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松
摘 要:數學是一門神秘、深邃的學科,它包括許多有意思的數學定理,而每一個定理又是數學家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逐漸發現的,所以,從實質上來說,數學知識體系來自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圍繞“數學來源于生活”這一特點,探索如何將數學知識更加生動活潑地呈現在小學生面前,從而在生活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首先明確了在小學數學中融合教育游戲方法的作用,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將教育游戲同小學數學融合的具體途徑,希望為教師今后的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育游戲;小學數學;融合途徑
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科體系的開端,是培養學生形成初級數學思維能力的最重要的基礎學科。然而,觀察小學數學的教學現狀發現,小學生普遍覺得數學課堂太過死板、乏味,他們沒法在數學課堂上提起精神,進而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反思自身的教學模式是否過于單調,教師應該抓住孩子們愛玩這一天性,在數學教學中利用一些小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游戲來深化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在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師生“雙贏”。
一、小學數學中融合教育游戲方法的作用
傳統觀念傾向于將“游戲”和“教育”分隔開,認為游戲會耽誤學習,對孩子們的身心健康沒有好處。然而,現今研究發現,倘若在小學數學中融入一些教育游戲的元素,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當小學生面對整版的數學知識板書時,他們會越學越覺得沒興趣。若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加入一些教育游戲,則能有效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對數學課堂產生興趣,消除他們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的抵觸心理。其次,教育游戲可以對數學教材內容做一個必要的補充,一些書本上不好滲透的數學知識在游戲中往往能夠得到完美的詮釋。此外,數學教育游戲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在鞏固小學數學課本知識的同時,嘗試去獨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他們的思維活力,這對他們今后的長期發展頗有好處。
二、教育游戲與小學數學融合的具體途徑
1.利用卡片游戲強化小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
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停留在萌芽階段,教師需要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的成熟程度來采用合適的教學模式。為了鞏固小學生對數學課本知識的理解,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卡片游戲強化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比如,在學習“認識物體”一節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卡片代替教材中的各種物體,讓學生玩卡片游戲,選擇正確的物體并完成配對。這種卡片教育游戲能夠深化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認識,能讓他們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有趣的事,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聽課效率。
2.利用益智游戲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益智類游戲與數學問題的核心點比較類似,都是為了開拓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益智游戲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讓孩子們在玩游戲的同時熟練掌握數字的基本運算。例如,在學習“加減法運算”時,教師可以組織同學們玩填數字游戲,要求將數字填進方框,橫豎總和都必須為同一個值。這樣的益智教育游戲不僅調動了孩子們參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還能在游戲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利于他們綜合能力的發展。
3.利用模擬游戲增強小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
數學源自于實踐,人們利用數學來便利日常點點滴滴的生活。因此,教師需要將數學課本知識聯系到生活實際中去,帶領小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真實魅力。比如,在學習時間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模擬游戲。將班級同學劃分成幾個組,每個組模擬一段生活情景,要求小學生在情景中互相交流時間。這種模擬教育游戲可以鍛煉小學生認鐘表、認時間的能力,可以加深他們對小學數學課本知識的記憶,可以增強小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提高他們學習小學數學的效率,讓他們在模擬實踐中鍛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其他諸多學科的學習。
探索教育游戲與小學數學的融合途徑是素質教育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的新挑戰,這要求數學教師不能僅僅拘泥于“灌輸式”舊式數學教學模式,要與時俱進地革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多聽取一些教育專家對教育游戲的看法,還可以多與同行數學老師進行交流,盡可能從各種渠道收集關于開展教育游戲數學教學的信息,從中提煉出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的一套教育游戲數學教學模式,并在小學數學課程中積極實踐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以期提高每節數學課的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光娣,阮鳳英,李芳江.淺談教育游戲在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中的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48):29-31.
[2]王占輝,楊明清,梁思琪.數學中的游戲因素及其對數學的影響:以臨汾市為例[J].山東師范教育,2015(2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