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飛
(通渭縣平襄教育學區徐家川初級中學 甘肅 定西 743300)
摘 要:“微寫作”已經進入“眾享”時代,作為基礎教育的高中語文教學理應關注這一文化現象的存在與發展,探究利用網絡環境實施“微寫作”教學的途徑和方法,培養適應時代需要和發展的合格中學畢業生。
關鍵詞:網絡環境;微寫作;微信;QQ群
“微寫作”已經進入“眾享”時代,作為基礎教育的高中語文教學理應關注這一文化現象的存在與發展,探究利用網絡環境實施“微寫作”教學的途徑和方法,培養適應時代需要和發展的合格中學畢業生。通過實踐研究,網絡環境在“微寫作”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幾種值得探究的運用途徑:
一、微信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實踐證明,運用微信實施“微寫作”教學,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凈化網絡語言環境,這也正是“微寫作”教學順應時代潮流,體現生命活力的根本所在。
在以微信平臺實施“微寫作”教學時,主要以訓練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和個性化語言的訓練為目標。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是:
(一)微信的“隱私”功能。利用微信的“隱私”功能,實施“一對一”親情化寫作交流,或者是在個人相冊中貼上圖片,并配有自己真實的想法、寄托的情思和傾訴心情,做到圖文并茂,情景交融。主要是在一些紀念日,如學生的生日,親人的生日,母親節,父親節等,讓學生書寫(字數在150字之內)祝福短信、感謝信、祝福詞等。
(二)微信的“群”功能。利用班級“微信群”功能,針對一些傳統節日、公眾紀念日、名人生卒日、時政事件,如勞動節、國祭日、屈原卒日、汶川地震、霧霾等,讓學生在微信群里運用不同的體裁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隨感、評論等,并進行即時的交流與評價。教學實踐發現,同學們在班級微信群里發表微作品,一般都比較嚴謹,很大程度上都能體現出一個人的語言特點和文字功底。其原因有:一方面微信群里有教師和家長的關注,起到了隱含性的監督作用;另一方面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還是經過了細致、全面的思考和修改。這也是“微寫作”教學所追求的效果之一。
(三)微信公眾號。利用“微信公眾號”強大的發布和瀏覽功能,集閱讀、寫作、教學為一體的即時性互動平臺。實施教學的具體過程為:教師創建模板簡潔、明快、充滿活力和正能量的“微寫作”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公眾號并讓學生和家長訂閱“微寫作”微信公眾號,教師一般只在周末(周五晚——周日晚)在平臺上發布有關“微寫作”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微寫作指導文章,學生優秀習作,布置微寫作主題,發布時政熱點等,給學生提供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有利于實現自我學習、自我寫作、共同進步的目標,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交互式學習模式。
二、QQ群
在QQ平臺進行“微寫作”教學時,依據QQ功能的特點和優勢,我們主要以訓練學生對段落、篇章結構的把控,以及學生作品思想性的建構為目標。主要采取片段式描寫、閱讀式縮寫或猜寫、主題式作文以及應用短文的形式實施豐富多彩的“微寫作”教學活動。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有:
(一)QQ空間日志板塊。利用QQ空間日志板塊的公開、半公開(只給好友公開)、不公開的功能,讓學生在一種完全自由、自我的空間里進行“微寫作”訓練,還可以給自己的作品加上背景音樂,插入視頻、flash、表情、照片等個性化元素,學生可以把自己“得意”的微作文予以公開,可以把沒有成熟的微作文先設置不公開,通過認真反復的修改后,最終發布出來。教師要設置“在聊天窗口內展示好友的更新摘要”選項,時時關注學生微寫作的動態,及時進行閱讀、評論、提出修改意見,建立學生QQ日志“微寫作”檔案,做好統計,并做好與寫作不積極的學生的線下溝通工作。
(二)QQ說說板塊。利用QQ的說說板塊,讓學生自由抒發自己的真實心情、思想觀點、人生追求等,還可以針對自己平時在生活中獲得的有特殊意義和價值的照片,或者網絡上的新聞、時事圖片,圖文并茂地進行寫作、評論。通過時刻記錄自己的成長經歷和人生追求,撥動學生的“情弦”,打開學生的心扉,啟動學生“我筆寫我心”,從根本上解決學生“沒內容可寫”的作文現狀。比如,在學生的QQ說說里精彩不斷:“可以缺乏能力,但不能缺少誠信。”“快樂給你,我就快樂幸福給你,我就幸福。”“有些人被美妙的文字讀哭了,而有些人把美妙的文字讀哭了;有些人被美麗的風景吞噬了,而有些人把美麗的風景吞噬了;有些人用文字和風景修飾了自己,而有些人用自己修飾了文字和風景……”。
(三)QQ群組。利用QQ群組討論功能,主要實施專題性“微寫作”訓練,進行“主題性”討論。教師在QQ群組發布微寫作主題,讓學生將習作上傳群組內,比如,我們發起過“漫畫同學”微寫作——就是以本班同學為素材進行漫畫式描寫,然后進行討論、歸納對某同學最有特點的描寫,最后得到富有創造性,又體現真實性的微作文。這種教學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無拘無束的提高遣詞、造句能力的訓練過程。“主題性”討論,就是教師在QQ群組發布學生普遍關注或感興趣的生活話題與時事要聞,學生圍繞發布的主題事件集中進行觀點闡述、原因分析、方案探究等,這種教學過程主要的作用在于提高學生敏銳的洞察力,敏捷的表述能力,迅速的語言組織能力,這也正是學生“微寫作”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這種線上的“主題式”討論教學策略需要一個有效而集中的時間節點,也就是要選擇大多數(不可能全部參與)學生能夠集中在一起的實施教學的時間,這是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環境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