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萍
【摘 要】本文在新課改背景下,論述思想政治教學不應繼續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而是用實踐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實踐教學法 思想政治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3B-0029-02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這句話體現了教育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采用實踐教學法能使學生深入學習理論的同時,還提供足夠寬松的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實踐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優點
社會實踐教學是理論講授的延伸與拓展。社會實踐教學需要與理論講授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課外實踐,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一)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材中的文本只是抽象的概念,只有在實踐運用中,學生才能真正理解概念的意義。在素質教育課堂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要給學生犯錯的空間,學生只有實踐了,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可以提升。
例如在講解《文化與生活》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到當地鄉鎮上去“考察”,感受當地過節的文化。學生在走訪后驚奇的發現:同一個城鎮,慶祝同一個節日時居然有不同的習俗。而不同的習俗,也就體現了不同文化與生活方式,通過走訪活動,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化差異。
(二)有利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局限于電視、報紙和收音機,人們可以從網絡中獲取各類信息。但網絡對學生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學習知識,但網絡也讓學生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一些負面信息。高中生尚未形成穩定、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教師需教導學生在復雜的網絡世界中“出淤泥而不染”,提升高中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二、實踐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應用
(一)明確教學目標,設計實踐方案
課堂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渠道。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的思想政治知識,可利用實踐教學法輔助課堂教學,例如課堂討論、學生辯論賽等實踐教學方式。在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首先明確教學目標與活動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教師需在課前收集相關資料,精心設計好活動流程,一個好的實踐方案往往能夠讓活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緊扣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特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制定適宜的實踐活動方案。
例如教師在講解“紙幣的含義”一節內容時,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了解紙幣對經濟市場的作用及存在的風險。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一個國家中,若每位公民都突然獲得了 500 萬當地的流通貨幣,會對整個經濟帶來怎樣的后果?學生可以通過分組討論的方式討論紙幣的問題。教師還可以這樣創設現實問題情境:既然中國的人民幣可以在世界范圍內流通,那加印人民幣會產生什么影響呢?教師可以將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分為兩個小組,舉行一次小小的辯論賽,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鞏固了知識點,也提升了思維活躍度。
(二)組織實踐活動,鼓勵實踐體驗
明確了教學目標,接下來就是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對此,教師可設計多元化的實踐活動。例如社會調查,模擬操作,實地訪談等。學生在以上這些活動中學會觀察社會、思考社會、積攢社會生存經驗。
例如在教授《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一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理解“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概念,教師可用好本地的活動案例,如“九江動車票價聽證會”,采用模擬會議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實踐體驗活動。首先將學生分成五個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任務:小組 A 扮演鐵路運營商,小組 B 扮演經濟專家,小組 C 扮演物價部人員,小組 D 扮演市民代表,小組 E 扮演記者、主持人等角色,讓全部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前期準備階段,讓學生明確每一個角色的任務(例如:鐵路運營商要增加自己的利益,提高票價。市民要求降低票價、提升服務質量等);學生還要熟悉會議流程、規則。各部門的代表人物針對此次會議事件說出自己的看法,闡明自身的觀點,并由記錄員進行記錄,最終完成會議。在活動中,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身份發表觀點,每一位代表都需要最大化的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后,會議將在各方可接受的條件中達成協議,也就是讓學生明白民眾是如何參與政策制定的。學生對所學知識也將會有新理解,該類活動的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參與政治活動的熱情。
(三)總結評價反思,強化體驗效果。實踐活動后,要讓學生對活動進行及時總結與反思。讓學生反思實踐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談談學生自己在此次實踐活動中的感悟。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自評與相互評價的方式進行總結,讓學生進行自我剖析,評價自己的表現。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中肯的評價,肯定學生的進步,提升學生自信與成就感,教師的肯定是學生的一大動力。教師在平時可以多表揚學生:“你真棒!老師相信你!你完成的很好!”等。
例如在教授《多彩的消費》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調查,讓學生調查身邊親朋好友的消費情況,并以表格的形式進行統計。學生通過統計表格,可嘗試分析出當前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現狀與消費心理。并讓學生對當下消費熱點進行評價,如“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和海外產品代購火爆等消費現象。
在活動結束之后,教師須要求學生及時進行總結與反思。可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首先由小組代表來總結小組觀點,也可以點評其他小組的表現;接著,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某些學生存在過度消費的原因……最后由教師對同學的發言進行總結。要注意的是,活動目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念,避免過度消費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做到適度消費、理性消費、綠色消費。
實踐教學法能夠趣化課堂過程,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但也存在不足之處,實踐教學法花費較多的教學時間,教師在運用實踐教學法時要注意掌控時間。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人為本,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董曉杰.高中思想政治實踐性活動開展路徑[J].教育,2016(12)
[2]王 莉.新課改下高中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方法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7)
[3]劉蘭秀.高中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版),2016(2)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