千萬元,購入國內外大型先進實驗設備,補充實踐教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實踐教學平。
3實踐教學環節質量控制與考核機制:
實踐過程的控制是保障實踐教學效果的主要措施,盡管實踐教學環境、實驗教學場地、實踐教學內容進度、實驗設備符合培養目標需求,但是沒有健全的質量控制機制和完善的考核制度也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首先要完善制度建設。健全的制度是保證實踐效果的有效措施,制度的功能可有效約束和規范實踐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完善的制度建設可以保證卓越計劃和教育工程認證系統的完整融合。因此在現有的是實驗教學管理制度之上,還應建立實驗過程檢查制度,實驗教師聽課制度,督導檢查制度、實驗項目論證制度、學生評教制度、實踐教學質量的評價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建設能夠保證實踐教學過程質量的落實。其次要構建科學的制度體系,發揮制度的整體性效力。同時要提高制度建設的質量和水平。要充分發揮制度的功能,建設一個閉合的、關聯的、科學的制度系統。制度系統中各部分既有分工互補沖突,又相互關聯、協調配合共同發揮效力,缺少任何一部分都會造成實踐教學體系結構、功能和功效的缺失。
制定具實踐教學環節考核評價體系。實踐教學為課程實踐部分,專業實踐部分,校外實踐環節部分、學科競賽和實踐創新等。不同的部分具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考核方法也應由實踐過程、實踐前準備、實踐過程和結果表達形式等幾部分組成,并有相應的指導教師和答辯教師、考核教師進行測評。對于實踐競賽和實踐創新,除了應根據過成評價外,應結合競賽成果和創新成果進行考評。只有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具體實在、切實可行的制度,才能保證實踐教學體系的實施。
四、結束語:
實踐教學體系是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和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構建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體系即可保證卓越卓越計劃的實施,又可落實工程教育認證實踐教學體系。工程教育認和卓越培養計劃在我國實施時間較短,可借鑒的經驗較少,因此探索建立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體系,還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不斷分析探索、實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