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抒雅
[摘要]獨立學院是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其生源與普通的高等院校有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很多學生在心理層面上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因而,加強對其在心理層面的教育與培養是獨立學院所面臨的一項重要的任務。本文通過對學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探析其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重新構建其心理模式,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6-0039-02
獨立學院也稱為二級學院是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由具有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院校與社會上的一些企業進行合作辦學的一類院校。獨立學院是我國高等教育與社會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產物。由于獨立學院在辦學模式上面的一些特殊性,也決定了其生源與普通本科院校有著一定程度的差異,再加上當今社會對獨立學院的一些認識不足,就造成了很多獨立學院的學生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其心理層面的壓力相對比較突出。
一、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特征
(一)獨立學院的學生個性自由與多樣
當代大學生由于所處的時代的不同,通常在性格方面表現得比較開放與自由,而獨立學院的學生由于其本身的生源特色,其在個性方面往往表現得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更為開放與自由。他們在思想上有很多自己獨特的見解,不愿聽從父母與老師的安排,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路線生活,再加上他們本身自制力不強,而受到當今時代的開放性大環境的影響,就更使得其在需求與表現層面更為多樣。
(二)多元化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當今時代的開放性的特點在當代大學生身上表現得極為明顯,而獨立學院的大學生相較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學生相比他們與社會的接軌程度要更高,因而,這種開放性的特征在他們身上表現的則更為明顯。獨立學院的大學生通常家境較為優越,他們更為注重付出與收獲的結合程度,更為注重實際,而當前我國獨立學院的學歷在社會上的認可程度不高,因而很多獨立學院的學生則將出國深造作為其更高的實現目標,在這種目標的驅使下,使他們接受到更多的西方外來文化,也造就了其多元化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三)辨證的心理矛盾
獨立學院的大學生通常來自于城市獨生子女家庭,這類家庭的大學生通常家境比較優越,而優越的家境也通常造就了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晚熟。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通常會造就他們相較于其他家庭來說具有更多的孤獨感,一方面,他們迫切的渴求獨立,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生活上的,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對家庭具有更高的依賴感。這就造成了事實上矛盾。因此,在上大學之后,他們遠離家庭,他們“與生俱來”的孤獨感使他們渴求在情感上獲得更多的撫慰,這種情感上的撫慰多來自于所謂的“愛情”。因而,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在校園當中的戀愛率是高于普通院校的大學生的。另一方面,他們進入獨立學院相當程度上是由于其在高中階段的學業成績并不理想,因而,在心理上他們又具有相當程度的焦慮與自卑感,在這種情感的影響下,一方面他們渴求進步,渴望獲得認可,另一方面他們又帶有一定程度的偏激與懶惰。
(四)多方的競爭壓力
當代大學生擁有著其他各年代大學生所不具備的機遇,但同時他們也承受著來自于各個方面的壓力。而獨立學院的學生由于其本身的學歷在當今社會的認可程度不高,這就導致了他們無論是在校還是就業都有著比其他院校學生更為沉重的壓力,而這種壓力從他們入校就伴隨著他們,使他們在心理層面的壓力更大。
二、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及其歸因
(一)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
1.學習方面的心理問題。大學的學習環境通常較為寬松,學生的學習基本上靠其自主學習,而獨立學院的大學生由于其自身的特征,他們在高中階段的學習就較為懶惰,自控能力不強,自主學習能力比較差,因而在進入大學階段之后,這種學習方式在更為寬松的學習環境下就愈演愈烈。不否認,很多獨立學院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變得十分優秀,成為社會當中的有用之材。但他們其中的一些學生自由散漫、曠課、不思進取,曠課、違紀,甚至干擾學校的正常秩序。但當前我國的獨立學院當中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從心理層面對這類學生進行疏導。
2.情感方面的心理問題。正如在上文當中所說的那樣,獨立學院的學生通常來自于家庭環境較為優越的獨生子女家庭,而獨生子女“與生俱來”的孤獨感使得他們在情感上一方面迫切的需要獨立,另一方面又極為依賴家庭,他們在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之后,這種孤獨感往往會使其陷入另外的情感當中。他們認為自己上大學后作為成年人,具有戀愛自由的權利,因而獨立學院的學生當中的戀愛率很高,但由于他們還處于青春期,并未形成相對完善的愛情觀,心儀的對象的時候,采取的方式則較為極端。另一方面,他們之中的很多人還缺乏溝通能力,他們從小面對的都是來自于父母或者老師的管理模式,當他們離開父母與家庭,進入到一個相對獨立的環境當中的時候,他們無法構建自己的交友圈,他們很多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如何與別人交往甚至是對融入一定的社群變得束手無策。這樣的情況則又會使其將在現實生活當中無法面對的問題轉移到網絡當中,使他們過度沉湎于網絡,或者是打游戲,或者是迷戀網上交友,對參與學校的各類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逐漸變得脫離現實,疏離集體。
