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吉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與素質教育的大力推行,小學數學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貼近生活,所以教師應不斷推行生活化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營造生活情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并將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本文探究了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以期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策略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仍然具有借鑒意義。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琳瑯滿目,其中生活化教學方式最為新穎,且易于被學生接受。
生活化教學,是指教師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中,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生活經驗數學化,把生活用品作為教學模型,將生活和數學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主動學習數學、感受數學、發現數學。
一、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數學化,讓學生從真實的生活走進虛擬的數學世界,將抽象的數學概念、法則、符號等經過科學地轉變,靈活地融入現實生活,使數學教學簡單化。這樣一來,既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接受新知識,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數學知識生活化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實現了客觀事物數學化。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對客觀事物的了解,又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2.生活世界數學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用數學的思路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從中學到更多數學知識。同時,教師應強調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或將生活中的相關事物作為數學教學的道具,讓學生更直觀地接觸生活、接觸數學。這既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又易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1.創設情境,構建生活化課堂
小學生的學習耐性較差,加上傳統數學教學方法枯燥乏味,難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建立生活化的課堂,能有效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拉近教科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自主探索、研究數學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建立生活化課堂,打造能夠影響學生行為的課堂環境。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東西用毫米、厘米、米,或者平方米、立方米等單位進行測量,并讓學生在課后親身測量一下。
通過情境教學和生活化課堂,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在學習中更直觀地了解生活。
2.課題研究,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課題的研究不僅是教師的工作,學生也可以參與進來,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每年,江蘇省宜興市官林實驗小學數學組都會參與無錫市教學科學規劃辦、宜興市教育學會的課題。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把課題研究帶進課堂,在實踐中探索教學方法,有效提升了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研究課題,將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如在教學《四則運算法則》時,教師可讓學生放學后,與家長一起去購物,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數學運算在生活中的運用,從而體會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實用性和重要性。此外,在開展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注意提出的問題要與課堂教學內容一致,并與學生實際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在小學數學課題研究中,師生共同領悟了數學知識的奧秘,在密切聯系生活的教學中完成了課題研究。
3.趣味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師可以將充滿趣味的生活帶入課堂,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課本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是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其作用不言而喻,教師應給予高度重視。但是,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掌握情況,引導學生將生活經驗帶入課堂,創造富有生活樂趣的問題和情境,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參與其中,從而使學生真正走進數學,參與教學活動。
4.進行體驗教學,豐富生活化教學內容
生活化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教師把學生的生活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相對于傳統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生活化教學模式更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傳統教學多與實際生活相脫離,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佳,難以將所學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而生活化教學可以有效打破這個僵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在數學學習中感受生活。
因此,教師應倡導學生多以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事物,并以寫日記的形式,將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事物記錄下來。這樣,不僅能有效發散學生的思維,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真正走進生活、走進數學,在生活中觀察數學現象,認識數學規律,并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有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增強教師在學生心中的信任度。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不僅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還能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達到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周元元.關于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研究思考[J].校園英語,2015,(15).
[2]湯小明.穿透生活 把握數學——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5,(26).
[3]朱曉燕.優化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探索[J].科普童話,2015,(46).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官林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