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通渭縣榜羅鎮南梁小學 甘肅 定西 743311)
摘 要: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特征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當今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契機。教育部基礎教育負責人在談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決定和工作部署中明確指出:這次小學英語的開設,一個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特別是要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來。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思考
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特征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給當今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了契機。教育部基礎教育負責人在談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決定和工作部署中明確指出:這次小學英語的開設,一個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在教學模式的改革上有新的突破,特別是要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來。我們對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如下認識。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英語,興趣第一。正如英語中說的:You can lead the horse to the river,but you can not make it drink.只有當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學。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呈現教學情景,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活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愛學,激發求知欲望。
二、調動學生多樣感官參與教學過程,提高學習效率
認知心理學對記憶率的研究發現:學習同樣的材料,如果單用聽覺學習,3小時后能記憶獲知的70%,3天后降為10%;單用視覺,3小時后記憶中留存72%,3天后降為20%;如果視覺和聽覺同時使用,則3小時后保存記憶85%,3天后仍存留記憶65%。可見,在教學環境中廣泛使用能使學生視聽并用的教學媒體,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多種感官活動的綜合運用過程。通過應用信息技術,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有聲形并茂、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使教學活動情理交融,有張有弛,學生動腦、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多種感官共同參與,更準確生動地感知所學知識,同時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促使教學過程四要素關系的轉變
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教學,是在多媒體教學和網絡環境教學下,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建構學習過程。它能突破過去那種以教材、教師為中心,教師教、學生跟著讀的舊模式;能改變過去只注重音標、語法的傳統英語教學方式。通過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可以促使教學過程四要素的轉變。即變教師“主講”為“主導”,變學生“被動”為“主動”,變媒體“教具”為“學具”,變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中心”為“教材加生活”。通過轉變,強化“學”的環境設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從而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分層教學和個性化教學的目標。
四、創造真實語言環境,構建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教學,可以使教師通過設計真實任務型活動,讓學生在完成真實任務的心理驅動下開展語言實踐活動,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讓學生接觸足夠量的語言材料,保證輸入量,把“習得”和“學得”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學中用,在用中學。網絡教育充分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特征,更多地賦予學習者學習的自由,有利于構建自主教學模式,通過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以及其他軟件和硬件的幫助,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自己去探索、獲取知識,培養技能。同時,在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教學設計思想的指導下,更有利于發現式學習,或稱探究式學習、體驗式學習活動的開展。
五、增加學習語言的機會,提高學習頻度
正如唐代詩人杜甫所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什么每個人都會講母語?為什么一個中國兒童到了說英語的國家很快就學會了英語?其實無非是他們有大量接觸語言的機會。由此看來,學習語言,接觸語言的頻度比長度更重要。目前,校園網的建成,家庭電腦的普及,使學生有更多機會用多媒體課件或通過網絡來學習英語,從而在聽說讀寫等各方面得到更多的鍛煉。學習頻度的提高,進一步促進了學生對外語的感知和掌握。
六、促使教師更多地進行教學反思
信息技術的運用需要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對教師本身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教師在自身的職業發展中,信息技術應是一門“必修課”,教師要選準起點,瞄準目標,不斷探索,勤于反思,使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不僅是教學手段的改進,更重要的是它對教育教學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當然,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的整合教學并非是常規教學的全部,也不是每課都適宜使用,如何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進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如何根據教學目標來更有效地把多媒體和網絡技術應用于教學之中,使之為教學服務,還有待更多的英語教育工作者進行研究和探索。以上只是在課題研究中的一些探索,我們將進一步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根據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尋找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探索小學英語教學規律,優化小學英語教學結構,為促進學生在技能、知識、情感、策略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綜合發展,為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