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紅
安徽科技貿易學校
【摘 要】“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教學顛倒安排,改革傳統教學中師生角色,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本文嘗試翻轉課堂模式中職化學教學,重點描述了翻轉課堂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及創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體的兩個關鍵點。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中職化學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我國教育領域風生水起,顛覆了傳統課堂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達到了教育從“知識本位”走向“綜合素質本位”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交流價值,值得教育專家和廣大教師進一步研究、實施和推廣。
1.微課與翻轉課堂的含義及關系
微課和翻轉課堂作為當下教育改革的新寵兒,其不僅是數字化的學習資源,更是思想上的革新。微課起源于美國,其概念在不斷發展,但其核心沒變。微課是一種以講解一個短小的知識點或教學活動為主要內容,并且支持在線或移動學習的學習資源,其主要載體是學習內容的時長在十分鐘以內的教學視頻。翻轉課堂是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手段重新規劃課前、課上、課后的教學安排,通過知識傳遞、知識內化、知識鞏固的顛倒安排實現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的翻轉。教師不僅僅是課程內容的傳授者,更多的變為學習過程的指導者與促進者,學生則有原來被動接受的聽眾轉變為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的參與者。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教學設計方法,它被認為是對于傳統課堂教學的重大變革,現已成為全球教育界關注的焦點。
翻轉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體方向,而微課則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換句話說,微課是教學資源,翻轉課堂是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微課為實現課堂翻轉服務,翻轉課堂為微課提供用武之地。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當然,微課不僅僅用于翻轉課堂,翻轉課堂也不是必需微課。
2.微課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在中職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模式
國內不少學校已經實施了翻轉課堂,筆者帶著好奇心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初步探索和實踐。筆者所講課程《化學》為中職學校文化基礎課,開設目的是使學生掌撞化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提高科學文化素養,同時為學習專業理論課服務。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諸多問題:(1)內容多,課時少,實驗設備不足。(2)學生基礎差,缺乏興趣和自信。(3)教師不明學情,憑經驗上課,十分勞累,效果甚微。(4)學生不學,教師難教,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為擺脫這種局面,筆者對微課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在中職化學教學中進行了初步實踐。做法如下。
第一步: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制作教學設計和微課。如鋁的性質為例,鋁的物理性質可以結合圖片呈現出來,而化學性質中的鋁熱反應是本節課的重難點,如果教師提供給學生-個講清實驗過程的微課,課堂上,教師稍加引導,學生就能獨立操作實驗,用實驗事實驗證自己所學理論,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第二步:在復習課和習題課中,教師可以將針對某種典型例題或難題的講解做成微課,供學生使用。制作與微課和課堂教學一致的自學報告單。自學報告單有兩個用途。一是反饋學生是否看了微課,掌握情況如何。二是自學報告單是課堂教學的地圖。
第三步:學生自主學習,師生在線交流。教師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到學習平臺,學生可在任意時間、地點進行學習,而且學生可以暫停、重播、記錄重難點,同時完成自學報告單。這一過程,學生就像享受一份老師為自己“私人訂制”的學習套餐,使得學生更積極地投入有趣學習。
第四步:教師以學定教,實現高效課堂。根據自學報告單的完成情況和在線學習情況,教師對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了準確的把握。對于難點的突破和知識的深度拓展才是課堂教學的核心任務。采用小組學習討論的形式,最終每個人的問題都得到解決,學生生成了自己的思維過程,建構起知識系統。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從而實現有效教學。
3.微課支持下的翻轉課堂在中職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成效
3.1獨特的學習模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反復觀看教師課前提供的微課,學生觀看時感覺就像老師一對一的輔導,親切、清晰、放松。課上小組合作討論探究,使學生學會共享、學會欣賞、學會評價。避免傳統課堂“差生”經常被老師冷落的遭遇。
3.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討論中探究。中職學生有豐富的課余時間他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隨時、隨地,有目標、有方向的通過學習平臺學習微課,與老師與同學進行即時地探討交流。真正的實現自主學習。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受關注的機會是均等的。這對于缺乏自信和學習熱情的中職學生來講仿佛一劑良藥。
3.3促使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中職化學課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教材內容與課時不匹配。中職化學涵蓋了普通高中化學幾乎所有基礎知識和理論,內容面面俱到。僅僅靠80課時時間,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憑經驗講,學生硬著頭皮聽,幾乎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利用微課下的翻轉課堂,就會大大節省課上時間,加大教學容量,加快教學進度。同時,在大量高質量化學微課資源的支持下,彌補了許多中職學校實驗設備匱乏,實驗教師不足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調動。當教師的教學目標變成學生的學習目標時,教師的教學目標就實現了一半。學生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進行了深入思考、積極探討之后,可謂有備而來,所以在課堂上變得自信,學習起來更有針對性。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4.保障微課下翻轉課堂順利實施的條件
4.1翻轉課堂,需要技術保障
翻轉課堂需要網絡技術平臺作為有效支撐。同時微課資源的共享平臺、學生討論交流平臺對需要相應的技術支持。微課開發是翻轉課堂得以實現的資源保障。有了良好的技術保障,才能開發出更多更好的微課資源,最終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4.2翻轉課堂,重塑教師角色
第一,教師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翻轉課堂”的出現,使教師原有的“只需傳遞知識”的思維模式,改變為注重學習過程,培養高級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第二,教師還應掌握必要的技術運用能力。要能夠制作出精良的微課,熟練使用技術平臺,才能更好的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持續實施。第三,教師應提髙對學習過程的掌控能力。在微課與課堂教學的融合過程中,課堂上會出現重點知識的再呈現和難點知識的再突破,這時教師要有能力把握知識點的層層推進,調節小組的學習狀態,抓住合適的教學契機,有效組織學生之間的討論、質疑、操作等,使教學目標得到落實。這三個方面都是翻轉課堂對教師素質和能力的要求。
4.3翻轉課堂,需創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體
翻轉課堂需要同伴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退來提高學習效果。創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體并不是簡單的分組。傳統的分組學習只不過是將一個大班額的教師為學生講授轉化成了小組內成績好的給成績差的講授。永遠是反應快、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在發言,這樣的分組沒有意義。筆者認為創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體有兩個關鍵:第一,隨機分組、自動運行。教師不必事先為學生分組和分配任務,而是應該讓學生通過在一起交流、學習、生活,因不同的性格差異自動產生組長、記錄員等。這樣,學生在交流的同時會自由、適時、適度的發展個性。第二,確定推動小組合作的第一原動力。學習的過程是首先是學生自我思考的過程然后才是碰撞、交流的過程。問題提出后,小組成員首先自學,第一個發言的學生將是推動小組合作的第一原動力,這個學生應是本組內成績最差或對此問題疑問最多者。有他發出提問,其他同學解答,而且只解答這個單一的問題,第二個問題產生后繼續針對這單一的問題進行解答,直到某一學生提出問題后無人能夠解答或無問題再提出,小組合作學習才暫時結束。這樣,小組內毎個人自己的問題得以解決,小組合作學習才能夠推進,才能實現小組的共進退。
無論在課堂上還是網絡平臺上,“翻轉課堂”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針對化學課程的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經大家相互討論、相互反駁也培養了學生敢于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結束語
將“翻轉課堂”與“微課”引入化學課程的教學中,對于促進化學課程教育方式轉型、深化基礎課程改革,培養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 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9-10.
[2]張金雷,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是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36-42.
[4]陳玉琨.慕課與翻轉課堂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