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翔
[摘要]我國民族傳統音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已成為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在陶冶情操、提升鑒賞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學前音樂教育作為兒童學前教育的一部分,對兒童進行民主傳統音樂教育一方面可以讓兒童接觸到更多的音樂形式、音樂內容,另一方面,可以以將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更好地傳揚下去。本文就學前音樂教育與民族傳統音樂傳承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學前音樂教育;民族傳統音樂;傳承
[中圖分類號]C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7)06-0129-02
學前音樂教育作為兒童學前教育的一部分,學前音樂教育在培養兒童音樂鑒賞能力,促進兒童智力發育、陶冶兒童音樂情操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在學前音樂教育中,學前音樂教育教學質量與民族傳統音樂之間息息相關,但是就目前來看,學前音樂教育教學卻忽略了民族傳統音樂,使得民族傳統音樂有著逐漸被那些流行音樂取代。在文化多元化的時代里,傳承和發揚民族傳統音樂是我國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為了更好傳承民族傳統音樂,在學前音樂教育中應當積極地引入民族傳統音樂元素,加強民族傳統音樂的教學。
一、學前音樂教育與民族傳統音樂之間的關聯性
學前音樂教育對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通過學前音樂教育,可以提高學齡兒童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鑒賞能力、開闊學齡兒童的視野,提升學齡兒童的音樂素養。學齡兒童通過音樂欣賞,可以讓他們在音樂中感受美,書法情況,熏陶學齡兒童的情感。而我國民族傳統音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民族傳統音樂可以豐富學前音樂教育教學內容。在學前音樂教育中,利用民族音樂感染和熏陶學齡兒童,可以培養學齡兒童對民族音樂的興趣,增強學齡兒童的民族意識,開闊學齡兒童的音樂視野,將我國民族傳統音樂更好地傳承下去。總之,民族傳統音樂為學前音樂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而學前音樂教育教學是民族傳統音樂傳承的一個載體。
二、民族傳統音樂傳承的必要性
民族傳統音樂是我國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部分,代表了民族的情感和氣質,能夠反映各民族的精神風貌。我國民族傳統音樂豐富多樣,歷史悠久,發展和傳承民族傳統音樂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在現代社會里,國門的打開使得西方文化開始沖擊我國民族傳統音樂,使得民族傳統音樂被流行音樂、通俗音樂給取代。而民族傳統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國外文化的融涌入使得我國民族傳統音樂面臨著消亡的威脅,在這樣的背景下,民族傳統音樂的傳承極為必要。對于學齡兒童而言,他們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流行音樂、通俗音樂會給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使得許多兒童開始淡忘民族傳統音樂。在現代社會里,民族傳統音樂的傳承具有緊迫性,需要從小引導兒童接觸民族傳統音樂,從小培養兒童的民族情感,從而讓我國民族傳統音樂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學前音樂教育中實施民族傳統音樂面臨的問題
(一)對民族傳統音樂的不重視
就當前學前音樂教育教學來看,教師根本就沒有認識到民族傳統音樂的重要性,對兒童的音樂教育也僅僅是局限于教師比較熟知的一些音樂,針對民族傳統音樂,完全是處于生搬硬套的狀態,完全沒有挖掘民族傳統音樂元素,從而阻礙了民族傳統音樂的傳揚。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僅僅是圍繞教材進行教學,沒有深入地區挖掘民族傳統音樂,對于與民族傳統音樂相關的知識也是一筆帶過,很難激起學齡兒童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設備落后
在學前音樂教育教學中,教學設備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音樂屬于一門操作性的學科,就當前學前音樂教育教學來看,教學設備還比較落后,沒有配備齊全的教學設備。對于學齡兒童而言,由于缺乏實踐操作,他們就難以感受到民族傳統音樂的魅力所在,從而不愿意去學習民族傳統音樂。
(三)專業的教師比較少
在學前音樂教育中,要想更好地實施民族傳統音樂教育,就要求教師熟悉民族傳統音樂,要求教師專業能力過硬。但是就目前來看,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師還比較匱乏,許多音樂教師大多是由其他教師來擔任,當前的教師難以勝任實際教學工作的需要。另外,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去教學,根本沒有結合民族傳統音樂來教學,不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四、學前音樂教育中實施民族傳統音樂的策略
