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鴛鴦初級中學
【摘 要】在農村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中,體育游戲作為一種活動形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趣味性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初中生是人生成長中的重要時期,所以在初中體育課的教學中,應該將體育游戲與體育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還對提高學生的素質和綜合能力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主要對體育游戲的教育功能、運用及組織等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農村初中;體育課程;游戲教學
前言
體育游戲是以簡單的規則為前提,以身體練習為基本內容,以游戲為載體,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情操為目的的特殊的體育活動.它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益于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可以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作為農村體育教師,應該針對游戲的發展而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游戲設計、游戲導言、游戲背影和游戲的擴展等方而,沖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在繼承傳統教育經驗的基礎之上有所創新,讓游戲更好地體現出自身價值。
農村初中體育游戲其基本特征是大眾性、普適性和娛樂性.它符合當前教育資源不均衡性而最大化地實現“健康第一”的體育精神.體育課中運用的游戲活動,因此,體育游戲深受學生的熱愛,而教師也樂于采用此手段來達成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1.農村初中體育游戲現狀
當前農村初中體育游戲的教學現狀存在著許多問題,未能體現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理念,嚴重地影響了課程目標的達成.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1.1游戲目標模糊
體育游戲應該以《體育與健康標準》為依據,體現“健康第一”新課程理念,以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為目標而開展有效的游戲活動.然而,大部分教師為追求“熱鬧的課堂教學氛圍”或是追求讓“學生滿臉笑容滿頭汗的教學效果”,整堂課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游戲中度過,笑聲與汗水交織在一起.目標不明確,或缺位,或越位。
1.2游戲安排的層次混亂
層次混亂的游戲教學不能為體育教學服務.在不少的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在選擇游戲時卻沒有考慮到體育教學規律、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每個游戲的特點,忽略了游戲安排的先后順序、游戲的組織形式以及時間的分配,導致所選的游戲不能為教學主題服務.
1.3游戲缺乏適宜的負荷
2011年版《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教會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掌握相關的運動知識和技能,提高身體素質,學會欣賞體育文化和競技比賽,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學生掌握知識技能,主要靠身體練習來獲得,這就是體育學科的特點,一項運動技能的形成,也許是一個單元的教學,也許是一個學期的教學,也許是一個學段的教學;每一堂體育課,少不了教師的教學組織與措施,教學手段與方法,教學藝術與策略,課前充分準備,課中激勵機制,課后輔導延伸;少不了學生身體的積極參與,積極思維、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克服困難,戰勝自我的意志品質,勇于拼搏,積極向上的品格.
1.4游戲教學中安全教育的力度不夠
體育教學的成敗關鍵之一在于安全,初中生的思維正處于未成熟與成熟之間,他們表現欲望強烈,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但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游戲中較為莽撞,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護意識不強.而體育游戲的特征卻充分地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望,更是使得學生們忘我投入,安全自然拋之腦后.部分教師們在教學中卻錯誤地認為初中生具有能較快理解游戲規則,掌握游戲方法的能力,相對小學生而言更懂事、更穩健,從而輕視了安全教育.這就是造成初中體育課堂中,安全事故多于小學段和高中段的原因之一。
1.5游戲小結評價不到位
全面體育游戲的小結講解對教學效果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那種忽略和缺乏小結講解的體育游戲,都會影響體育游戲的寓教于樂的效果.在現實課堂教學中教師們一般對整堂課都有所小結評價,但專門針對課中游戲的小結評價只是蜻蜓點水,不能完全發揮體育游戲的教育意義。
2.提高初中體育游戲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2.1結合時代特征,借助潮流音像
在明確初中體育游戲課堂教學要素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結合時代特征,不僅使游戲的內容體現出較強的針對性、靈活性和現實性,而且讓學生感受到游戲與現實緊密相連,有一種就在眼前的感受,學生會產生新奇和躍躍欲試的感覺,從而調動起學生的游戲興趣;借助潮流音像可以滿足學生對于喜愛角色的表演欲,又可以利用學生急于展示自己所喜歡角色的能力,以此激發學生游戲的積極性.
2.2結合年齡特征,遵循客觀規律,加強安全彩育
編排的體育游戲必須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遵循客觀的由易到難,由量小到量大的學習規律,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順序.由于初中生年齡個性的不穩定原因,在游戲中教師要隨時強調安全教育,關注學生游戲安全.一般可以采用教學分組,層層管理的措施。
2.3而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承
承認個體差異是體育游戲安排運動負荷的關鍵。在游戲中,我們經常發現有的學生汗流俠背,氣喘吁吁;有的學生而不改色,輕松自如;有的學生歡聲笑語,有的學生神情呆板.學生中不光有性別差異、體質差異,還有個性差異,因此教師在安排游戲的運動負荷時要根據不同的個體進行分層,不同層次采用不同的要求或規則,來不同程度的滿足學生的身心負荷。
2.4拓展體育游戲的外延,挖掘體育游戲的智力開發作用
通過與學生的合作,分析運用不同的戰術,改變勝負關系,不改變游戲整體體力水平含量時,如何發揮體育游戲的智力作用,增加游戲的對抗性和知識性.在體育游戲進行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給予點評,把智力與體力有機的結合,拓展游戲的外延,發展學生的求知欲,使游戲變得有趣、有知且富含哲理。
3.體育游戲的教學組織。
(1)游戲的講解與示范。講解是游戲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師的講解要簡練、清楚。主要向學生講解游戲名稱、方法、隊形分布、動作路線、規則要求、回轉點及接替方法。游戲示范是學生學習動作技能的必要環節,因此教師最好采用直觀法,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游戲的方法及動作要求。
(2)游戲的運行。游戲分組后,要按指定的方法和規則進行游戲,教師要注意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公正合理地做好裁判工作,從而使學生在游戲中能更好地增強體質、發揮智慧、增強競爭意識。
4.結語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課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積作用,初中生是人生成長中的重要時期.我們每一個初中體育老師應當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將體育游戲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的素質和綜合能力。新課程改革正處于發展和逐步完善階段,需要老師們不懈的共同努力學習和實踐研究,總結經驗;我們不光要從大的方向上改革進步,還要從小的方面發生產生改變,展示出體育游戲應該具備的魅力,發揮出其獨特的功效,為體育課堂教育服務,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l]吳也顯.小學游戲教學淪[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
[2]葛永利.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與體育游戲[J].中國學校體育,2014.(4).
[3]陳明慶.體育游戲的基本教學原則與方法.中國學校體育[J].2014.(5).
作者簡介:
王玉錄:男,1974年4月生,甘肅武山人,中學高級教師。現任職于甘肅省武山縣鴛鴦初級中學,長期從事初中體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