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和啟蒙階段的重要階段。新課改要求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蔡元培曾說道:“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著也。”因此,美術教學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美術教師應該在注重對學生進行美術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以此來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以小學美術課堂的興趣培養教學展開討論,探究小學美術教師優化美術課堂的主要方式,希望能夠引起共鳴,共同促進小學美術課堂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小學美術 課堂 學習興趣
一、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特點及現狀
不同于語文、數學這類知識性較強的學科的學習,小學美術是一門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和表達美的課程,美術教學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培養學生認識美和表達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生活質量。課堂建設強調要為學生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
傳統的美術教育通常都是講書上的內容生搬硬套的灌輸給學生,很多美術教師對待教學也只是一種敷衍被動的態度,沒有真正的思考過“美感”教育對于學生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社會是由各種“美”所組成的,包括壯闊的自然美、優雅的藝術美和值得稱贊的社會美等。美術教育不僅是在培養學生的書畫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個過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對“美”的認知,促進其全面發展。學習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過程,通過培養學生美術課堂的學習興趣,可以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對他們其他科目的學習也起著積極地影響作用。
因此,美術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美術教學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優化美術教學課堂,讓學生在興趣中積極學習。
二、優化美術課堂,培養學習興趣的建議
(一)充分利用教材
小學美術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的主要工具,在選材上,小學美術教材主要是選取的是著名藝術作家的作品,在藝術情感上的表達上往往值得人認真思考,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一特點,要合理的對學生的鑒賞方向進行引導,向他們講授藝術創作的背景和環境,讓學生通過自身想象力的發揮,走進欣賞的畫作中去,了解作品的內涵。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師還應該積極將實際生活中的物品與課堂教學結合,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充滿興趣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教學模式
小學生具有好動的天性,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點的掌握,在教師講授知識點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枯燥乏味的現象,小學生因此可能會表現的不耐煩,甚至出現擾亂課堂紀律情況的出現。美術教學具有直觀的特點,小學美術教師在安排教學計劃時,可以針對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情景,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參與到情景中學習的方式,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習的注意力,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師教學的效果。教師教學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制定出不同的教學安排,充分利用其心理和生理的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小學的低年級階段,美術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圖形的勾畫能力,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實際生活與課堂教學聯系在一起。在進行簡筆素描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采取“蒙面畫鼻子”的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先是熟悉自己的面部輪廓的大致情況,通過這一游戲加強對空間物體排列的能力的掌握,直觀的了解面部各器官的比例分配。通過開展這類的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提高學習的興趣,事的他們能夠增強自身對于美術學習的認識。但是作為教師還應該把握好情境教學的時間安排,避免學生過于投入到游戲當中而忘記了學習的初衷。
(三)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技術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教學提供了多種可能性。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對于美術教學來說,將抽象的事物用簡明的語言表達清楚是教師一直在探索的一個目標。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將抽象的美術教學通過多媒體中的圖像和視頻傳遞給學生,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在一種歡樂的氛圍中學習。例如,為了與社會所倡導的正能量的精神相呼應,教師可以對學生開展社會正能量的美德的教育,這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現實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整理加工,搜集相關的美術作品,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使學生可以直觀的進行美術的鑒賞,再播放與其主題相照應的音樂,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引起他們的共鳴,調動他們接下來學習的興趣。當然,在結束多媒體的播放后,教師還應該及時的向同學進行學習的反饋,詢問學生關于作品欣賞的感悟,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其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
(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美術學科的教學涉及的知識范圍較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突如其來的情況,需要教師聯系多個學科的知識。為了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在課堂之外多下功夫,要通過閱讀各類的書籍雜志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為構造高效的課堂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一幅美術作品向學生介紹關于作者的作品風格、性格特點、生活年代和作品含義等內容,顯示出美術學習的重要性。
教師還應該要組織好自己的教學語言,在課堂教學時利用有趣的教學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對美術作品進行講解時,要利用抑揚頓挫的音調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避免學生出現煩躁的學習情緒。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各種對學生進行減負的呼聲越來越高,而對于小學美術教師,在做好傳統的教學目標的同時,還應該認真改革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感受美術課堂的魅力,培養自身發現美的能力,促進自身各方面的發展。學習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教師要充分明確這一點,在計劃教學安排時,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種教學條件,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秦媛媛.優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法淺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5,(10).
[2]楊曉瑋.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美術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
(作者簡介:繆小燕,廣東省河源市第三小學,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