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敏
【摘 要】本文提出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性教學策略,并從創設情境、調查研究、體驗職業和鞏固學習四個方面,對教學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政治 核心素質 實踐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B-0076-02
新課程標準對現階段的高中政治學科教學,提出了培養核心素養的要求。核心素養要求學生不僅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學會改變,還要求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并具備基本的思想道德觀念。高中政治學科課程教學作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重要載體,以及培養學生正確道德價值的重要手段,優化有關教學題材內容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說明。
一、高中政治課程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內容
根據教育部所指出的內容: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立足于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社會人才需要,旨在培養學生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要品格和關鍵能力,將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聚焦于“既重知識,也重能力,更重價值觀培養”的理念上。在高中政治課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內容主要包括:對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素養的培育。下面就這幾個主要內容進行詳細說明。
1.政治認同的培育。首先對政治認同的培育,是指學生要形成正確的政治觀念,支持和擁護我國的基本治國方針,比如要反對臺獨,全力實現我國民族的團結和統一等,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并認同基本政治觀念。在實際教學指導中對學生政治觀念進行引導,防止學生因認識不足導致整體核心素養的欠缺。
2.理性精神的培育。第二,理性精神的培育,高中生處于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學生缺乏足夠的理性思考能力,教師要特別加強對學生理性精神的培育。要注意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能讓學生太過感情與義氣用事,從實際角度思考問題,針對問題找準解決辦法。
3.法治意識的培育。在當下社會,人人都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法治意識培育的同時,需注意完善和加強學生法治意識,盡量列舉生活實際案例,讓學生對相關法律知識的認識更加具體,增進學生對有關內容的理解。學生法治意識的培育有利于保護自己,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損,也避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4.公共參與素養的培育。最后,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內容還包括公共參與素養的培育。學生要具備一個良好公民的特性,還需在公共參與場所中表現出良好的素質,其次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集體是各行各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高中生作為未來發展和建設的國家棟梁,養成良好的公共參與素養對國家和社會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二、高中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實踐性教學策略
在實際教學里,要善于提升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通過課堂創設情境以及帶領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才能使教學達到最優質的效果,對整體教學效果的增強都有著重要意義。此外,讓學生體驗生活,完善學生對核心素養的認識。為了使所學知識內容得到加強,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教師在平常的課程教學中,要讓學生能夠適應并習慣這些核心素養的內容,在潛移默化中強化認識,從而達到提升綜合素質的效果。下面總結培養學生核心素質的實踐性教學策略。
1.創設情境,角色扮演。在高中學生核心素質培育的實踐性教學策略中,教師首先要能夠創設課堂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也能加強知識內容的理解。枯燥抽象的理論闡述很難引起學生共鳴,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后其感受也將更強烈和深刻。比如在高中政治學科中,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這一章節,教師在講解政府的權利時,可引導學生一起扮演當事的農民、政府官員、以及普通群眾,就有關土地使用的糾紛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可結合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教師還可通過情境再現或是互換角色扮演,讓學生對課程內容了解得更加形象具體,利用此種方式不僅可以完成教學任務,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走入生活,調查研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要貼近日常生活,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教師可事先做好調查研究,整理出能夠反映現實情況以及與課本理論最為接近的內容,進而進行深入討論與探究。比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內容時,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對當下高中生消費水平以及消費現象的調查,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或是直接訪問的方式,總結出高中生的消費觀念,進而分析出其中的問題,對解決方法進行深入探討。 (下轉第78頁)
(上接第76頁)
3.體驗職業,志愿服務。教師還可帶領學生體驗不同的職業,利用課余時間去做義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志愿服務,提高學生對德育教學內容的認識,比如說教師在講解高中政治學科中《新時代的勞動者》這一章節時,可讓學生去體驗勞動崗位,讓學生通過這種經歷了解社會發展現狀,從看似簡單的工作中考察他們細心、耐心。
4.鞏固學習,加強訓練。最后,為了保障學習效果,教師要定期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將有關的知識點串聯至一起,對學生仍然存在疑惑的知識點加強理解。比如說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習《文化教育》這一章節,課程內容所涉及到的就有包括傳統文化、現代文化的融合等多個方面,教師要注意將這些內容聯合在一起加以講解,進而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構建。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性教學策略研究中,教師需對學生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還有公共參與素養進行培養。今后,我們還將繼續深入探究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提出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培養出更多優質人才,推進我國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陸 飛.夯實基礎,注重整合,提升能力——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復習的幾點思考[A].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研成果集(廣西卷)[C].2013年
[2]陳 端.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A].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研成果集(福建卷)[C].2013年
[3]秦祖棟.淺談傳統美德在經濟常識教學中的滲透[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4]陸 飛.夯實基礎,注重整合,提升能力——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復習的幾點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