3.情緒方面的心理問題。獨立學院屬于民辦院校,其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都與普通本科院校具有一定的差別,再加上當前社會對于獨立學院的學歷認可的程度普遍不高,這些都給獨立學院的學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他們從一入學開始,就會受到一些來自于社會上的不公平的甚至是歧視性的聲音,而畢業的時候又會受到來自社會企業的不認可,這些很容易打擊獨立學院的學生自信心,從而使他們產生自卑心理。
(二)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1.來自于社會層面的原因。在當前社會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必然會受到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對于獨立學院來講,社會的飛速發展在帶給他們不斷的進步與機遇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影響與挑戰。大學時期是學生世界觀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當前社會的發展,多元文化與價值觀的進入,我國社會滋生出來的各類現象背書也影響著獨立學院學生的發展,再加上社會對于獨立學院的不認可,就會導致獨立學院的學生在個人發展方面帶有一定的偏激性與功利性,雖然這種功利性會使他們在一定階段上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但從長遠來看,這種功利性必然會導致他們利益至上,從而不能夠為國家的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的建設做貢獻。
2.來自于家庭層面的原因。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成長過程當中心理環境構成的重要方面。我國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過分地對孩子溺愛,逼迫孩子學習,對孩子的性格等方面缺乏理解,很少與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等等。這些問題都影響著孩子在學習以及生活,同時也影響著孩子心理的健康。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情緒以及心理,被父母接受的孩子通常會表現出來比較親和的特點,比如情緒問題,興趣廣泛,樂觀向上,富有同情心等等;而被父母拒絕的孩子通常會表現出叛逆,冷漠,逆反而充滿進攻性等等。
3.獨立學院本身的原因。我國的獨立學院的發展時間并不是很長,師資隊伍以及學校的軟硬件設施都無法與普通的本科院校相媲美,因而在學生心理健康層面的教育也做得不夠完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獨立學院的學生的心理狀態,再加上當前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獨立學院的學生在畢業就業方面在社會上的認可度不高,這都給獨立學院的學生在心理上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與壓力。
三、獨立學院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策略
(一)建立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獨立學院應從學校管理層面建立大學生心理干預的體系,對大學生的心理危機進行全面的干預。首先學校自下而上的從各個專業、院系、教師、輔導員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干預體系,及時敏捷的發現學生在心理層面的問題,并做到及時發現、了解、解決,并由輔導員、心理咨詢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面對心理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其心理承受強度;其次,院系應該定期開展一定的心理輔導課程,使學生能夠了解自身的心理問題,從而學會了解、化解心理問題;最后,學院本身應該設置心理咨詢中心,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疏導,干預,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的檢查、發現與引導,幫助其恢復正常的心態。
(二)建立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
心理咨詢是一項極為專業的工作,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并不能從根本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有可能造成相反的效果。因而,獨立院校應該建立一支合格的師資隊伍,從學生的思想、心理等層面進行一定的教育,使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得到根本的保障。另外,經常與學生進行接觸的輔導員也應該學習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這樣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心理方面的異常,也方便心理咨詢工作的展開。
(三)營造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是大學校園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而建立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也是幫助大學生在學校健康成長、學習、生活乃至于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最重要手段。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體意識,防止學生滋生自私自利的不良情緒,從而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活動當中來,豐富自己見聞,自覺培養自己的團體意識以及主觀能動性。社團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因而,獨立學院要積極扶持學生社團并幫助社團活動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在積極、健康的社團活動當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防止不良思潮對其的侵蝕,從而使學生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
(責任編輯:封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