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琳
摘 要:《論語·學而》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币粋€人每天至少要反省三次,回顧一天的事,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才能有所獲。這不僅僅適用于教育學生,同樣也適用于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加深,要想作為一名優秀的英語教師站在時代的前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反思已經成為了一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最基本、最可行、最實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在教學反思上我們也可以“一日三思”:課前思準備,課中思過程,課后思反饋。
關鍵詞:教學反思 三思 準備 過程 反饋
正文
《英語課程標準》積極倡導: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更是反思的實踐者。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及再學習活動。它是教師通過對其教學活動進行理性觀察與矯正,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的活動。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它并不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提高,它是一種具有指向性、針對性的行為,是一種需要認真思索乃至極大努力的過程。在這里,我以“一日三思”粗淺的談談該如何有效的進行教學反思。
一、思——課前
課前準備是上好一堂課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課前準備不充分可以直接使這堂課曬死在陽光底下。
(1)反思時要確立好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根據教學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的角度闡述要求。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決不能僅僅局限于讓學生掌握什么語法知識,而是要從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發展學生語言技能、激發并強化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樹立積極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意識等方面出發,全方位地制定教學目標,為課堂教學找準方向。
(2)反思時要把握好教學內容。
在上課前,教師要反復專研教材,一堂課的好壞往往從課堂準備的是非充分開始的,而在對教學內容的準備,也可以通過教案是否認真有創新體現出來。一個有創意有思想的教案可以看出教師的課程思想是否體現創新精神,是否在繼承傳統教學精華的基礎上努力拓展個性空間,是否在資源引進、學科整合、策略選擇等方面體現創造性;也可以看教師是否積極開發了課程資源中的潛在創新因素,是否最大限度地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了創新精神的培養。
(3)反思時要觀摩及請教前輩。
“觀課”又稱“課堂觀察”,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常說的“聽課”類似。不過,傳統的聽課目的比較單一,而且聽課之后幾乎沒有什么評論。而觀課作為一種教育研究方式,是一個涉及課堂全方位的、內涵較豐富的活動。特別是同事互助觀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相互觀察、切磋和批判性對話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促進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二、思——課中
在上課的同時,也是一個老師綜合素質的體現。它可以體現出一個老師的知識水平,業務能力,師德品質及精神面貌。需要教師們學會控制好教學過程,甄選好教學方法,這樣就會在課上擁有陽光明媚的一天。
(1)反思時要控制好教學過程
“實踐出真知?!苯處煹姆此寄芰谧陨淼姆此歼^程中得以形成和提高。教學過程是為了有效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特點、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的條件所采用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步驟。教學過程又是師生間信息傳遞和轉化吸收過程,其間反饋是必不可少的,至關重要。所謂反饋,是指將教學的結果提供給教者和學者。所以說,沒有反饋的教學是滿盲目的失控的教學,是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
(2)反思時要甄選好教學方法
荀子《勸學篇》中說:"君子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意思是說,好的方法,將可以使我們順利達到目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各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在上課時該選擇適合你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好好反思下該怎么好好選擇。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要依據以下幾方面: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學規律和原則,各種教學方法的功能、適用范圍和使用條件,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可接受水平,教師本身的素養和學校提供的條件等。每個學生在全班的范圍內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討論它們是否正確。這就打破了傳統教學師生單通道授受關系的局面,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學生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其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也隨之得到提高。通過反思,能有機地把各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發揮其最大效用,全面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等英語學習能力。
三、思——課后
一堂課的完成,并不是教學任務的結束,而是教學反思的又一個開始,也是“一日三思”之重。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滿足于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币虼松贤暌还澱n,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認真反思,通過課后反思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做到有效,在這里我認為可以分為作業,同伴聽課意見,反思日記。
(1)組織有經驗的老師觀摩測評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庇袝r候只有置身事外的人才能看清在教學上的的不足,而在教學中的人總是流于課堂中的形式,要想做到就需要教師之間的通力合作,需要當局者的虛心求教了。教師之間應該相互合作形成的支持教與學的氛圍,有了這樣的氛圍,才能形成改革的力量。一位教師在反思中說:“在教學理論上,我還不夠先進,需要不斷接受新的理論知識,增強自己的教育意識。教學經驗不足,需要在其他教師的指導下不斷摸索總結?!蔽覀兊泥w老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園丁杯后她拿了一等獎高興地對我說:“感謝學校的各位老師,是他們共同的幫助才能完成這些實驗模具,而我只是在比賽中把大家的經驗和智慧溶入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并把它內化成了自己的財富,讓我在實踐、學習、反思、交流、總結和再實踐、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理論水平的發展。我深刻的體會到了團體合作為我們帶來碩果。”
(2)做到每日的反思日記
教學反思絕不是通常所說的靜坐冥想的反思,它并不是一個人獨處放松和回憶漫想。它是一種具有指向性、針對性的行為,是一種需要認真思索乃至極大努力的過程,使人可以深刻理解的方式往往要通過多次的揣測與琢磨。寫反思日記則為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教學的的改進計劃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寫好教學反思可以從在教師的日常工作中出發,抓好備課和上課這兩個互相關聯的重要環節。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設定教學目標、設計各個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其合理性在課堂實踐中獲得檢驗。例如在日常教學中,經由學生的群體性反應,如他們的接受程度、參與程度、投入水平等表現,教師會產生某種體驗。因此,在一天的教學工作結束后,或在一節課結束后,即時寫下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教師的陳述則包括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寫作、交談的方式,教師用來解釋。
總之,在教學中,經驗并不一定等于精華,我們要學會如何“揚棄”,小學英語教師應通過“一日三思”清楚的認識反思帶給我們的重要意義,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反思水平和教學水平。我們必須要不斷堅持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只要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會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
參考文獻
[1]黃宛輝.《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任長松.《課程的反思與重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課程觀》.北京大學出版社.
[3]岳蔚.《新課標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設計與實例》.
[4]陳少敏.《小學教育全書》上海教育出版社.
[5]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