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林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閱讀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閱讀可以使語文綜合能力得以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為課堂閱讀和課外閱讀兩個部分,今天我們就重點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進行談論。
【關鍵詞】課外閱讀 閱讀能力 閱讀興趣 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65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掌握語文這一門語言學科,并能夠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中獲取大量的語文知識來予以實現。而正所謂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教師要讓學生以一種較為輕松的方式來獲取語文知識,那么閱讀就是一個極好的選擇。也正是如此,小學語文教師不得不在教學中進行深思,以便能夠盡早的將學生引入到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之中,并教會學生如何去應對紛繁復雜的各類文體的閱讀,讓其整體綜合素質得以有效提高,進而將學生的學習潛能全部激發出來。然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課堂教學的時間極為有限,教師留給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閱讀的時間是很少的,而如果要讓閱讀起到應有的效果,那么閱讀的量起碼要多于語文教材的內容,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去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讓學生能夠從閱讀的量變轉而向質變進行遷移,以求能夠對學生的語文能力起到有效的提升作用。
一、閱讀品味的提升
“閱讀”能夠讓學生及時有效的獲取文章中的各種信息,而高質量的“閱讀”則是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特別是欣賞水平,有著極為明顯的提升作用。具體而言,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要選擇能夠符合課程標準中相關閱讀要求的文本,從學生的基本閱讀需求出發來對學生的欣賞水平進行兼顧。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課外去進行高品位的閱讀,以便在契合學生自身欣賞水平的同時,讓學生的欣賞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豐富積累
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中,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去進行一定程度的積累,以便能夠將古今中外的優秀文化及優美的語言進行積累。只有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得豐厚的文化積淀、豐富的語言積累,才能夠讓學生在后續的閱讀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享受到更多的樂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內涵,并從中對語言進行進一步的感悟、積累及運用,從而催生出更多的樂趣。
(二)閱讀能力提高
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閱讀的能力是分為好幾個層次的,每一個層次之間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果學生處于較低的層次上,那么就僅能對字面意思進行理解,根本無法從閱讀中享受到太多的樂趣;如果學生處于中等的層次上,那么學生就能夠在對字面意思進行理解的基礎上,對字里行間所含的意思也有所了解,能夠對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基本領會,這樣可以從閱讀中獲得一定的樂趣;如果學生有高層次的閱讀能力,那么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的就不光是停留在對字面意思的理解,也不僅是停留在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而是從審美層次去對文章進行閱讀欣賞,從而在閱讀中獲得一種美的享受,進而形成一種審美的愉悅感。在具體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去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得到逐步提高,而不是僅停留在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之上。就前面提到的三個閱讀層次而言,教師要先讓學生達到第二個層次,就是能夠理解字里行間所含的意思,并明確文章的思想情感,從而才能夠讓學生向著更高的層次進發,使學生向著審美層次努力發展。而要做到第二層次,教師就必須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養成學生嚴謹的閱讀態度,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課外閱讀中有所收獲,培養起既能自主思考,又能兼顧作者思路的閱讀能力。
二、閱讀興趣的激發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有專家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興趣進行了深入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直接因素,同時也是最為活躍和現實的因素。也正因如此,絕大多數教師就常常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一句話掛在嘴上,小學語文教師也不例外,這是我們無法否認的,興趣確實能夠給予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動力。因而,學生要想從內心深處將課外閱讀變成一種主動需要,就需要對閱讀的興趣進行重點培養。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手段對學生進行培養,從閱讀中獲取到有效的語文知識。
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行引導,如“故事懸念法”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故事是每個人都喜歡聽的,特別是小學生對此更是沒有任何抵抗力,只要一聽見教師要開始講故事了,學習的積極性就立馬被調動起來了,精神高度集中的投入到對故事的聽取中來。隨著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述,故事情節被情感進行了有效的渲染,將學生帶入到了一個懸念重重的情感世界。正當故事漸入佳境之時,教師要能夠果斷取舍,讓故事戛然而止,然后教師告訴學生:“后面的故事還很精彩,但是基于時間問題不能繼續,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進行閱讀”,并同時向學生展示與故事相關聯的課外讀物,這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在課外去進行閱讀,以便將教師沒有講完的故事通過課外閱讀進行補完。
三、閱讀方法的指導
興趣對于課外閱讀的促進作用固然是很明顯,但是光有興趣不講求方法也是不行的,只有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后,再讓其去進行課外閱讀,這樣才能讓學生的閱讀變得更為有效。如果學生僅憑著興趣去進行閱讀,那么學生就只是對文章進行極為粗略的閱讀,就算是遇到的精彩的詞句或短路,也不能去進行知識積累,也不能從中獲取到有效的寫作技巧,這樣就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沒有太大的用處。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閱讀方法指導,讓學生從“愛讀”發展為“會讀”,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小學語文的課外閱讀中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者,可以將各種有效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諸如選讀法、精讀法、速度法之類的,以便能夠讓學生的課外閱讀變得更為有效。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需要學生耗費大量精力的,為了讓學生的閱讀變得更為切實有效,教師要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培養起一定的閱讀興趣,具備較高的閱讀品味,掌握適當的閱讀方法。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課外閱讀中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