(一)提高對民族傳統音樂的重視
現代社會里,民族傳統音樂的傳承已成為我國學前音樂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我國民族傳統音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民族傳統音樂元素的應用可以更好地培養學齡兒童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從小讓學齡兒童解除民族傳統音樂,可作更好地增強學齡兒童的民族意識。為教育工作者,應當認識到民族傳統音樂的重要性,要合理設置教材內容,要結合學齡兒童以及學前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合理挖掘民族傳統音樂元素,讓兒童接觸更多的民族傳統音樂。
(二)加大教學投入
音樂器材的缺失是阻礙學前音樂教育中實施民族傳統音樂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相關民族音樂器材的缺失,兒童很難感受到民族傳統音樂的魅力所在。為了更好地傳承我國民族傳統音樂,在學前音樂教育中應當加大教學投入,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配備齊全的音樂器材,讓兒童接觸更多的民族音樂器材,從而更好地培養兒童對民族傳統音樂的興趣,促使兒童主動去學習民族傳統音樂。
(三)加大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在傳承民族傳統音樂過程中,專業的教師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專業教師可以引導兒童更好地進行民族傳統音樂的學習。為此,在學前音樂教學中,應當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培養。一方面,要強化現階段教師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提高教師對民族傳統音樂的認識;另一方面,要對外引進專業的音樂教師,尤其是與民族傳統音樂相關專業的教師,為學前音樂教育與民族傳統音樂傳統提供保障。同時,要加強教師職業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另外,作為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職責所在,要督促自己不斷地去學習,了解我國各民族傳統音樂,不斷豐富自己的民族傳統音樂視野,從而更好地引導兒童學習民族傳統音樂。
(四)注重實踐練習
長期以來,學前音樂教學過程中一直偏向于理論知識的教授,兒童缺乏相應的實踐練習的機會,進而使得兒童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而學前音樂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它不僅強調理論知識的是教授,同時也要與實踐相結合。而要想傳統民族傳統音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理論知識教育,同時也要注重實踐練習。如,在發聲練習中,教師要將一些發聲技巧告知兒童,然后讓兒童進行發聲練習,而教師在兒童發聲過程中要認真地聽,要找出兒童的不足,并加以糾正,進而不斷提高兒童在不斷練習中提高發聲技巧和能力。
(五)授課形式的創新
就當前學前音樂教育教學來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慣用的授課方式就是集體授課,所謂集體授課就是讓所有的兒童在一個教室里來聆聽教師講課。這種授課形式比較傳統,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兒童的差異性。由于是所有的兒童在一個教室里進行學習,許多兒童還產生應付的心態,想蒙混過關。在這種情況下,勢必就會影響到民族傳統音樂的傳承。在學前教育中,兒童的差異性是制約教學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學前音樂教育實施民族傳統音樂過程中,要想實現教學目標,那種集體授課的形式已經不適合學前音樂教育教學的需要。為了促進兒童整體水平的提高,傳揚民族傳統音樂,就必須注重授課形式的創新。在集體授課的同時,可以采取分層授課的形式來進行教學,進而達到各個擊破的效果。分層授課就是根據兒童的能力的差異性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對于學前教育的兒童而言,他們的年齡都較小,好奇心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專業理論知識的教授,同時也要注重發聲訓練,根據兒童的性格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水平,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
五、結語
民族傳統音樂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現代社會里,傳承我國民族傳統音樂極其必要。通過民族傳統音樂的學習,可以將我國民族傳統音樂中優秀的成分更好地發揚下去,增強民族情感,拓寬音樂視野。學前音樂教育作為學前教育的一部分,在學前音樂教育中要想傳承民族傳統音樂,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民族傳統音樂中的元素,要采取科學的授課形式來進行授課,要引導兒童科學的去學習民族傳統音樂,從而陶冶兒童的音樂情操,提升兒童的音樂鑒賞能力,從而激發兒童對民族傳統音樂的學習興趣。
(責任編輯:封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