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玉梅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生語文教育中的教學基礎,如何增強學生識字的速度、準確度是當前識字教學的重要環節。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形式,利用其科學的軟件技術和網絡優勢,處理識字教學中字體、字形、字義等方面的形象、興趣教學,來提高小學識字教學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識字教學 多媒體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8-0126-02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人們用以來傳遞和保存文明社會的發展成果。而識字過程作為語言學習的最重要步驟,其教學意義不容忽視,識字教學過程不僅能幫助學生學習思維的構建,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等。當前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讓學生正確學習認字,是小學語文教師最主要的教學問題。多媒體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給予了識字教學更多的改革發展空間,創設情境、動態教學、趣味教學等能夠充分刺激學生的三維觸感,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高效理解漢字獨特的結構、意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小學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1.識字教學方式傳統化。當前的小學識字教學方式過于傳統,一直保持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一對多教學形式,把傳統的黑板、課本和卡片為主要的課堂形式。教師在授課時一般都是機械的分步識字,比如先拼音,再字形,最后集中學習,這樣分散的識字學習會讓學生無法牢固記憶。教師在課堂上的識字鞏固最多采用的就是聽寫和默寫,這樣的教學形式對學生能力的檢測有很強的規范性,但是過于機械化的教學會讓學生產生厭惡,再有其過于注重教學的結果,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對識字教學的發展帶來了局限性。
2.教師教學形式的理論基礎薄弱和教學壓力大。小學識字教學是以小學語文課本為主,教師在課堂上不僅需要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需要帶領學生進入生詞生字單詞的學習,所以教師在短短的四十分鐘課堂上授課的內容比較多,導致教學壓力增大,使得教師缺少精力處理課程形式的改革。教師很多教學課件都直接從網絡中獲取,這就大大縮減了教師在課案上的認真時間,教師對教學形式的理論知識有所欠缺,缺少創新性的教學形式無法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導致教學質量的降低。
3.學生識字回生現象嚴重。低年級識字是學生識字能力培養的最重要階段,識字能力也關系到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就當前的教學狀況而已,教師過于注重課程進度,所以教師對學生教學要求更偏重識字的數量和識字的速度,往往課堂上都是教師的單向灌輸,對學生的主動觀察學習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所忽視,讓學生很少進行自主記憶,小學生的漢字系統思維難以形成,從而導致學生識字過程中易出現回生現象。
二、多媒體應用于小學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1.多媒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所以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成長起著重要作用。多媒體是當前教育發展中主要改革方向,其具有很多軟件應用功能,可以從多方面吸引學生參與學習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能夠制作形象的動畫、編輯生動的圖片、全程記錄教學過程等,幫助學生以最直觀的方式學習識字,讓學生從聽,看,做三個方面深入學習環境,并在其中自行探索,做到學生自己的主動參與和積極探索。
2.多媒體可以實現知識的拓展。多媒體教學是信息社會發展的產物,其教育過程中可以直接與網絡連接,識字課程的相關數據都可以直接從網上獲取,同時網絡還具有開放的互動平臺,方便學生和教師進行多人互動,在教學中教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生動態,及時給予學生課外輔助,學生之間相互分享,共同進步。網絡信息覆蓋全球,教師完全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給學生推薦有價值的教學信息和學習技巧,學生也可以自主的觀看網絡視頻和課外讀物等。
3.多媒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識字效率提高的關鍵是小學生課堂注意力的集中時間的把握,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抓住學生的眼球也是主要的教學目標。小學生的學習集中力是相當短暫的,而多媒體應用教學可以利用軟件技術采用動畫、音頻、視頻給學生“三維沖擊”,抓住小學生的生活關注點或者小學生喜歡的動畫人物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教授學生對識字知識的理解。
三、小學識字中多媒體教學模式的構建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的心理心智還不成熟,比起課本的傳統學習,學生更喜歡有活動形式的教學。教師利用多媒體的三維沖擊,讓學生置身其中,把抽象的生字生詞具象化。比如,教師在教授課文中遇到朝氣蓬勃、鶯歌燕舞等生詞時,教師可以對這些生詞簡單的解釋一下詞意,隨后教師選擇播放視頻、音樂、動畫等方式來對每個生詞進行情境建設,對于“鶯歌燕舞”這一詞,教師可以將詞中的場景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要求學生在動畫中找到對應字義的景象,甚至在動畫中教師可以涉及到之前學習的字詞,讓學生共同尋找,共同討論,競爭發言,實現學生的情景記憶,加強學生的學習參與度。
2.運用多媒體實施字形教學,促進學生對字形的記憶。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其學習思維也是偏向具象思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形象教學,對漢字進行形象記憶,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和學習技能。比如,教師教授一些字形相似的字詞時,類似“火、炎、淡”,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視頻、動畫播放字體的分解并對學生加以介紹其表面意思和與其相關的一些詞語,動畫的形式是最能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所以教師在制作上可以與當下火熱的動畫片,動畫人物結合,這樣就使得學生能有效了解生詞的意思以及字體結構,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思維,提高了學習效率,促進了識字教學的發展。
3.利用多媒體動態演示,提高學生的寫字質量。多媒體具有很多軟件功能,教師可以有效采用多媒體的視頻記錄功能、播放功能以及網絡連接,制作出學生感興趣的動態片段來向學生展示正確的筆畫順序和字體結構,視頻中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書法元素來鍛煉培養學生的寫字技巧。而且視頻記錄可以準確記錄學生的上課動態,方便教師課后對學生抓緊指導,避免學生脫離課程目標,降低學生的寫字質量。
4.發揮多媒體網絡優勢,加強學生課后知識鞏固。人的記憶可以根據時間的長短分為兩大類: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通過課堂學習之后學生對于所學知識形成短時記憶,若不即時鞏固復習,短時記憶就會消除。所以,教師可以有效發揮多媒體網絡作用,建設課程內容網絡分享、互動平臺,讓學生通過互聯網對課堂內容進行重復觀看,鞏固學習,同時教師可以在線上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并能夠和學生隨時聯系,實現了學生與教師隨時指導學習的主要目的。教師還可以實現作業網絡化,比如要求學生在線上平臺分享自己的讀書錄音、生字生詞的作業積累等,讓教師和學生做到及時鞏固和及時指導,有效提高識字教學的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多媒體的識字教學,可以將識字過程趣味化、簡單化,開拓了學生的知識層的同時促進了學生學習思維的發展,其對提高學生的識字速度和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但是,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能否科學高效的利用,學生能否在自主性很強的教學環境下自主學習、學校和家長之間是否對多媒體網絡教學存在分歧等因素,這些都對多媒體教學的發展帶來了阻礙,在之后的教育發展中,我們需要不斷探索、發現并處理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為促進小學識字教育發展勇往直前。
參考文獻:
[1]劉雅榮. 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4,(S2):218.
[2]聶學永. 淺談運用多媒體課件結合漢字特點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J]. 教育教學論壇,2013,(2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