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與組織者,在班級中占據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為了提高班級管理效率,將班級建設成為優秀的團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班主任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德育教育。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學生德育;途徑
中圖分類號:G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7-000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03
初中生正值青春發育時期,身體和心理都在發生明顯變化,更是形成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班主任老師應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給予學生正確指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一、提倡人性化的管理,彰顯民主管理理念
在進行班級管理時,班主任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認知,善于運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如果發現家庭情況較為特殊的學生,其心理則相對脆弱,所以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經常鼓勵和贊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同時,教師要積極引入民主理念,采用民主管理策略,來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班主任可以將班級管理工作分解為多個部分,并成立管理小組,讓一個小組負責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爭取全員參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管理熱情。例如,本班有一名女生,是家里的獨生女,父母對其寵愛有加,導致這位女生性格任性張揚,與班級內其他學生難以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甚至時常發生沖突,雖然經過多次批評教育,但是沒有取得明顯效果。在一次班級活動中,班主任發現她歌唱的很好,所以就及時表揚了她,在以后的班級娛樂活動中,班主任指明讓這名女生擔當主持人,久而久之,這位學生逐漸改掉了自己的很多壞毛病,性格也漸漸變得溫順可人,能夠與其他同學快樂相處。可見,面對優缺點的學生,班主任僅僅采用批評教育的方法收效甚微,而是要從學生心理入手,用觸動學生心靈的語言來感化他們,促使學生積極展示自我,從而達到強化德育效果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道德信念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態度表達,對人們正在認識的事物起到一定的評價作用。情感是人們在道德產生和形成的過程中的重要媒介,能夠影響人們自身的觀念與信念。因此,道德情感是形成某一信念的基本前提,良好的道德情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內在潛能。堅定的信念是促使學生主動發展自我的信條,不僅是一種心理思想,更是道德情感、認知、毅力的有機統一體;不僅是促使學生產生道德動機的最高表現形成,更是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的內在因素,在構建學生良好道德心理結構中占據重要位置,所以培養學生良好道德情感、形成學生堅定信念是學校德育教育的最高追求。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學習與背誦名家名言,講讀愛國英雄的故事,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導學生樹立自己人生的座右銘,并朝這一方向努力奮斗。只有堅持每天“三省吾身”,才能激勵學生不斷進步。還可以鼓勵學生從眾多偉大人物中選擇一位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用他們真實的經歷來鼓舞和激勵自己。
三、創設和諧德育環境,加強學生心理輔導
現在初中生經常接觸現代化信息技術,獲得大量的信息知識,思想個性化特征日益明顯,再加上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來自家庭的寵愛導致他們心理脆弱、任性、缺乏責任感,針對初中生這一年齡特征,班主任應放下身段,深入學生內部,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個性特征,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狀況,把握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和疑惑。同時,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現代初中生普遍存在焦慮、孤獨、脆弱、交流障礙等問題,需要教師與其展開有效的心理溝通活動,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心理疏導方案,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影。比如:班級中有這樣一位學生,他的父母離異,只能跟隨奶奶一起生活,原來性格健康開朗的孩子一下變得沉默寡言,學習成績也直線下滑,面對學生這一狀況,班主任要及時介入,經常與這位學生談心,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發動周圍學生伸出友善之手,經過多次心理疏導,這位學生逐漸走出父母離異的陰霾,并慢慢恢復自信,還能主動找班主任談心,學習成績也逐漸上升。可見,班主任及時介入和疏導是多么重要。當今社會,父母離異的學生不在少數,很多學生存在這一心理問題,需要班主任及時創設和諧環境,向學生伸出援手,給予及時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惑,從而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四、積極開展集體活動,培養學生團結意識
作為班主任,應盡量避免單一乏味的說教活動,而是要積極開展多樣化集體活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我展示平臺,培養學生們的團結合作意識。在集體活動中,班主任要發揮自身主導作用,設計活動流程、精選活動主題,同時還要開展多元化評價,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在自主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時,班主任要及時完善班級管理制度,組建優秀的班干部團隊,讓學生自主組織各種班級活動。例如,在集體活動中,有的學生積極性不高,所以無法取得明顯的活動效果。為此,班主任將活動的組織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設計活動內容、活動流程、活動監督,久而久之,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都有所提高。可見,通過集體活動進行德育,班主任需要開動腦筋、轉變思路,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集全班學生的智慧,找到適合本班級的管理途徑,激發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調動學生的自我管理積極性,也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意識和能力。
總之,作為初中班主任,必須要從思想上重視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德育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有效德育途徑和方法,促進學生們得到全面鍛煉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朝權.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0):122-123.
[2] 李剛.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7):90.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