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
摘要: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其在生產經營中的廣泛應用,企業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理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形成了以全面質量管理為核心的企業觀。本文以制造企業的成本管理為切入點,重點探討了作業成本管理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并根據當前國內實際狀況,分析了其優點、局限性和借鑒時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傳統成本法;作業成本法;企業成本管理;優點及局限性
一、作業成本法的起源
作業成本法起源于美國,其思想最早是由泰勒在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提出來的。泰勒于1941年在《會計論壇》雜志發表的論文首次對作業、作業賬戶設置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但首先使用“ABC”這一術語并對其給予明確解釋的確是哈弗大學的青年學者羅賓·庫珀和羅伯特·卡普蘭。二人聯手在《哈弗商業評論》上發表的《正確計量成本才能做出正確決策》一文中,對作業成本法的現實意義、運作程序、成本動因選擇以及成本庫的建立進行了深入分析,基本上奠定了作業成本法的理論基礎。作業成本法的產生和發展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背景。最主要的表現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高新技術推動下生產經營活動電腦化、自動化的實現以及形成的以全面質量管理為核心的新型企業觀對成本會計的新要求;二是間接計入費用的增加以及構成內容的復雜化對經營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
二、作業成本法的優缺點
(一)作業成本法的優點
1.間接費用分配相對精確、合理
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下假定所有的間接費用都與直接人工或者產品數量有關,這種假定本身并不能反映成本對象與資源耗費的本質關系,批量越大、技術越簡單的產品,其成本信息被高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越小。因而其得出的成本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歪曲,喪失了決策相關性。針對傳統成本法由于對成本計算假定存在的缺陷,從而導致標準成本背離實際成本的事實,作業成本法從成本對象與資源耗費的因果關系著手,以作業量為基礎來分配制造費用,分配標準更廣泛,實現了資源耗費與成本對象的本質相關,使許多傳統的不可控的間接成本能夠變為可控的直接成本,從而避免了對成本信息的嚴重扭曲,量化分配結果,分配更加精確合理。
2.有利于企業的業績評價和戰略決策
由于作業成本法下關注的不僅僅是最終產品本身,其站在全局的角度,關注所有使成本增加和復雜化的因素。當某個環節出現問題時,可以快速的通過成本動因追溯到產品本身,甚至使某種產品的某個生產環節上,便于落實各個部門的崗位責任,有效避免“暗箱操作”的出現,同時有利于及時改變產品定價決策,挖掘部門潛力,優化產品組合,為企業管理提供更相關、更準確的成本信息,從而使企業能及時根據各種市場變化及時做出反應,優化管理決策,有效地改進企業的戰略決策。
(二)作業成本法的缺點
1.降低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由于間接計入費用分配方法的不同,傳統成本和算法下與作業成本核算發下,不僅同一企業所取得的成本信息不同,同一產品的成本信息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從企業全局角度來分析,必然導致統一產品的會計信息前后期存在嚴重差異,顯然不符合會計核算上所要求的可比性原則。
2.不符合對外財務報表的需要
作業成本法雖然更符合配比原則中的“因果配比”,但由于其成本性態劃分本身的局限性的存在,按期計算的產品成本就目前來看還不符合稅法的要求,對外進行財務報告時要進行相應的調整,工作量較大。作業成本管理雖然深入到企業的作業層次,對所有作業活動進行動態追蹤分析,可以提高決策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但其更注重的是企業內部生產領域的改善與控制,屬于內向型的管理。從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看,難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以及從生命周期角度進行成本控制。不利于企業的縱向一體化與橫向一體化的發展。
三、作業成本法在我國企業推廣應用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樹立標桿效應
隨著生產經營活動電腦化、自動化的實現,以及適時制生產方式和全面質量管理的實施,企業的間接費用數量上不斷增加,內容上日趨復雜,迫切要求管理者改變觀念認識到這種全新的成本計算系統確實是有效、有用的,才能產生應用的動力。在加大理論宣傳的同時還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樹立一些標桿,讓企業家們能夠看到作業成本法實實在在的效果,增大說服力。企業家們看到優勢了,自然會爭相效仿,從而促進作業成本法在我國的推廣。
(二)理論聯系實際,以點帶面,逐步發展
依據我國企業的現有情況來看,盲目實施作業成本法,必然發生較大的實施成本,與進行成本管理的初衷不符。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注意把作業成本法的實施與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結合起來,通過成本—效益測試來判斷是否實行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實行作業成本法。實施作業成本法改革并不意味著作業成本法要完全取代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如果傳統的成本核算完全能夠滿足需要的,則無需盲目采用作業成本法。實施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進行調整,由點及面,逐步推進,實施過程中,采用傳統成本核算法與作業成本法同時運行不施為一種權宜之計。總之,作業成本法管理的變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在推廣過程中切記急于求成,盲目照搬。
四、結語
基于全文分析來看,作業成本法無疑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成本計算方法,雖然我國企業在借鑒和吸收這種先進的管理方法上存在很多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作業成本管理是未來企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我國企業要在結合自身實際的基礎上,有選擇的進行成本管理方法的變革,避免盲目實施,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