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嵐
【摘 要】本文論述把定格動畫課程引進中學課堂進行教學的原因和定格動畫教學的作用,從跨學科備課和構建多學科融合的歡樂課堂兩個方面來開展中學定格動畫課程教學實踐,并提出三點思考。
【關鍵詞】校本課程 定格動畫 教學實踐 跨學科 多學科融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B-0160-02
教學大綱里的知識是孩子們成長和成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奠基石。但是,如果不是從事專門的研究工作,那么在學校學的知識大部分都會被遺忘,而協作、感恩、創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最終會沉淀下來,成為孩子們的終身素養。這是大多數家長已經認清的事實,于是才有那么多家長送孩子到各種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各方面技能。我想這也是我們提出素質教育希望取代應試教育的原因之一吧。那么,尋找一種教學模式,讓知識與能力融合,讓一節課的學習不局限于單一學科,讓學科知識成為提升孩子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基礎,讓孩子的綜合能力成為促進各學科學習的催化劑,就應該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這也是本文想要闡述的內容:如何更好地進行中學定格動畫校本課程實踐。
一、把定格動畫課程引進中學課堂進行教學的原因
讓定格動畫走進中學課堂教學是從校本課程的開發開始的。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在學校中實施的“三級課程”的體系。校本課程顧名思義就是以學校為課程編制主體,自主開發與實施的一種課程,是相對于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的一種課程。
(一)什么是定格動畫
定格動畫就是逐幀動畫,指的是通過逐格拍攝對象來進行連續放映,從而使之產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象到的任何奇異角色。定格動畫其實是一種很古老的動畫形式,從我國古代的《走馬燈》,到后來的《阿凡提》,無不被人們熟悉和喜愛。20 世紀 80 年代電腦動畫開始發展并逐漸搶占定格動畫市場,但定格動畫依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征服了無數觀眾。如今,定格動畫已然成為動畫制作的基礎課程。
(二)為什么選擇定格動畫
首先,定格動畫就是利用人類視覺殘留的原理創造的,所以看似簡單的動畫片,需要拍攝很多的圖片,也需要極大的耐心,這可以充分鍛煉孩子們的忍耐力。其次,拍攝定格動畫所用場景和道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并不固定材質,而且需要多人合作完成,這充分鍛煉了孩子們的協作能力和創造力。再次,讓定格動畫和學科知識融合在一起,例如,讓學生用定格動畫展現歷史故事等,增加了學生學習興趣。此外,各學科教師都可以利用拍攝定格動畫的方式制作微課進行翻轉課堂教學。
其實,一部定格動畫從前期的編劇到道具的制作、場景的布置、一張張照片的拍攝再到后期合成和配音配樂,整個過程都考驗著孩子們的創造力、想象力、協作能力、溝通技巧、忍耐力,等等。而且定格動畫所用工具簡單,后期制作也并不復雜,因此,我們相信對于中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定格動畫是更易于融合知識與能力的教學課程。
(三)可行性分析
首先,拍攝定格動畫所需的道具非常簡單,手機、相機或攝像頭再加一臺電腦就可以了,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設備做前期建設。其次,學校各領域的師資力量雄厚,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基礎,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創作劇本,制作道具和場景拍攝定格動畫。中學的信息技術課本中也有關于多媒體設備應用和Flash動畫制作的學習內容,為定格動畫課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動畫制作基礎知識。再次,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慕課、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普遍應用,校本課程也蓬勃興起,學校可以有更多的課時,教師和學生也開始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創新課程的教與學,這使得定格動畫走進中學課堂教學成為可能。
二、中學定格動畫課程教學實踐
(一)進行跨學科備課
