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謙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進程的加快,數學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初中數學老師要適應新課改的發展要求,注重激發學生興趣,拓展學生思維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并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多樣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7-01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7.088
數學是初中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意義重大。作為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結合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貫徹新課標的教學宗旨,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優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效果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好奇心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自覺集中,求知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但不論是好奇心還是求知欲都是興趣的具體表現,積極的興趣會使學生的大腦和器官處于最佳的狀態,大大提高接受信息的效率,從而將教學效果最大化。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不是傳授知識技能,而是喚醒學生的動力和欲望,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現過程,通過自主思考探究來掌握知識技能。在教學中除了講課授業以外,還經常拿出時間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領域方面的成就和人物故事,并向學生介紹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因為數學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生活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和興趣。另外,還經常設計一些問題情境,給學生提供探究實踐的機會和平臺,鼓勵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參與來激發學生求知的熱情和欲望。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時候,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活動: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張紙片,并在這張紙片上寫一個100以內的數,然后用這個數乘以4再加上2得出最后的結果,隨后,拿到學生提供的那個結果就能夠得到學生最初寫的這個數。當學生看到教師猜中第一個同學的數字后還以為老師是運氣好,但當老師連著猜中許多學生的數字后就感到無比的驚奇,一個大大的問號便在學生的心中產生了,最后老師再導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由于之前的鋪墊學生們求知的熱情都很高漲,都躍躍欲試,想要一探究竟,隨后的教學自然就水到渠成了。通過開展豐富的游戲活動,寄教學于游戲中,讓學生一邊享受游戲帶來的樂趣,一邊收獲知識技能,既滿足了學生玩樂的游戲心理,又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可見游戲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深入挖掘教材資源,拓展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教材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載體,也是新課標要求的具體體現,所以教師的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表面,而是要深入研究教材內容,針對教材中包含的知識點,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組織學生探究和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定理時,教師可以安排以下活動讓學生分組探究:給每個小組發兩組小木棒,其中,第一組小棒可以組成一個三角形;第二組小棒兩根長度之和小于第三根,無法擺出一個三角形。之后,教師讓學生分別測量小棒的長度,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第一組能擺成一個三角形,而第二組就無法擺成一個三角形呢?教師讓學生將測量的長度數據分別列出來,并觀察長度之間的關系,由此得出最終的結論: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有效開展因材施教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堅持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引導啟發,幫助學生更輕松的理解知識、鍛煉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共同進步。例如,在學習函數的概念時,首先在黑板上列出了許多關系式,然后讓學生交流溝通,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探索這些關系式存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然后小組分享探索的成果,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幫助學生總結函數概念,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強化學生對概念的認識的理解,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再例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的圖像及性質》的時候,提出問題:“結合一次函數的圖像畫法分析反比例函數圖像的畫法。”“自變量x是否能夠取任意值?”“我們在取x值的時候要注意哪些?”然后將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交流討論,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同學們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其中,因為學生個體水平的差異,每一個學生畫出的圖像都有所差別,這是正常的情況,仔細觀察學生的畫法,選擇了幾個比較規范的圖像向學生進行展示,分析其優點和缺點,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后讓學生上講臺來展示自己的圖像,并指出其錯誤所在,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保護學生自尊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可以發揮學生主體優勢,讓學生意識到自己錯在哪里,看到自己的優勢,從而增強學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作為數學老師要勇于探索嘗試,不斷將先進教學思想和理念轉化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數學教學的目標,促進學生們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唐茜.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2):126.
[2] 韓李梅.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6):189-190.
[3] 岑志慶.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07(49):78.
[4] 張芳麗.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探究[J].理科考試研究,2016(14):187-188.
[責任編輯 馮紅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