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蒙
摘要:生成性課堂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它是相對于預設性的課堂教學提出的,具有不可預測性和隨機性。生成性的課堂教學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探索、多提問,善于抓住課堂上生成的教育契機和資源,這些“意料之外”的挑戰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也能促進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因此,作為高中數學教師,我們要在備課環節更加認真、更加細心,為開展生成性課堂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構建;特點;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理論的不斷更新,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早已不符合學生發展的需求,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更加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智力開發,以及個性發展,這就要求教師不能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而要關注他們的多方面發展。生成性課堂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一種教學理念和方式,加強了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也擴大了學生的探索空間,使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發散,因此,高中教師應當重視生成性課堂教學的構建。在本文中,筆者對這一問題談了幾點粗淺的看法,希望能夠給業內同行提供些許幫助。
一、生成性課堂教學的特點
生成性的課堂教學具有生成性、活動性、動態性、開放性等特征,這些特點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的,首先,生成性課堂是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是教師和學生在互動交流中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共同結局遇到的問題,進而營造出有利于生產教學資源的場所。其次,在課堂教學過中,常常會出現一些教師無法預知的情況,以及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沒有考慮到的問題,再加上每個教師的教學思維、教學感悟各不相同,即便是對于相同的知識點,也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因此,新的課堂教學資源的生成過程,是對教學內容的擴充,不僅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也是知識的再創造過程。再次,生成性課堂是一種教學目的明確的實踐活動,不僅重視教學活動的開展,更重視教學過程中的“突發情況”,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總結教學和實踐經驗,并與學生在特定的教學中加強交流和互動,使學生對知識有新的認識,進而享受學習的過程??傮w來說,生成性課堂是一個創造的過程,是教學內容的擴展過程,也是師生自我構建的過程。
二、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
1.精心備課,利用預設促進課堂教學的生成
構建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要完全否定和摒棄課前預設,古語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活動亦是如此,它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實踐活動,教師只有在課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課堂教學的目標和任務,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從容地應對教學中的“突發情況”,進而構建生成性課堂。因此,構建高中數學生成性課堂教學,教師要在課前認真研讀教材,精心備課,做好充分的預設和規劃,并以此為主線,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活動,使他們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既能夠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也能使他們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比如,在教學高中數學必修2《平面解析幾何初步》這一單元中的“直線與方程”時,筆者向學生講解到:“與某條直線平行和垂直的直線方程有不同的設法,如與直線Ax+By+C=0(A2+B2≠0)平行的直線方程可以設為Ax+By+m=0,與直線Ax+By+C=0(A2+B2≠01垂直的直線方程可以設為Bx-Ay+n=0?!蔽艺_展進一步的講解時,有位學生提問:“如果直線沒有斜率呢?”雖然這個問題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但是由于我在課前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所以學生提問后,我及時抓住了這一課堂生成,順勢給學生詳細深入地講解了直線的斜率問題,既回答了學生的提問,也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2.利用課堂評價構建生成性課堂教學
課堂評價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一部分,教師積極、中肯的評價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并構建生成性課堂教學。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評價來激勵學生,使他們受到肯定、鼓勵,進而提出更多的問題、想法,并成為教學活動中動態的生成性資源。比如,在學習新內容時,教師一般都會給出特定的教學情境并提出問題來讓學生進行思考,由于是學生未掌握的新知識,對于教師提出來的問題,學生只能利用以前的知識和經驗進行作答,可能有些學生給出的答案與問題沒有任何關系,此時教師不應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換個角度重新思考;有的學生會給出十分接近正確答案的回答,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并指出他們思考中的不足之處,再引導他們進行改進。學生的水平高低不一、表現有好有壞,如果教師給予他們恰當的、合理的評價,就能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甚至獲得更多的想法,抓住了這些動態資源,就有助于構建生成性的課堂教學。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不能根據教案按部就班地講課,也不能對課堂中的“小意外”、“小插曲”一概否定,而應當靈活開展教學活動,抓住課堂中的動態生成資源,構建生成性的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智力,發散他們的思維,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體現,進而打造更加精彩的數學課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