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容


摘要:目的 探討術中低體溫及加溫輸液的臨床應用。方法 回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68例患者臨床資料,分析術中低體溫原因及對機體的不良影響,并將其隨機分為加溫輸液組和未加溫輸液組,每組34例,觀察應用加溫輸液的應用效果。結果 加溫輸液后患者體溫穩定,麻醉后30 min、術畢體溫明顯高于未加溫輸液組,術后寒戰、蘇醒延遲發生率明顯低于未加溫輸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術中患者應用加溫輸液,可維持術中體溫的穩定性,有效預防寒戰以及其他不良反應,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
關鍵詞:低體溫;加溫輸液;應用效果
體溫是人體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體溫的恒定是維持機體各項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證。在臨床手術中,體溫監測是常規的檢測內容之一。據臨床研究顯示,術中患者低體溫發生率高達50%~80%,與多種因素有關,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術中靜脈輸入液體問題[1]。術中體溫降低會對患者產生多種不利影響,所以維持術中體溫正常是確保手術成功,降低術后并發癥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作者結合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在我院治療急性腦手術治療的68例患者臨床資料,分析術中低體溫及加溫輸液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在我院治療進行手術治療的68例患者臨床資料,并將其隨機分為加溫輸液組和未加溫輸液組,每組34例。加溫輸液組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7.18±6.09)歲;未加溫輸液組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33~66歲,平均年齡(46.20±4.2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P>0.05)。
1.2方法
1.2.1未加溫輸液組 給予常規輸液和護理。
1.2.2加溫輸液組 ①應用加溫輸液法,具體方法:術中輸液時使用輸血輸液加溫器加溫,即將輸液管纏繞在加溫輸液器上,對連續流動的液體加溫。加溫的溫度設定為36℃或39℃。②加強對患者術中體溫的檢測,及早發現低體溫,并及時進行處理。在手術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保暖,在不影響手術的情況下保持適宜的手術室溫度。同時在非手術部位加蓋毛毯或棉被,術中用溫鹽水沖洗體腔。③手術中發現體溫偏低,使用加溫毯,還可以使用電熱毯。
1.3術中低體溫的原因 回顧分析68例患者臨床資料,總結術中低體溫的原因,主要包括:①手術室的室溫因各種原因可能較低,麻醉患者處于該環境中時間較長,會出現低體溫;②麻醉期間體溫降低與藥物相關,由于全麻藥會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干擾溫度調節中樞,造成代謝降低,熱量減少,加之麻醉藥損害周圍溫度調節,使機體體溫受環境溫度的影響而下降[2]。同時,麻醉藥物的使用會阻斷身體大部分神經傳導,造成機體不能隨環境溫度變化調節體溫;③手術時間過程中,體表暴露面積大,切口加大,或術中反復使用低溫液體沖洗等都會造成體溫降低;④大量輸入環境溫度下的液體或血液,容易導致體溫下降。因為低溫液體進入體內需要吸收機體熱量才能達到正常體溫的溫度,故會吸收熱量導致體溫降低;⑤手術者體質較差,對冷刺激較為敏感,從而手術引發的冷刺激容易造成體溫下降,尤其是老年、嬰幼兒手術者;⑥久病體弱或皮下脂肪很少的患者也易發生體溫改變。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使用SPSS23.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相對數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體溫狀況對比 加溫輸液組患者體溫穩定,麻醉后30 min、術畢體溫明顯高于未加溫輸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狀況對比 加溫輸液組患者術后寒戰、蘇醒延遲發生率明顯低于未加溫輸液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手術護理中應以患者為中心,并依據實際情況提高護理服務,以促進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3-4]。由于術中低體溫會造成寒戰,影響麻醉藥物代謝速度減慢,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加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并且會延長術后蘇醒,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所以,臨床研究術中低體溫,并給予相應的措施,以維持術中體溫的穩定,對手術具有重要的意義[5]。
術中低溫對機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會增加術后并發癥,而且會延遲患者的康復。臨床為了防止低體溫,實施加溫輸液,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從而為患者提供舒適溫暖的手術環境。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術中低體溫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臨床通過加溫輸液,患者體溫穩定,麻醉后30 min、術畢體溫明顯高于未加溫組,術后寒戰、蘇醒延遲發生率明顯低于未加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輸液加溫可防止術中低體溫的發生,降低術后并發癥,對臨床的手術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臨床應加強對手術患者體溫的檢測,使其中心體溫維持在36℃。
總而言之,術中采用加溫輸液,可有效預防患者低體溫的發生。同時該方法操作簡單,不與患者接觸,安全可靠,可作為臨床預防術中體溫的理想方法,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周明珍,溫麗娟.圍術期低體溫及其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3(8).
[2]李卉.輸液加溫在圍手術期低體溫中的應用體會[J].青海醫藥雜志,2011,41(10):49.
[3]王明山,王世端,王愛娟,等.不同溫度靜脈液體對術中體溫及熱量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0,16(9):461.
[4]陳海亞,王宜婭,陸葉蘭,等.輸液加溫儀在預防老年患者術中低體溫效果的研究[J].當代護士:學術版旬刊,2017(1):67-69.
[5]張文娟.手術期體溫監測及保溫措施對創傷全麻手術患者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8):123-124.
[6]張玲.探究手術過程中低體溫發生的相關因素及護理預防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