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斌
摘 要:籃球運動是一項綜合性的運動方式,包含了跑步、跳躍、投籃等很多內容,有助于鍛煉人的敏捷力,培養團隊精神和奮斗的意志,已經成為很多初中學校的一項體育課程。如果運用和諧教學法,有助于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發展他們的能力。本文首先介紹了和諧教學法的原則,然后重點提出了和諧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籃球課中的具體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籃球課;和諧教學法;原則;應用
籃球是一項集趣味性和競技性于一體的運動項目,在世界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里,很多學校也已經將其列為重要的體育課程。學生通過籃球運動能夠鍛煉自己的各項體能,在高強度的對抗中培養自身的團結意識和不屈品格。在傳統的初中體育籃球課教學中,教師只是講解各種技術動作,師生間缺乏互動,課程教學效果不高,運用和諧教學法就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一、和諧教學法的原則
1.交往互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是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被動的學習,教學過程比較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很差。其實,教學的本質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與互動,教與學的統一,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積極主動性,還可以不斷完善教師教學質量,促進兩者共同進步。如果沒有交往與互動,教學就成為了一種無實質性的表現形式,教學也就變得毫無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交往互動,教師與學生平等對話,相互尊重,共同進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生的自覺意識和反應,是一種內在的品質,對學生的個體發展有著重要影響。自主學習包括自我監督、自我指導和自我強化三個方面,自我監督就是指學生對自己學習的一種監督與評價,比如自我感覺學習效果是否進步,哪一科的學習成績不好等,是學生對自己的一種判斷;自我指導就是指學生采取哪些措施指導自己學習,以便提高自己學習質量,比如制定學習計劃、改變學習方法、等;自我強化就是指學生依據自己學習的成效,對自己進行懲罰或獎勵,培養學習興趣,促進自己的進步與發展。因此,在初中體育籃球教學中,運用和諧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3.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就是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充分利用教學中的各因素來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隊成績作為評價標準,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合作學習不僅僅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激發學生熱情。
二、初中與籃球課中和諧教學法的應用
1.增強籃球教學趣味性,促使學生積極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參與學習活動需要興趣作為驅動力,學生一旦產生興趣,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籃球運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過程中,需讓學生對所學內容保持興奮狀態,由此才能提高個人身體素質、籃球知識概念和技能,所選的教學內容也要以培養學生籃球興趣為重點,不斷更新教學方法,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摒棄傳統只注重技術傳授、不注重師生互動的教學現狀,可以在運球、傳球和投籃等技術教學中增加籃球技術分析、運動損傷和裁判判定規則等教學內容。另外,由于籃球也是一項帶有娛樂性質的運動,教師就可將籃球知識與游戲結合,促使學生在競賽中提高籃球技術。不管是學校還是教師,都要具備開放性價值理念,不斷培養體育教育,培養出新時代人才,增強其競爭實力。
2.優化籃球運動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籃球訓練不同于體操、武術、足球、排球等傳統體育授課評價考核方法,該運動訓練理念重點關注學生的創造能力、心理適應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的提高,除了學生的成績,還要關注學生多方面潛能。傳統體育項目考核方式不能準確適當的評價學生,因此必須建立拓展訓練教學模式下的評價體系,從多元化角度評價學生,關注籃球訓練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多方面考核學生應變能力、心理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協作溝通能力等,從而全面反映學生素質能力。與此同時,在評價也要做到因人而異,因為學生的性格、心理等都存在較大的差異,要根據學生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評價。評價應該以激勵性為主,部分教師在評價同一班級學生時只注重結果,多打出負面評價,這可能會給學生帶來挫敗感,所以教師在評價過程中應盡量采用如“你是最棒的”、“好樣的”、“干得不錯,繼續努力”等鼓勵性話語,多肯定學生的表現,給予其學習的信心,提高參與籃球訓練活動的積極性,激勵學生不斷前進。
3.組織開展課外籃球活動,發展學生的能力
大部分初中體育教師有著慣性思維,就是將籃球教學內容都設置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忽視了課外籃球活動對學生的影響力。本來體育課程在初中階段中就占據較少的時間,學生很難在有限的體育課程中掌握籃球理論和技術動作,也就難以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籃球對團結合作、身體素質和競爭等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體育教師應重視課外籃球活動教學,促使學生在課余時間掌握籃球技術,其中最有效的課外形式就是組織籃球競賽,激烈的競爭能激發學生興趣,最重要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籃球技術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也是檢驗體育教師授課成果的直接方式。教師可借助學生課余時間組織籃球對抗賽,將所學知識技術都運用到實踐中,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開展班級與班級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甚至聯系校級比賽等,盡可能做到學以致用,有條件的學校還可邀請CBA知名籃球運動員、NBA球星或專家來校開設講座,豐富校園籃球文化,讓學生在激烈的對抗賽中活躍大腦、鍛煉身體,釋放學習壓力,這也能間接的提高文化課成績,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籃球課上,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思想,注重運用和諧教學法,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主動積極性,學校也要鼓勵組建籃球運動團體,不斷提升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推動他們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實現更高的體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必軍.和諧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籃球課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0):20-21.
[2]呂瑩.試論和諧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籃球課的應用[J].體育時空,2015(20):11.
[3]陳澤宇.體育籃球課中和諧教學法的應用[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6):102.
[4]王娟.和諧教學法在中學籃球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時空2015(5):90-91.