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敏
【內容摘要】高中政治教學本身是一門能夠在學生成長道路上不斷指引學生進步和完善自我品質的課程,所以高中政治教學要注重對學生教學方式方法的把握,要以學生的成長發展為基礎,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并結合學生心靈和生理特點,將發展性教育理念引入教學。本文主要結合發展性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學的應用原則,進一步研究發展性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實現對高中學生更好的政治教學。
【關鍵詞】發展性教育 高中政治教學 運用
隨著中國教育不斷發展和進步,高中政治教育也在新課改基礎上更加注重政治教育的實用性和價值。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并將政治教育不斷融合在社會發展的規律中,堅持教育的本質和規律,共同在高中政治教育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雖然在高中政治教育中運用發展性教育理念具有非常多的優勢,但是也要注意運用策略才能更好地發揮發展性教育的效果和作用。
一、高中政治教育的發展性教育
發展性教育最早開始于20世紀下半葉,是由蘇聯的教育專家提出的一種教學理論。它強調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對政治教學的理解,而不僅僅是從認識能力來提升,更要注重學生的自身成長過程,讓高中生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從而讓每位學習高中政治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另外高中政治教學的發展性教育要注重對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培養,要找到學生學習高中政治的內部誘因,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獲得豐富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簡單地將高中政治教育“裝”進腦袋。
通常來說,高中政治教學運用發展性教育主要能夠為學生帶來以下好處。一方面,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比起讓學生掌握政治教育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要發展自己。學生只有能夠先發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對自己學習的技能和知識進行學習和把握,也才能更好地理解高中政治的意義和價值。另外高中政治運用發展性教育可以更好地研究和挖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為學生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創造出更有利學習條件,激發更強烈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對高中政治在認識中表現出更多的需要,并通過積極掌握高中政治知識來達到對自身的發展。
二、高中政治教育發展性教育運用的原則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發展性教育,培養學生主體探究的意識,在政治教學中需要注意幾個原則:
首先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這是最基本的原則。在高中政治教學發展性教育需要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并順應教育的本質。所以要時刻注意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在傳統高中政治教育中一般是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但是在發展性教育中要轉變這種觀念,不論是在教學設計,還是在教學過程中都要盡可能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全面信任學生,并能在信任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學生的發展規律,幫助學生在調動自身積極性的情況下對高中政治進行探究性學習。
其次是要注重發展性教育的過程性。發展性教育就意味著要對政治學習的課前、課中以及課后進行協調教學,在教學設計時就必須關注到這三個階段。只有在過程性教學中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和研究,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悟透高中政治教育,從而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最后發展性教育要把握動態性學習的原則。教無定法,同時教學內容也是不斷變化的知識,另外學生之間也存在個體性差異,因此在運用發展性教育時要充分考慮到教學過程中的動態性,做到有的放矢,以教學實際情況來獲得學生學習的動態性平衡。
三、發展性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高中政治新課改更加注重高中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未來成長,教師熟練運用發展性教育能很好的達成新課改目標,也能對整個高中政治教學的改革和引導具有促進作用。
1.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關注好知識的學習與學生發展的關系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運用發展性教育不得不提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是發展性教育理論必須要重視的基本要求。既然要尊重學生的發展特點,要按照教學的循序漸進規律進行教學,那么學生的主體性就必須要體現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掌握的知識是將原有的知識融合并不斷更新的過程,而學生的發展就是自己從主體上來認知高中政治的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體驗和驗證這種知識,最終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存儲在思想和行動中。在發展性教育的運用中教師要多為學生創造一些挖掘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的環境,讓學生在高中政治教學能夠“身臨其境”。例如教師在人教版(必修)《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文教學中,每位學生都是“消費者”,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就完全可以讓學生來講述自己作為“消費者”平時的一些消費行為和消費思想,而不是教師直接灌輸“什么是正確的消費觀”。通過學生自己“主體性”的訴說,并完全對消費有所認知,然后一步步去思想“何為正確的消費觀”,并去判斷自己的消費觀是否正確。然后引導學生在教學中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從而實現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能夠體現在學生的實際發展過程中,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高中政治教學。
2.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注重科學與人文的融合
高中政治運用發展性教育要將學科的科學性與人文性進行有機融合,要注重政治與生活的關系。政治是在長久的實踐中高度提取而形成的“理論知識”,是“濃縮”的智慧。但對于學生發展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純知識,更要在科學性中體現出人文性,將政治理論與學生的日常行為聯系在一起,生活課堂化,課堂生活化,讓學生在發展觀中建立“高中政治是對生活的智慧”的思想,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對高中政治的探究和學習。例如在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教學中直接導入思想道德修養和知識文化修養,學生不容易把握;而如果將“思想道德”放入生活案例中去講解,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沖突,那么思想道德就是可以完全感知的“事物”。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討論,學生不僅能感受到生活中道德的存在,還能通過對具體事件的認識來加深對道德的理解,做出自己最正確的“道德選擇”。通過一堂活生生的課程教學,學生必然能在發展性教育中得到學習,獲得成長。
3.高中政治教學要注重課本與時事熱點的聯系
高中政治教學不僅需要解決過去發生的事,還要著手解決當下以及未來即將發生的事,這其實也與高中政治教學中要運用發展性教育的理念非常吻合。發展性教育強調要符合事物發展規律,遵循教育發展事實,因此高中政治教學應該與現實社會聯系在一起,并體現出時代性。教學中,教師應保證學生能及時了解到與高中政治聯系緊密的熱點事件,并通過對熱點知識的分析來提升對高中政治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在高中政治(必修)《我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文的教學中提到“政府的職能”,闡明現階段的中國政府主要的職能就是“管理和服務”。但是就目前,中國政府在不斷改革中已經慢慢出現了一些重大變化,對于許多地區政府而言已經走進“服務型政府”建設的軌道,例如蘇州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服務型政府,重慶的“共同治理”型服務政府,廣州的“依法行政”服務型政府,這些政府的演變都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經濟、政治以及文化不斷發展的需要。教師應該將這種變化拿出來讓學生討論,從發展的角度幫助學生認識現階段中國政府的職能性發生了哪些改變,從而對政府的職能有更深刻的認識。
結束語
高中政治不論是從政治知識的復雜性,還是從政治素養的要求上都變得更有深度,所以如果還是一味讓學生注重對知識的“記憶”和“接收”,那么對于學生的政治素養和思想深度都沒有幫助。與其這樣,不如從學生實際發展需求出發,尊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對政治、道德以及思想不斷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發現、探索、思考和研究政治,在發展性教育的指導下幫助學生“順其自然”地了解和把握政治知識,踐行政治思想,提高學生政治素養。
【參考文獻】
[1] 楊發紅. 構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高中政治教學課堂[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7):155.
[2] 武麗清. 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實施發展性教育[J]. 中國校外教育,2015(28):112.
[3] 許增偉. 如何讓高中政治教學緊跟時代發展[J]. 學周刊,2015(24):160-161.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