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初中語文的每一篇課文都離不開閱讀,同樣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閱讀也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所以閱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然我們的閱讀不局限于課堂,課外也要進行一定的閱讀。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應成為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痹诔踔姓Z文教學中,教師把課堂的主體地位讓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科學地獲取知識,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農村中學;日常習慣;閱讀;新課程標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大跨步地前進,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越來越快,學生課余時間被一些電子產品慢慢占據了,利用課外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而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把課堂的主體地位讓給學生,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科學地獲取知識,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在語文新課程的標準中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制定了具體的目標和要求,特別指出,學生在閱讀中要適當做筆記,而且還對學生的閱讀進行了一定的量化。但是農村中小學由于經濟比較落后,使得學生課文閱讀的硬件條件較差,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筆者就農村中學生閱讀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找出了一些解決的措施。
一、農村中學要加強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眾所周知,閱讀可以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讓學生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開發智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青少年語言與思維的發展,知識和能力的構成,思想和性格的培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素質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閱讀就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了。美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有這樣一句名言幾乎眾所周知,那就是“讀書足以怡情,足以長才”。它把書對人的影響力、對人的心靈塑造說得形象而深刻。的確,對于一個審美觀、道德觀、人生觀都正處在形成時期的中學生,閱讀的作用尤其重要。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課外閱讀的總量是400萬字。為了了解甘肅省民勤縣農村中學閱讀量的情況,筆者特意設置了關于民勤縣農村閱讀量的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夾河鄉中學九年級的學生,調查總人數100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50人。問卷回收率100%,有效問卷98%)。通過問卷調查發現,38.8%的學生閱讀量在150萬以下,43.9%的學生閱讀量在150—300萬之間,僅僅只有17.3%的學生閱讀量在300萬字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民勤縣初中學生課外閱讀與新課程的要求相差甚遠(不包括其他教科書)。所以,要求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迫在眉睫。與此同時也給我們一線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學生年齡的特征,對學生的課文閱讀做出一定的要求。例如,對于七年級到九年級的學生,要求就是定閱自己喜歡的課文讀物,利用課外時間閱讀總量不少于280萬字,利用暑假或者寒假讀一到兩部名著,但是這樣的要求對于農村中學生來說難上加難。
二、了解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情況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民勤縣農村中學課外閱讀的情況不容樂觀,有些農村中學幾乎一片空白。中國人民大學周士琦教授在 《我看中學生水平》一文中指出:“對于我國古典小說,不用說《聊齋》《儒林外史》《官場現形記》之類的小說,就是古典四大名著也讀得少。古典名著讀得太少,不但影響了漢語書面語程度的提高,而且很不利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不利于優秀人格的形成?!彼詳r在我們面前的有客觀上和主觀上的很多困難。
1.農村中學經濟落后,消息閉塞
物質文明決定精神文明,這話一點也不錯。由于農村經濟不夠發達,學生獲得的信息量遠遠不如城市的學生,在民勤縣的農村地區,幾乎沒有一個比較正規的書店。當然電腦的普及和城市學校相比較相差甚遠。學校和地域的硬件條件的限制,導致農村學生課余時間多數無法與書為伴。
2.閱讀氛圍差
中學生課外閱讀的氛圍主要指閱讀的客觀條件、環境。調查發現,學生閱讀氛圍差的原因主要表現為四點:其一,校園文化建設薄弱。其二,學科之間缺乏滲透意識。其三,受應試教育傾向的影響,學生、家長、教師都或多或少帶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其四,缺乏較大型的書店,一些小書店自然以盈利為目的,所賣的書大多為商業性較強的所謂暢銷書,自然又不適合學生購閱。
3.學校辦學的主導思想使學生沒有時間讀課外書
只要有考試存在,應試教育就永遠不會消亡,至少在農村中學確是如此。升學率是社會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門衡量一所學校辦學質量的最重要準則之一。
三、落實課外書籍的閱讀習慣的具體做法
1.改變觀念,落實新課標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果。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育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無從談起;教育觀念一轉變,許多困難迎刃而解?!?/p>
2.學校積極創造良好的條件,給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
首先學校領導要重視學生的閱讀,為學生閱讀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例如:學??梢越讉€閱覽室,靈活運用中午或晚飯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進行讀書,并做好閱讀筆記。
3.定時組織學生競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在我們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定期安排幾節課進行閱讀競賽。競賽的形式是多樣的。例如:朗讀比賽(朗讀的內容學生自主選擇)、講故事比賽(看看誰講的故事能迎來同學更多的掌聲)、限時閱讀比賽(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完,并能正確地回答問題)……形式多樣的競賽,能夠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養成自主讀書的良好習慣。
附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的對策研究》研究成果,課題編號為GS〔2015〕GHB1344。
作者簡介:盧躍文,1972年生,本科,中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