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謀達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在于引導學生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不再將學習數學當做是一項任務去完成,教育的目的也不局限于考試和分數,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項生活技能,學會學以致用,而以興趣為主的教學法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以興趣為主的教學法;探索
以興趣為主的教學法,即突破傳統封閉式的教學模式,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主動地思考與學習,從而形成數學學科的邏輯性思維,為今后的學習奠定扎實而又良好的基礎。
一、將游戲融入教學,實現寓教于樂
小學生年齡小,愛玩是孩子的天性,課堂上過于拘束他們不但起不到促進作用,反而會弄巧成拙。教師不妨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既然他們愛玩,就采用游戲教學法,將游戲融入教學中,從而實現寓教于樂,這也是件一舉兩得的事情。首先,教師要在教學之余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小學生的培養與教育并不適用“嚴師出高徒”的教學模式,和他們成為朋友、打成一片,他們往往更容易接受教師所傳遞的信息,因此,教師要學會放下自己的架子,與學生聊聊天、談談心,努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其次,熟練運用游戲教學法,創新游戲種類,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于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任務;最后,把握游戲的分寸與時間,對課堂管理實現有力的掌控,使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例如,在進行整理和復習這一課時,考慮到枯燥的復習課常常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于是我使用了游戲教學法,將習題布置下去后引導學生一道一道地做,誰率先得出了答案并且回答正確,邏輯清晰就可以不必通過舉手直接站起來搶答,并為這位同學所在小組積一分,而分數的多少直接關系著這一天作業數量的多少,因此,學生們都很積極。起初他們都在追求答題速度,后來出現了幾個小“馬大哈”,完成得雖然快,但是卻出現了失誤,反而為小組減了分,這樣一來給所有同學都敲響了警鐘,做題時變得小心謹慎。在這一過程中,讓復習變得活潑有趣,學生也樂在其中。
二、轉變觀念,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以興趣為主的教學自然是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封閉式教學而言的,在傳統模式中,教師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為趕進度等各種各樣的原因,一個人站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美其名曰為了傳遞給學生更多的知識,但學習的主體——學生究竟能夠聽得進去多少,又吸收了多少不得而知?!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要從自身開始轉變教育觀念,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只是一個引導的角色,切忌大包大攬,面面俱到;其次,在教學設計和課堂過程中,盡可能多地將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增加一些諸如思考、自主練習、分組討論等環節,學生畢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這樣,才不會本末倒置;最后,實施發展性評價,給予學生展現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即使給予了他充分的時間,他依然會唯唯諾諾,不敢發言、不敢表達想法。教師要學會鼓勵他們、表揚他們,將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放大,激勵他們再接再厲,形成一種正面的心理暗示,以此來促進學生的進步。
例如,在講授“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考慮到這節課的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相關,于是我提前布置學生上課時帶一些零花錢來,我們模擬一場小型拍賣會。拍賣會上的商品無非是學生們在美術課上制作的小作品,而最終競拍獲得的錢也將兌換成書籍,贈送給有需要的小朋友。在學生一輪又一輪的競拍中,相信他們對于人民幣的認知也更深了一層,而拍賣會的整個過程都由學生自行組織并主持,效果十分不錯。
三、緊密聯系生活,開放教學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孩子們的見識也越來越廣,視野越來越開闊。這個時候如果教師只囿于教材的局限,講書本上的內容,恐怕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時間久了,學生也會變得厭學。一句在課堂上能夠將知識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授出來,又拿捏得幽默風趣的話,是再受歡迎不過的了。小學生畢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能夠引發他們的共鳴的內容無非來源于生活,而在這個過程中也讓學生認識到了其實數學存在于生活的點滴之中以及學習數學的要義所在。事實勝于雄辯,在老師的講授中學生自然會提高認識,并且牢記于心。同時,教師在選取生活素材時也要注意其合理性。
總而言之,在這個開放的大時代背景下,自然而然地,以興趣為主的教學已成為大勢所趨。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實現以興趣為主的教學,一方面會活躍思維,開闊視野,從而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夠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提高教學效率,是一件一舉多得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宋魁娟.小學數學以興趣為主的教學的特點及原則[J].考試周刊,2013(87).
[2]劉麗靜.以趣激情,以問引思:例談小學數學以興趣為主的教學[J].考試周刊,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