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艷
【摘 要】提問是促進學生課堂上積極思維的強大動力,也是教師進行知識輸出及學生將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的重要渠道。小學數學教師要對課堂提問進行深入研究,對如何展開提問進行有效策劃,通過提問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
【關鍵詞】小學數學 提問 現狀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73
課堂提問既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古老話題,同時又是一個新話題。有效的提問實現師生的雙邊互動,教師的教學思想通過問題的設置傳遞給學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領悟情況又很好的反饋給教師,呈現一種良好的教學生態。提問也是小學數學教師較為喜歡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而目前提問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瑕疵,本文簡單分析不足,針對不足提出應對之策。
一、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現狀分析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雖然提問對數學教學的很多方面都能夠產生強大的推動力,但是依然存在各種各樣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們聯系實際,首先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不到位之處進行研究,而目前令人較為擔憂的幾個方面具體體現形式如下:
(一)問題多、質量低
首先我們不可回避的一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師往往設置較多的問題,但是問題的質量卻不如人意。一方面,教師片面的認為只要多問問題,就是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的表現。因此,對教學是否需要教師設置問題并沒有進行過多的思考,而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的對學生進行提問,給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整個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也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教師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對問題的質量的考慮較為欠缺,只注重數量,對問題需要達到的目的并不明確,這也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癥結。
(二)目的不明確
教師每設置一個問題,都應該對該問題進行精雕細琢,尤其要對設置該問題的目的有清楚的認識,這樣教師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目標指向性強,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自然也就有更強的目的性。而小學數學教師在提問時往往出現對問題設置的目標不明確的情況,教師的腦海中就是模糊的,更何況學生的做答呢,自然也是毫無目的的,那么,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提問效果。提問的無目的性,不僅難以達到更好的輔助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目的,還會使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被損耗。
(三)為學生留出的思考空間不足
教師問、學生答是提問的兩個重要環節,小學數學教師在使用提問教學法時都能夠很好的注意到這兩點。但是很多教師卻忽視了問與答之間的連接線——思考。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需要學生經過思考才能作答。而目前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都想要使學生迅速的作答,甚至學生的回答速度越快越好,學生思考的環節被省略。實際上學生的思考空間被壓縮這一現象,嚴重破壞了提問的有效性,我們應該時刻謹記提問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學生的思考環節被破壞,可想而知提問的有效性就無從談起。
(四)問題的設計僅僅適應部分學生
小學生的數學水平是存在較大差異性的,而教師在提問時不能僅僅從問題本身出發,更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一些教師在講解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點時,就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而在講解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時,就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過于簡單的問題對學生的指導意義不大,難度過大的問題又會使學生不得其解,也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教師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難易程度適中的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拿捏不到位,使原本面向全班同學而設置的問題,最終成為部分學生的專屬,也導致教師設置的問題質量降低。
二、解決問題的良方探析
雖然問題教學法是在長期的教學中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一直使用的教學方法,但是通過上文的解析我們不難發現問題多多。既然存在問題,就需要有良方消除。本人結合教學實踐中對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及深刻的領悟與體會,就上文提出的問題提出一些可供借鑒的良方:
(一)合理安排問題數量,提升問題質量
小學數學教師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并不是問題的數量越多,教學效果就越好,要講究適度原則,只有實際的教學情況切實要求教師進行問題設置時,教師才應該認真的進行問題設置,一味的迷迷糊糊進行問題的提出,反而適得其反。教師對問題的設計還要講究質量,教師在提問之前,要對問題進行精雕細琢,本人尤其鼓勵教師要在備課階段多下工夫,對哪些環節需要教師通過提問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進行深入的思考,最好能夠在備課階段也準備一些高質量的問題,以備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出現措手不及的情況。總之,把握好問題的數量,掌握好問題的質量,才能為發揮問題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性提供保障。
(二)明確問題的目的性
問題是教師精心設計的,因此,融入了教師的思想,針對目前部分教師忽視了問題的目的性的情況,應該引起小學數學教師的反思。教師每設計一個問題,首先應該對自己提出設問——制定該問題的目的。這樣就能夠很好的考量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否有較高的質量與實際意義。同時,教師在思考問題的目的性時,一定要與知識點結合起來,教師提問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學習,問題的引導性十分重要。當然,隨著現代教學要求教師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應該考慮的更多,也包括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方面。
(三)留出足夠學生思考的空間
教師提問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有效作答,進而反饋給教師學生已經有效掌握了知識點的信息。然而教師卻不能人為的省略了學生的思考環節,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有意識的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間。對于數學水平一般的學生,思考時間的給出能夠使學生通過個人的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鼓舞學生更好的學習,對于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思考的進行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總之,思考時間將教師的設問與學生的作答聯系了起來,是一個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環節。
(四)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問題
新時期即使被人們認為一個較為簡單的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也要更加具有科學性。針對小學數學教師在設置問題過程中難以結合學生實際的情況,要求教師能夠從大多數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難易程度適中的問題,有目的的引導學生,而對于部分難以作答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單獨輔導。
一個簡單的問題教學法竟然存在如此多的紕漏,可見小學數學教師對實際的教學情況進行審視的必要性。教師要對更多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查找不足,促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