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摘要】隨著新課改步入民勤縣高中英語教學的課堂,它的到來,對民勤傳統英語教育的課堂進行了沖擊。那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滲透情感教育呢?這是我們一線英語教師追求的永恒的主題,也是減輕學生負擔的有效途徑。新課程的改革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給高中英語教學帶來了一縷曙光。同時,情感又是英語學習中理解和表達的心理基礎,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師傳遞給他們的信息,才能準確地理解所學內容的思想感情,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關鍵詞】新課改 情感教育 高中英語 教學效率
隨著教育改革的浪潮,我們高中英語教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目前教育發展的需要,逐步被時代所淘汰。新一輪課程改革已經逐步走進我們教育教學的課堂。在當前教育事業突飛猛進發展的今天,我們作為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我們應該以怎么樣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教育新理念呢?我們要想改變現狀,就必須從自身做起,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英語教學活動既是傳授語言知識、形成語言技能、發展認知策略、培養人文精神的實踐活動,也是在特定情景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師生之間不僅有認知方面的信息傳遞,還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情感與教學存在著息息相關的聯系。積極豐富的情感能促進認識過程、意志過程,使個性品質得到全面發展,情感態度既是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與內容,又是我們促進和優化教學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當學生在學習中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和情感要求時,就會開始相應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動,就可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學習。同時,情感又是英語學習中理解和表達的心理基礎,學生有了一定的情感體驗,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師傳遞給他們的信息,才能準確地理解所學內容的思想感情,才能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為此,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應充分重視和發揮情感態度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因素,以此來優化我們的教學。情感態度與英語語言的關系密切,保持積極的情感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要滲透情感教育。
一、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下,教師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嚴師。所謂“嚴師出高徒”,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師要求學生必須尊重老師,根本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學生只有被動的服從,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溝通。古人云:“授人之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益”。所以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轉變角色,建立良好、和諧、和平的師生關系,發揮教師領航員的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自主、創作、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記住每個學生的名字,讓每一位學生覺得在教師心中有一席之地。教師的愛心是教育教學的“原動力”,“愛其師,則信其道”。如果學生對教師有好感,就會對老師所教的課程感興趣,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將情感教育融于后進生的轉化之中,就要求我們教師深入細致的了解學生,真心實意的關心學生,充分尊重、信任學生。也就是說,對他們既要嚴格要求,又要相互諒解,使他們感到你不僅是他們的師長,同時又是他們的朋友。只有這樣,他們才愿意和你進行思想交流,對你敞開心扉傾吐心聲,教師才能及時掌握他們學習、生活和思想活動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教育。教師對學生的信任是一種希望,它能增強學生的自信,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使他們加倍去努力。
二、從教科書中挖掘德育教育的因子,滲透情感教育
《全日制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教學中應該遵循英語教學規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交際和閱讀能力,又要注意將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外語教學之中。英語課文是社會生活的反映或總結,總能在其中找到聯系生活的切入點。筆者十分注意把握這些切入點,在教學中將課文與現實社會聯系起來,從而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的意蘊,又能對活生生的社會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新編高中英語教材是一套系列教材,課文所涉及的題材比較廣泛,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很強的時代感、思想性、知識性和真實性。這些教材的內容涵蓋了名人傳記、自然災害、環境保護、生態平衡、能源與交通、行為規范、人際關系、音樂體育、婦女權利等諸多方面,其中都滲透了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師可充分地挖掘利用教材中這些德育素材,強化其感染力。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誘導下,聯系自己的實際去思考和討論,使其思想得到升華。
三、在課外活動時,教師注意擴展情感教育
課內外相結合,充實英語教學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重在教學的全過程,可在課堂上師生交流時間畢竟有限,因而要注意教學之外,擴展情感教育。我們可以大力開展課外英語教學活動,這種活動,不應是課內教學的繼續,也不應該是無組織的放任自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有機組合,開展英語朗誦會,英語聽力比賽,英語板報評比,單詞接力比賽,對于表現突出的同學,給予物質和精神的獎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作業中予以肯定的情感性的評語,對學生的進一步學習也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英語活動中,對學生的精心輔導將會進一步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參考文獻:
[1]劉曉新.打破沉默-課堂教學應實施“Seminar”[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1(02).
[2]謝元花.外語課堂學生沉默與教師的教學風格[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6(01).
*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6]GHB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