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區角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自主、舒適、愉悅等獨特的優勢深受幼兒的喜愛,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自由交往與溝通的機會,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自覺的調整身心狀況,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時也促進了幼兒社交技能和情感表達能力的提高。但是,幼兒在區角活動中,幼兒常常會為了搶奪活動區間和活動材料而發生沖突,并為此爭吵不休,那么如何才能讓幼兒學會分享,學會與同伴合作探究呢?
【關鍵詞】區角活動 幼兒 合作意識 創設情境 區角材料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026-02
區角內舒適自由的活動環境、豐富有趣的活動材料,能夠滿足對未知世界探索和身心發展的需求,有利于激發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區角活動,同時區角活動讓興趣愛好相似的幼兒集中在一起,他們共同的思想、共同的語言,促進了幼兒交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區角活動中不斷的與同伴進行協商與溝通,從開始的個人活動逐漸的發展到有意識與同伴合作,并且從中體驗到合作帶來的樂趣。
一、創設和諧區角,激發合作意識
在區角活動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為學生營造合作的情境,讓幼兒仿若身臨其境,受到熏陶與感染,進而在合作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和喜悅,無形中讓幼兒的合作意識得到激發。
首先,豐富的物質環境是幼兒進行合作與溝通的橋梁。在幼兒相互交往的過程中,隨著交往的更深入,合作能力也自然能得到發展。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認知能力,開發種類豐富的活動區角,如圖書區、寶寶家、醫院、舞臺等,這些都為幼兒的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空間與機會。例如,故事《小豬佩奇》的表演中,我為孩子們創設了豐富的場景。如設置小豬佩奇的家,其中有桌子、椅子、小床等,又提供了小豬佩奇一家四口的頭飾,小朋友在這樣的場景中表演覺得十分的自在,他們進行了初步的合作表演,有的扮演豬爸爸,有的扮演小豬佩奇,有的扮演喬治。孩子們在了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有著角色意識,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較自如地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中,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合作行為就顯得非常自然。各角色之間的合作意識得到了初步的發展。
同時教師是幼兒的朋友,在幼兒區角活動中應該充分尊重幼兒自主選擇區角的權利,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能夠充分的展示自我,只有這樣,才能讓區角活動真正的成為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過程,才能實現幼兒合作意識的內化。
二、正確引導合作,樹立幼兒自信心
在區角活動中,幼兒合作交往的機會非常之多,然而有時候幼兒在需要他們合作的時候,卻不會適時的進行合作,或是不知道該如何合作。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認真的觀察與分析幼兒的活動行為,了解幼兒活動的動機,分析幼兒的行為水平和認識水平,在適當的時候,教給幼兒合作交往的方式。
例如,在進行區角游戲,教師可以讓幼兒一起商量,然后分工合作。在活動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或是發生沖突時,要學會互幫互助、謙讓,盡量通過自己的方式協商解決。小班幼兒對建構游戲較為感興趣,在擺弄不同類型、大小的積木中,他們的語言交往與合作意識也會得到初步的發展。在童話劇《大草垛》中有許多可愛的動物,孩子們三五成群地來到建構區一起構建“動物園”。他們有的拿了積木一個一個地連起來,搭成了幾幢小房子,有的把小動物放了進去。為了把小動物分開養,孩子們還會商量著把小房子一間間地隔離開。在這活動中,孩子們除了簡單的擺弄結木外,還要學著商量怎樣完成簡單的組合,這就能初步提高孩子的協商與合作完成一件事的能力。
三、抓住關鍵時期,培養幼兒合作行為
從幼兒心理發展規律來看,處在3-6歲的孩子在其情感、言語及行動上,都會呈現出一定的合作與交流傾向,同時由于幼兒正處于智力發育、個性形成的初始階段,尤其喜愛新鮮的事物,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交際能力,人際交往是幼兒成長階段中的重要環節,幼兒在教師的指導與訓練下,能夠形成合作意識,學會在交流中協商中解決問題,學會如何與同伴和諧相處,有利于幼兒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四、結語
總而言之,區角活動中幼兒合作意識的培養,不僅需要教師積極的鼓勵與引導幼兒合作與交流,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不僅能夠充分的體驗到與小朋友交往的愉悅和滿足,而且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與人溝通,而且更需要教師有極強的工作責任心和愛心,在教學實踐中善于總結經驗與不足,豐富區角活動方式和材料,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為未來適應社會生活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董連娥.區域活動中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旬,2016(6).
[2]秦月紅.區域活動中培養大班幼兒合作意識的策略[J].學周刊b版, 2014(11):236-236.
[3]陳潔. 淺談區域活動中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J]. 好家長, 2014(11):64-65.
作者簡介:
劉煜(1984.10-),女,漢族,曲靖人,本科,畢業院校:上海師范大學,助教(小教高級),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