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熱孜古麗·依米提
摘要:古詩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小學語文詩詞教學中要尊重小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詩詞積累,調動他們的聯想與合理想象,激發小學生的內在情感,培養他們好的語感,引導小學生反復吟詠,使學生都能達到熟吟成誦、入情入畫、賦和成詩的境界。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詞教學:興趣:策略
引言
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文化,而古詩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歷史傳承。中華文化全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下積淀下來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與發展的基石所在。中國的古詩詞蘊含著大量豐富的傳統文化,是文學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古詩詞,是小學生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絕好途徑,也符合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提出培養小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的要求。通過古詩詞教學是向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的最佳途徑,詩詞所獨具的巨大優勢與深遠的現實意義是其他文學體裁不可比擬的。近幾年在《語文課程標準》的引領下,古詩詞教學越來越引起眾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在目前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傳統古詩詞教學中講講、讀讀、練練、議議或大講、大練、串講、多練的方法并存在諸多的問題,不能適應語文新課程標準下教學需要,因此,在教學中注重背景教學,激發閱讀興趣,以圖配詩,感受情境,賞析名詩名句,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運用故事的強烈感染力,讓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加以理解等幾方面進行詩詞教學,是小學生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絕好途徑。
一、以圖配詩,感受情境
古詩詞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材中,幾乎每篇課文都會配有一幅或者多幅插圖,古詩詞部分也不例外。“這種圖文并茂的教材編排既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提高他們學習詩詞的興趣發揮重要作用。”語文教師在詩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揮課文插圖的作用,圖文結合,欣賞詩詞,為讓學生更好地領悟詩詞的意境埋下伏筆。當然,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詩的理解,用畫的形式進行詩意的解釋,這樣引導既能充分展示學生的繪畫,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又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如,在欣賞詩詞《小池》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邊理解詩意,邊用簡筆畫畫出涓涓細流和清澈見底的小池。小池里那含苞預放的荷花上面挺著一兩只蜻蜓在此棲息……孩子們在繪畫的過程中也能夠加深對古詩內涵的理解。讓學生都能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愛上古詩詞,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文化積累。
二、賞析名詩名句,加深學生對詩詞的理解
古詩詞的內容博大精深,古詩詞主要包括抒發情感的、表達遠大理想和歌頌詠物等幾大類。為此,在語文詩詞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需要向學生簡單介紹詩詞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初步了解詩詞的內容與主旨,為深入理解詩詞的情感奠定基礎。古詩詞語言優美、精煉,雖然言簡意賅,但是富含著非常濃厚的思想情感,通過閱讀古詩詞,可以讓學生對語言藝術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例如,《山居秋暝》一詩主要描述的是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風光以及淳樸的山居風尚。詩人在創作此詩的過程中,也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山水田園之間,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人格美和社會美透過自然美充分地體現出來。整首詩詞主要包括山雨后的秋涼、明月下的松林、竹林中女孩們浣衣歸來的喧囂聲等多種意象,為讀者構造出一幅動與靜相結合的完美畫面。在學習這首詩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賞析的過程中可以合理設置情境,讓學生都能夠深入去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及對回歸自然的渴望之情。
三、運用故事的強烈感染力,讓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加以理解
古詩詞的創作直白一點而言,其實就是藝術的創作過程。古詩詞的創作猶如化了妝的演員,不能只看表面,同時也要透過表面看本質。因此,詩人在進行古詩詞創作的過程中,通常會對字詞句進行適當加工,利用特殊的表現手法進行藝術處理,通過詩詞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傳達給讀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詩詞教學的過程中,結合詩詞內容,可以以故事的形式進行古詩詞的講解,多介紹詩詞創作的背景、作者生平的介紹、古詩詞中科學知識等串成一個小故事,講解給學生聽,打開學生對詩詞的求知大門。例如,在欣賞詩詞《草》時,語文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講解草和石頭的故事,通過這樣一個故事的講述,讓學生充分去感受到草的生命力的頑強,進而將學生引入到詩的意境之中,可謂是一舉多得。這樣的教學也能夠促使學生透過文字之美來體驗詩詞所營造的意境,并且對詩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這就為提升詩詞教學的有效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古詩詞具有悠久的歷史,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財富,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食糧;詩詞又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學習古詩詞既能傳承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提高他們的欣賞水平,在欣賞中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在學習中啟發思維。鑒于詩詞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斷強化自身的文學修養,帶領學生順利地邁向詩詞的殿堂,讓孩子們都能在欣賞詩詞的過程,領悟到詩詞的燦爛文化,在學習詩詞的過程中增強民族自豪感,為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和積極性邁出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余清華.引領學生走進詩的殿堂——淺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1(2):74-75.
[2]賈金榮.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古典詩詞的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5 (9):125-125.
[3]孫芳芳,安晶.論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