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愉群
摘 要:數學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數學問題抽象分析能力,單純地進行數學知識點的講解與做題,難以滿足學生對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習要求,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老師應該積極關注對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的擴展與延伸,盡可能地提高學生分析數學條件、抽象數學模型、細化數學邏輯的數學綜合能力,其中教學的重點就應該立足于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上,讓學生愛上數學、學懂數學、用好數學,真正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促進學生核心數學素養的擴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方式;教學策略;問題教學法
小學數學是小學課程教育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學生基礎數學知識、基本數學思維方法、簡單數學技能運用的重要階段。老師不僅應該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的所有知識點進行細致、全面、準確、系統的講解與分析,更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習慣來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分析方法與思維技巧,讓數學教學不再是對知識點的講解,而是對數學思維方式的演示與拓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學生對數學知識邏輯的掌握。
一、確立以學生思維方式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全面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堂的參與性與主導性
老師應該確立以擴展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尤其是應該強化老師對數學思維教育的重視程度,進而促進老師做好數學思想教學準備工作,將數學知識點展示與數學思維教育結合起來,全面激發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與主導性,保證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學與用、“是什么”與“為什么”融為一體。
二、靈活運用數學問題教學法,讓學生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的過程中掌握數學思維模式
老師應該靈活運用數學問題教學法來進行小學數學思維教學工作,進行數學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做好數學問題的分析與理解,進而結合數學知識點解決該個數學問題。一方面,幫助學生提高對數學知識點的深度理解,另一方面,實現學生對數學邏輯思維方式的掌握,保證學生可以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更加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點,掌握數學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思路。
三、積極營造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利用生活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
老師還要積極營造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情境,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得數學知識不再是單調枯燥的數學符號,而是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科學知識,同時也要激發學生運用生活經驗來解決數學問題的積極性。比如,在進行長度單位的學習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比較兩個相似長度的物品的長與短,同時激發學生運用生活經驗進行該問題的解決,進而擴展學生對數學問題的思維方向。
四、主動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將數學思維過程以圖片、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示,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老師還必須主動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通過運用圖片、視頻、課件等教學輔助手段,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與認知,尤其是應該將數學思維過程與教學展示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對數學思維過程以及思維方式有一個更加精準、系統的掌握與鞏固,讓思維方式以及思維模式有一個更加直觀的展示與梳理,保證學生可以看見“方法”、看見“思路”、看見“過程”。
五、組建學生數學學習小組,實現學生在學習小組中的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相互促進
老師應該建立起一個以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學習需求為基礎的數學學習小組,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小組中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尤其是應該引入相互競爭與相互合作的機制,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數學學習小組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學習方式,也可以接觸到其他的數學思維方式,進而擴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數學思維范式。
六、樹立學生導師制度,讓數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進行數學教學內容的講解,提高學生對數學教學的接受程度與認知深度
老師還可以樹立學生導師制度,讓數學學習好的學生進行數學教學內容的講解與分析,一方面,增強其他學生對正確高效的思維方式的掌握,另一方面,保證老師掌握學生對教學邏輯以及教學重點的認識,進而實現教師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活動設計等方面的改變與優化,讓數學教學與學生的思維訓練具有更強的聯動性,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總之,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教學是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核心數學素養的關鍵,老師一方面應該激發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還應該不斷強化學生對不同的數學思維范式、不同的數學思維過程、不同的數學認知邏輯的了解與掌握,實現學生對多樣化、立體化、方法化的數學思維方式的掌握,進而增強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郭云海.淺析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思維模式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華章,2014(10).
[2]于潤華.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2016(1).
[3]于小蘭.巧問引思,由思見解: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與對策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4(2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