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澤
摘 要:小學體育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還能強健學生體魄,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所以在小學教育中體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欠缺一定創新性思維,無法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并且由于教師對小學體育教學的認識不足,導致很多教師對體育教學欠缺一定的重視,導致體育教學無法發揮其自身價值,最終影響教學效果。所以在小學校園中,教師必須提升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并制定合理的教學形式,有效利用小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好地推動學生穩定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生;體育教學;創造性思維
當前我國的教育非常注重素質教育理念,很多學校都逐漸提升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視度,尤其是在小學期間,學生成長的基礎階段,必須重視學生的身心素質發展,并根據相應的教學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形式,有效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與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分析
小學是基礎教育階段,是為小學生奠定良好知識基礎以及綜合基礎的關鍵時期,并且這一時期對學生開展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與意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正確思維習慣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時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主要就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也是一種意識和習慣的養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并不是簡簡單單帶領學生“玩”,而是要有原則、有制度、有計劃地“玩”,從而讓學生在這樣的形式下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開展有效的教學形式,從而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更好地借助體育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穩定發展。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1.設計合理的教學問題,進而將學生發散性思維激發出來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可以合理地借助探究式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實踐教學中,老師要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歸納和總結,之后再根據自己的想法將自己的心得寫出來,從而讓學生能夠找到相應的規律,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健康穩定發展。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其思維和認知能力不健全,所以必須由教師對其進行引導,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其進行思考,再由教師進行指導和幫助,共同完成最終的教學任務,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還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
2.對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新,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
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需要不斷探究與實踐才能完成的,并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工作。所以,教師必須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形式,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設計科學合理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更好地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激發出來,從而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要設計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可以借助游戲、競賽等形式開展不同的活動,利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并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小學生的發展,為其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3.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小學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良好身體素質最基礎的教學形式,教師要為學生設計更加豐富的教學內容,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體育教學活動當中,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學生未來健康穩定地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體育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編排體育活動與具體實施內容,自行設計體育活動的規則,再由學生共同完成整體的學習任務,利用這樣的形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對學生未來的良好成長是非常有利的。例如,教師利用足球這一活動,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內容、活動規則等,之后再讓學生自行分配自己的任務,并保障每一名學生都能融入活動當中,之后與教師共同完成整體的活動項目,有效利用這一形式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好地促進學生發展。
總之,體育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力,還能強健學生體魄,是小學教學中重要的環節,所以教師要提升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并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形式,有效利用體育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為小學生未來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振峰.關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6(12):133.
[2]陸宇鴿.小學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模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