在沒有分科的基礎教育階段,最合適的定格動畫教師人選應該是信息技術教師。但是要想進行多學科融合教學,就要從備課開始跨學科備課,這對定格動畫授課教師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通常來說,我們備課都是按照本學科教學大綱的要求來為完成某一知識點的教學任務做的準備。一節課下來,學生學會了這個知識,如果還能讓課堂氣氛活躍一些,那么這節課就算成功了。一節成功的中學定格動畫課應該是什么樣的呢?如果只是把完成一個簡單動畫作為教學目標,那就太沒意思了。在這里,筆者強調跨學科備課。跨界備課的目的就是要學生在一堂課上不僅掌握定格動畫制作技法,而且掌握一些相應的多學科的知識。例如在定格動畫課中,我們設計一節課叫《歡歡喜喜過大年》(圖1),讓學生利用中國剪紙藝術做一個體現中國年味兒的定格動畫作品。在備課時,教師就需要與美術老師、語文老師、歷史老師合作備課,深入挖掘中國剪紙藝術的精髓,把剪紙和中國“年”的歷史民俗以及中國的“年”文化結合到定格動畫中。
可以說,跨學科備課讓定格動畫課程擁有一個更高的知識平臺,也將整節課的知識框架搭建得更加牢固。
(二)構建多學科融合的歡樂課堂
有了跨學科備課基礎,在定格動畫課中進行跨界教學便會相對容易很多。以上述的《歡歡喜喜過大年》為例。因為美術課上也會有剪紙藝術的學習,歷史和語文課中也會講解中國的“年”文化,定格動畫教師要做的,就是教授學生拍攝方法、技巧和后期制作方法等,將相關學科教師的資源整合后,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相關學科知識,并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將知識中的內容變成自己的動畫劇本。從中孩子們會發現將美術課上的剪紙(圖2)跟歷史、語文課本里的故事進行融合,配上自己設計的臺詞,就能制作成一部自己的動畫片,把有趣又生動的畫面呈現出來。有時候,這些動畫片的“主角”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東西。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但學到了定格動畫的制作技巧,而且更鞏固和加深了對其他學科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定格動畫教學的作用
(一)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
定格動畫的劇本可以是歷史故事,也可以是自己身邊的故事、虛構的故事、科幻的故事,或者是一篇課文的續寫。動畫里的主角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者是外星生物,等等。使用的材料可以是普通的紙,也可以是橡皮泥、沙等。定格動畫教學能充分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孩子們大膽地想象和創造。
(二)培養和提高協作與溝通能力
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我們一般都會將學生進行分組、分工。一般一個組里要有編劇、道具制作人、場景設計人、攝影師、后期剪輯師、配音員,等等。在制作動畫的過程中,各個組員各司其職,各展所長,通力合作來完成一部作品。這極大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協作和溝通能力。
(三)培養忍耐力和使命感
定格動畫是利用人類視覺殘留逐格拍攝對象后,運用連續播放的方法制作出來的動畫,因此,影響動畫效果的因素非常多,如果動畫制作小組的人沒有耐心、毅力和使命感,那么就很難制作出好的動畫片。這也讓學生知道,前期的準備越充分,道具制作越細致,拍攝過程越仔細,動畫就會做得越漂亮和精彩。這些都需要有好的忍耐力,需要有強烈的使命感。所以定格動畫是培養學生忍耐力和使命感的好課程。
四、三點思考
(一)要進行學科融合
定格動畫是動畫制作的基礎課程,但我們要做的不是動畫專業教育,而是要在基礎教育里進行創新教學。創新教學就要關注更高、更遠的新鮮事物,但這個高度和遠度一定是有理性限度的,而不是肆意而為、天馬行空,尤其是對基礎教育而言。因此,中學定格動畫教學要融合多學科知識,讓學科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齊頭并進。
(二)要建立評價體系和展示平臺
因為是跨學科的課堂教學,所以對作品的評價也應該是由各相關學科的教師來共同參評,讓學生的作品得到公平、權威的評價。在作品展示方面,要建立多種平臺,如利用網絡、微信等進行展示。對學生作品的評價方式和作品展示平臺要多樣化,以激勵學生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
(三)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自身的知識技能要先一步提高。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總結教學經驗,倡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創新實踐課程,更好地將多學科知識融合到定格動畫教學實踐中。
創新、實踐、分享是定格動畫課程的特色,跨界與融合是我校校本課程“中學定格動畫”課程的亮點。讓定格動畫課不再局限于制作天馬行空的動漫,而是將多學科知識融合進來,進行跨界學習。相信這樣的學習方式定能讓孩子們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創作的快樂、合作的快樂、分享的快樂,并成為他們受益終身的素養。
【參考文獻】
[1]王 棟.談定格動畫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開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22)
[2]李 博,汪基德.國內創客教育研究現狀評述[J].數字教育,2017(1)
(責編 盧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