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林
摘要:高中體育是一門讓學生身心均得到鍛煉的學科,是高中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的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都把教學的希望寄托于課堂教學的四十五分鐘,但是卻由于教學模式單一化的原因,使得教師雖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而效果卻并不明顯。
關鍵詞:高中體育 ;學生 ;學習興趣
興趣是教師在教學中面對的首要問題,也是重要問題。就當前的高中體育教學而言,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是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生是否對體育學科感興趣,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影響了教師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高中體育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優先培養,讓學生通過對體育的興趣來進一步認識到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從而能夠更為積極的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之中,使得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高中體育教師可以適當的加強對于體育學科的關注,從而找出原本發源于各種游戲之中的體育運動的特點,讓高中日常體育教學能夠得到游戲的促進,在游戲中得到不斷的發展,這樣會更有利于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激發,進而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萌發對體育的喜愛之情,使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得以最大化呈現。
當然,教師還需要清楚的認識到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對教學的方式方法進行相應的優化。就傳統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過程而言,教師采用的教育理念大多顯得有些單一,且教育方式也顯得有些單一,這樣就使得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本沒有進行有效的“教”,也沒有讓學生進行有效的“學”,充其量就是教師將知識簡單粗暴的灌給學生,而學生對教師灌輸的內容進行了大量機械性的背誦記憶。具體到高中體育教學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不厭其煩的向學生進行規范體育動作的示范,而學生僅僅是進行單純的模仿,根本不去對動作的要領等問題進行思考,也更不會去對相關的動作進行深入的解讀,學生大多只會在教師或者家長下達的強制性命令后,才去勉為其難的進行學習,這樣的學習對于學生而言是索然無味的。這樣學生就會陷入到學習的怪圈之中,從而為了學習而去進行學習,使得學生根本無法去體會到體育課程教學的樂趣。這樣持續下去的話,不但不能培養起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反而會使學生因為無法在體育學習中體會到滿足感,而喪失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格外主體,以學生健康得到保證為最低標準,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讓體育運動能夠滲透到學生的骨子里去。本文就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下面的討論。
一、對學生的主體地位予以重視
高中體育學科的教學中,雖是偏重于教師進行相關體育動作示范的教學,但其教學內核和其他學科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因而體育教師同樣需要與學生進行必要的溝通,讓學生能夠同自己敞開心扉的進行情感交流,讓學生從情感上對教師予以認同,進而對體育學習予以認同,使得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激發。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師的表現太過強勢,對于課堂的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事無巨細的掌控,使得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顯得尤為被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對教師灌輸的內容進行機械化的記憶,這樣不僅不能讓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有效的提高,反而會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的僵化,從而使學習的效率向著不斷下降的趨勢發展。正是基于這種情況,在目前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嘗試著構建起一種新的師生關系,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在相對平等的環境下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將體育課堂的主動權轉移一部分到學生的手中,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體育教學中突顯出來。這樣才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能夠得到全面的激發,從而發揮出自身全部的聰明才智。
例如,在高中體育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跑步項目的教學時,不要單純的讓學生去跑幾圈或者跑多少千米,而是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重視,適當的將教學主動權下放到學生的手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組與組之間以跑步進行對抗,具體的對抗形式由學生來自行決定,是以單位時間內跑的總圈數多的組獲勝,還是以跑完規定圈數用時最少的組獲勝,這些都按學生自己的意思辦,然后就可以開始進行對抗比賽了,這樣就能夠讓全體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得教學的任務得以順利的完成,教學的目標也順利的達成。當然,這種分組對抗的教學形式并不僅僅局限于跑步訓練,還可以向籃球、羽毛球、立定跳遠等體育訓練項目進行擴展,使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之中,從而體育成績獲得較為明顯的進步。
二、高中體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
俗語有云“為人師表”,短短的四個字將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完整的詮釋了出來。高中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任務就是傳遞知識,將相關的體育知識傳遞給學生,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對學生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高中體育教師要在對學生進行教學前進行大量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及專業知識,以便能夠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體育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做到嚴于律己,才能夠給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從而使得教師的形象在學生的眼中變得高大起來,讓學生能夠以更為尊敬的態度來面對教師,這樣可以讓教師享受到學生對自己的這種尊敬而又崇拜的感情,進而使得教育對自身的本職工作充滿熱愛,讓體育課堂教學變得更為公平和公正。
當然,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教師也應當本著公平和公正的基本原則,不要在教學中僅對優等生青眼有加,而對其他學生不聞不問。教師應對學生一視同仁,而且對于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還需要有著足夠的耐心,這樣才能不急不慢的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或幫助,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溫暖。此外,教師還要有著極為“淡泊”的心態,在提升自我修養的同時,要能夠平穩自己的心態,不將自己的個人不良情緒帶入到課堂之中,從而為學生營造一個較為適宜的學習環境,使得課堂教學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的深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早就爛熟于心,但是要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做到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教師要能夠用于擔當自己的責任,在教學中以學生的心理特點為指導,生理特點為參照,來對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讓學生的興趣能夠更為順利的被激發出來,從而讓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