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
【摘 要】在新聞節目制作中,記者采訪工作很關鍵,掌握一定的新聞采訪技巧,才能保證采訪質量,這是當前電視新聞節目創作的一項基本工序與重要環節。為充分提升新聞采訪質量,必須重視人文關懷,凸顯新聞采訪工作開展的科學性與規范性,及時將人文關懷全面滲透到采訪點滴之中,以便更為出色地完成一系列的采訪任務。為此,本文就新聞記者采訪中的人文關懷展開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新聞 采訪 人文關懷
人文關懷能夠撫平人類內心的不平與苦難,也能為記者采訪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情感支撐。將人文關懷滲透到新聞記者采訪之中很關鍵。開展新聞采訪工作時融入人文關懷理念,能增強被采訪者對記者的信任度,記者可從被采訪者處得到更為真實、準確的信息,利于提高采訪質量。
一、電視新聞采訪中滲透人文關懷的重要價值分析
人文關懷的本質在于一切以人為核心。實施人文關懷時,應從人的精神與心理層面出發,強調對人的精神支持,以充分體現人的重要價值,強調人的主體地位,并對人的內在需求予以關注,及時了解與關照人的基本精神生活,且深度追求人性的平等與自由。在電視新聞制作系統中,新聞采訪屬于首道工序,其與廣大受眾需要進行最為直接性的接觸。記者在采訪時,應始終遵循人本理念,及時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落實到每個細節,讓整個電視新聞節目人性化、價值化。現階段,我國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多種思潮與文化的相互碰撞,使得媒體環境變得更為復雜,進而會對新聞報道工作產生嚴峻的挑戰。為提升新聞采訪效果,必須滲透一定的人文關懷理念,及時發揮好各項職業責任,進而引導受眾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由此可見,重視新聞記者采訪的人文關懷極為關鍵。
二、新聞記者采訪中人文關懷的實施現狀分析
在實施新聞記者采訪工作時,為全面推進人文關懷工作,應及時開展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及時將人本理念全面滲透到記者采訪工作之中,這是電視新聞媒體行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與職責。就目前新聞記者采訪中人文關懷的具體實施情況來看,意識到采訪工作還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制約著采訪效果。
對人文關懷的認知度不足。人文關懷具有寬泛的內涵,主要為人提供一定的服務,強調對人的尊重、關心、愛護與肯定。然而,就目前新聞記者采訪人文關懷滲透情況的分析,意識到記者對人文關懷的認知與理解比較簡單,單純地認為采訪內容百姓化、選材接地氣兒、采訪方式直白化等,認為這樣就是人文關懷,未從人的精神層面與思想領域出發,人文關懷過于表面,也未對受眾進行精神與心理層面的有效引導與認同,成為當前所面臨的實際性問題。
過分追求收視率,博噱頭。在新聞采訪中滲透人文關懷理念,才能彰顯整個新聞消息的真實價值。結合受眾的基本心理狀態,驚悚、刺激或慘烈的事件會更加吸引受眾的關注度,記者為了博取噱頭而選擇轟動性的新聞,且奉行“高收視率”的理念,在對采訪對象進行采訪時,未充分考慮被訪者的實際感受與心理變化,導致整個新聞節目的報道缺乏人性化理念。
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新聞采訪工作的開展,對記者的職業道德素質要求比較高,記者必須要嚴格按照要求來履行自身的崗位職責,蘊含有豐富的文化底蘊。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記者,必須做到維護正義、傳遞正能量,而實施新聞采訪技術是完成相關任務的主要方式與載體。著名記者范長江說過:“有了健全的人格 ,才可以配做新聞記者。”然而,這些記者關注的僅僅為技術層面,如采訪角度、提問、中心思想的提煉等,但是卻忽視了記者道德品質與人文素養,最終導致在采訪時偏離人文關懷的主題。
三、新聞記者采訪中人文關懷的具體措施
做好媒體定位。在新聞采訪時,必須要做好媒體定位,一旦定位不當,就會使得人文關懷出現誤區,最終會嚴重影響新聞記者采訪質量。新聞報道屬于公眾的教育者與引導者,也是社會輿論導向的核心性內容。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聞事件極易受到市場環境與經濟效益的驅使與影響,甚至部分單位為了過度追逐利益而發生采訪內容失真的情況,這會為公眾提供一些不真實性的新聞內容,會大大降低媒體的可信度,最終讓整個新聞節目失去社會價值。因此,在開展新聞采訪時,要充分做好媒體定位,及時從公眾的長遠需求與利益角度出發,及時挖掘出新聞信息的人文要素,及時了解人們的心智,進而提升人的價值,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明需求。
知情權與隱私權。實施新聞采訪工作時,要做好知情權、隱私權與人文關懷的相互平衡,進而提高新聞采訪質量。從受眾知情權角度考慮,實施人文關懷時,可能會與被報道者隱私權產生一定的沖突,此種問題時有發生,情況嚴重的還會涉及到法律層面。為了實現新聞采訪工作的良性發展,必須加強記者專業素質建設,保證記者要具備足夠的職業道德,為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奠定基礎。實施新聞采訪工作時,盡管提供的屬于社會價值,但是不準侵犯公民的個人權益。
提升記者自身的人文素養。新時期,開展新聞采訪工作時,需要記者參與其中,且對記者基本素質的要求很高,若想不斷提高新聞節目質量,必須不斷提升記者自身的人文素質,記者要具備足夠的人文素養,才能掌握采訪技巧,采訪時能充分凸顯人文關懷的理念,大大提高采訪質量,這是對記者能力的必然要求。記者要時刻提醒自身及時將人文關懷的基本理念貫穿到新聞采訪之中,禁止為了獲取蠅頭小利而違背自身的意愿與良心,充分考慮群眾的切身感受與心理需求,避免使得人文關懷工作相對缺失,影響新聞節目的呈現效果。因此,日常學習中,應加強對記者高尚情操的科學性培養,嚴格堅守道德底線,強調對人文精神的科學性塑造,進而提高新聞節目呈現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新聞媒體若想提高受眾的關注度,必須重視采訪的人文關懷,必須充分考慮被采訪者的心理需求與精神需求,充分尊重被采訪者的人格,同時,記者必須要具備足夠的職業素養與道德標準,進而實現整個采訪任務的人性化,以凸顯整個新聞節目的人性化特點,這對于新聞節目質量與受關注度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朝陽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鄧秋實. 審視新聞采訪中的人文關懷[J]. 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05):87-90;[2]姚潤方. 論新聞采訪中的人文關懷[J]. 西部廣播電視,2015,(21):146-147;[3]歐陽雨晨. 新聞記者采訪中的人文關懷[J]. 科技傳播,2014,(18):45+52;[4]宋清華. 淺析新聞采訪中的人文關懷及構建[J]. 新聞傳播,2012,(0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