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丹丹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職思政教育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轉變。傳統教育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弊端,主要表現為方法陳舊單一、課程形式枯燥、學生的積極性不高等等。針對以上問題,思政教師應該轉變原有理念,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眼球。因此,本文以新媒體時代下高職思政教育面臨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對主要的應用措施進行研究。
關鍵詞 新媒體 媒介素養 高職思政教育 探析
新媒體媒介已經成為了現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擴充了思政教學資源,使教育形式變得多樣化。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幫助學生篩選新聞,更新思政教學案例,與社會實踐融合到一起,形成有效的教育理念。
1新媒體時代下高職思政教育面臨的問題
1.1新媒體元素的多樣化對思政教育形成了挑戰
多媒體的信息傳播渠道有許多,其中包括QQ、微博、微信等等形式,每個人只要在其中注冊一個號碼,就可以將自己的心情和動態表達出來,成為了學生瀏覽信息、發泄情緒的重要途徑。但在多數的新媒體平臺中,都沒有一個良好的信息篩選通道,也就是說其中的新聞是良莠不齊的。高職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轉變點,一些人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識別,容易造成思想上的偏差。同時,新媒體平臺的用戶大多都是虛擬的,我國的監管機制不能夠進行強化和約束,使不良信息泛濫,影響了思政教育的發展。
1.2新媒體時代的信息缺少真實性
現代社會中,更多的高職學生傾向于新媒體環境下的虛擬交流方式,有時也愿意接受網上的一些虛假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逐漸將原有的交談方法摒棄掉,甚至喪失了一定的交際能力,不懂得如何與他人進行交往。長此以往,當思政教育與他們的認知產生一定的偏差,學生就無法接受教師所倡導的理念,為思政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2將媒介素養融入到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2.1主動駕馭新媒介,使思政教育得到強化
主動營造以新媒介為主要方式的思政教學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高職校園應該從自身出發,構建以“傳播媒介素養”為主的主題教育網站,并將其容納到校園思政課程當中。同時,學校在多方面構建新媒體學習平臺,其中包括微信公眾號、校園微博、博客討論專區等等,令思政教育內容能夠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滲透到學習的方方面面。其次,構建“高職思政教育”專區,聘用工作人員進行運營,針對不同的專業和年級推送一些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實現思政教育與實踐的結合。這樣不僅有利于知識的傳遞,也能夠為學生篩選一些有利的消息,為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基礎。另外,以年輕教師作為指導,將新媒介的思想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推廣,實現與學生的共同進步。思政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以“朋友”的身份在博客等討論平臺與他們進行交談,并為其解決生活與學習中的困難,拉近二者之間的關系。
2.2傳授學習技巧,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其中
思政教師要將理論與實踐融入到一起,利用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進行講授,并以情景模擬的方式優化教學手段,令學生能夠對知識有一個充分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兩國關系以及國家穩定重要性時,教師可以引入“美國在韓布置薩德”這一事件,利用PPT將國際地圖呈現出來,并標注上中國、韓國以及美國的位置。接著,將每三名同學分為一組,每個人分別代表一個國家進行討論,站在利益、地理位置、權利實施等三個角度來考慮,分別總結出事件的獲利方以及影響。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搜索,并查詢出自己想要的信息。每組學生要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總結,而教師則將其中的共性與不同點記錄在電子檔案中。從薩德事件產生背景、原因、過程、影響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要求學生要正確的解讀媒體信息,剖析問題的本質,以體現出良好的媒介素養。
2.3構建網絡課堂,豐富高職思政課程的形式與內容
網絡課堂的構建在新媒體環境下是必不可少,也是高職思政課程的必經之路。第一,思政課程要避免傳統教育下“教師講、學生聽”的這種形式,利用多媒體元素,尋找新的途徑來進行講授。例如:可以在高校的微信公眾號中建立以“思想道德培養”為主的推送板塊,定期總結一些具有意義的小文章或者社會熱點新聞,令學生進行了解。同時,每位學生也要選擇出一個令自己感觸較深的實事內容,在每節思想課之前進行“自由演說”,將案例呈現在其他同學的面前,來展開相應的討論活動。這樣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邏輯思維,也使思政教育得到深化。第二,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構建網絡課堂。例如:對于會計以及經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教師要著重選擇一些“誠信守法、遵循職業道德”等內容進行教育,播放相關的熱點新聞,并建立以多媒體為中心的討論平臺,使學生們在其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
2.4構建網絡課堂的檢測與評價模式
網絡課堂的檢測是思政學習中比較關鍵的內容。第一,教師可以構建“微課視頻”,利用多媒體形式將課程重點錄入進去,并根據不同的單元劃分專區,使學生們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并隨時隨地的復習、預習。第二,在網絡課程的構建過程中,也要在每一模塊中設置習題,為學生提供自我檢查的良好途徑。教師會及時對學生的作答情況進行查看和分析,并選擇幾個難點內容為他們進行解剖,探尋不同人思想背后的實質。同時,也要聆聽學生的想法,對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對不好的部分進行糾正,使媒介素質教育融入到其中。最后,在網絡課程的評估中,微課系統會根據正確答案進行打分,并在下一頁做出詳細的問題分析過程,使學生能夠進行獨立學習,體現多媒體的有效性。
3高職思政教育與媒介素養結合的必要性
3.1提高學生的抵御力
作為現代化教育的一種新形式,新媒體的融入能夠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他們的眼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但在思政信息搜索的同時,也會有一些不良內容呈現在他們的面前。媒介素養的形成能夠使學生有分辨信息好壞的能力。同時,媒介素養的納入還可以使學生理智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
3.2優化了思政教學形式
傳統的思政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太多枯燥、簡單。新媒體的引入使得網絡課堂出現,不僅擴大了教學資源,也使教學實踐與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一起。另外,媒介素養的出現使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他們要利用合理的渠道提供給學生更加豐富的信息,并剔除負面新聞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最后,學生通過多媒體媒介參與到思政學習當中,與社會有了更加直接的接觸,能夠避免信息的盲目接受,促進能力的提升,實現人才培養的根本目標。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對新媒體發展下為高職思政教育帶來的困難進行討論。第二,分析將媒介素養融入到高職思政課程中的關鍵措施。第三,闡述其重要意義。從而得出:教師要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構建網絡學習課堂,利用新媒體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劉清華.新媒體背景下如何把媒介素養融入到高職思政教育中[J].中國培訓,2016(06).
[2] 覃艷.自媒體時代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創新思考[J].新西部(理論版),2016(09).
[3] 伊麗亞,蔣晉紅,張宇,房楠.自媒體時代下的高職思政教育研究[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02).
[4] 王曉峰.新媒體時代媒介素養融入高職思政教育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8).
[5] 田小林,徐暢.新媒體時代建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進網絡保障機制的思考[J]. 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