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和寫的能力,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秉持習作生活化的教學理念,積極開展習作實踐研究,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為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習作 生活化教學 路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時候,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培養,還需要有高度的觀察力和感知力,面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要有細致入微的習作感觸,從而積累寫作題材。葉圣陶曾經說過,我們最當自戒的就是湮沒在虛空之中,內心和外界很少發生關系。因此,教師應該多傾注自己的教學情感,把習作指導教學教活,讓學生可以在寫作過程中找到源源不斷的寫作源泉,積累習作經驗。
一、巧妙指導,激發小學生的習作激情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發揮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學生深入發現自己的寫作潛能,將課堂作為提升實踐能力的有效陣地。當然,學生的寫作欲望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習作的基礎,學生只有對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寫出表達自己情感的文章。
小學生的習作水平普遍不同,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積累良好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經驗。基于此,教師要多剖析優秀習作的語句用法,然后讓學生不斷模仿,創造出更多精彩的句子。有的小學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課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那么教師就索性讓學生發散天性,開展生活化的習作教學。如在課堂教學時,有學生發現一只蝴蝶飛進了教室。這時,筆者大膽地把蝴蝶當成寫作的題材,讓學生思考從哪個寫作角度進行描寫。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拓寬寫作思路,大膽地進行寫作訓練,還能夠充分激發寫作興趣。
二、創設情境,激活小學生的創作靈感
在小學習作教學中,教師還會面臨一個普遍的教學問題,那就是在習作訓練中,學生怎樣才能找到最貼切的輔證題材。如果學生沒有積累豐富的生活化的寫作素材,那么學生的習作就失去了活力。對此,教師應該創設良好的習作教學情景,讓學生融入具體的情景中學習寫作,掌握寫作技巧。
不同學生面對同一事物所產生的學習感悟,各有千秋。通常來說,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類:一類是對一些事物性題材感觸頗深,但是在提筆寫作的時候又感覺沒什么可寫;另一類是對題材事物的感觸不深刻,雖然在寫作中使用了很多辭藻進行描寫和敘述,但是缺乏寫作情感,習作讀起來空洞乏味。為了解決這兩種普遍存在的寫作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做好遣詞造句的教學引導,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寫作,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構建作文評價模式,培養小學生的習作意識
評價學生的習作,是教師進行高效寫作教學的有效利器。由于小學生的寫作技巧掌握的還不夠扎實,所以教師一定要合理、科學地評價學生的寫作作品,激勵學生多進行習作練習,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習作練習中提升寫作能力。如在現階段倡導的開放型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多給予學生一定的習作感悟時間,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從哪些寫作角度進行描寫和敘述,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訓練意識;或者教師可以把批改作文的任務交給學生,讓學生相互交換各自的寫作作品,批改認為不適當的地方。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習作訓練的認知程度,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工作量,為提升學生良好的習作能力奠定基礎。
為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教學效率,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寫作特點,不斷進行寫作推演和創新,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淑端.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2).
[2]王希有.從新課改角度分析如何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
[3]劉祎,楊軍.現代兒童學習理論在小學語文習作生活化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2011,(24).
[4]任運昌.小學作文教學必須重視的主要問題[J].小學作文教學天地,2013,(12).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杉溪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